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体育教师 专业标准 认证程序 优化整合 混合设计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质量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通过构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来引导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教师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绝大部分国家都将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发提上日程,推动教师教育标准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本研究结合国际发展走向,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提出要“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的要求,对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体育教师的质量做出贡献。 本研究共分为十章,采用混合方法研究设计(Mixed Method),力图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高度融合。首先,解读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阐述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作用与地位,梳理了中国、美国、爱尔兰和加拿大等国家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素质要求)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研究分析了美国6所大学实施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情况,并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了美国NBPTS在职优秀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情况;通过调查516名中小学体育教师、427名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任课教师和1022名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在读学生(职前体育教师),了解了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可能遇到或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和定量研究方法分别制订了一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并对两份标准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了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讨论稿);调查了65名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负责人(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对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意见,开发了具体的绩效评估认证程序。最后,总结了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对今后基于标准的体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展望。 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 1.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通过体育教师教育而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从多元化视角(逻辑起点与终极追求、他者镜像与自我反思、门户视域与适度张力)解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加深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本质的认识,理解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其中的重要性。 2.世界各国对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素质)的要求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影响标准发展的因素包括普通教师专业标准的指导、非营利性专业协会的参与、社会现实的需求、专业人士的呼吁、教育政策的影响、大型教育报告的发布、课程改革的推动等,但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性。 3.美国大学对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本身的认同度较高,但标准仍需改进。标准实施会带来正面与负面影响,耗时是实施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与综合性大学和普通本科大学相比,研究型大学对标准实施的热情相对较低且实施效果未如预料般那样明显。NBPTS在职优秀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面较广,外部支持对教师通过标准认证非常重要。虽然目前通过认证的总体人数较少,但所产生的正面效应比较明显,尤其是有效促进了在职体育教师主动寻求专业发展,提升了其社会地位。 4.中国目前具备了制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首先应积极启动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可采用科研立项、专题研究、逐级落实的形式进行。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应侧重于提升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意识和基本体育课堂教学能力,同时要体现出与教师资格证的差异性。 5.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专家咨询、比较研究与自我核查的意见,可以研制出最优化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该标准的框架构成为“维度→领域→标准→具体要求”,包括3个维度、8个领域、24个标准和242条具体要求,在引领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职前体育教师)的培养,为各地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提供依据,促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6.为了促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应用,应开发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且目前已具备了程序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证程序开发的重点是考察职前体育教师的整体绩效表现、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提供反馈信息和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并应由专门机构进行严格认证。开发的认证程序包括评估准则(rubrics)和需要提交的评估材料。这为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践应用及其效果评估提供了有效指导。 本研究仅是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研究的一个开端,今后还可以在基于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体育教师教育者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发展,真正发挥标准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深层次作用。
【关键词】:中国体育教师 专业标准 认证程序 优化整合 混合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51
【目录】:
- 论文摘要6-8
- ABSTRACT8-18
-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研究18-133
- 第一章 导论18-32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18-21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21-26
- 一、研究目的21-22
- 二、研究意义22-26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26-28
- 一、标准26
- 二、教师教育标准26-27
- 三、教师专业标准27-28
- 四、体育教师专业标准28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框架28-32
- 一、研究设计28-30
- 二、内容框架30-32
- 第二章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标准32-69
- 第一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解读32-53
- 一、逻辑起点与终极追求33-37
- 二、他者镜像与自我反思37-45
- 三、门户视域与适度张力45-51
- 四、专业标准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51-53
-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与核心地位解析53-69
- 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53-56
- 二、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56-63
- 三、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地位63-69
- 第三章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69-133
- 第一节 中国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要求的历史演进69-79
- 一、解放前(1949年之前):从强调体操技术掌握到注重综合知识69-71
- 二、建国初至文革前(1949年-1966年):注重专项运动技术习得71-72
- 三、文革期间(1966年-1976年):十年动乱冲击导致无明确要求72-73
- 四、改革开放至教师教育标准化前期(1976年-2001年):重视综合素质养成73-76
- 五、教师教育标准化至今(2001年之后):紧跟时代需求76-79
- 第二节 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79-117
- 一、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萌芽期(1776年-1980年)80-83
- 二、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迅猛发展期(1980年-2000年)83-101
- 三、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成熟期(2000年之后)101-117
- 第三节 爱尔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117-124
- 一、爱尔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萌芽期(2010年之前)118-121
- 二、爱尔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初步发展期(2010年之后)121-124
- 第四节 加拿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124-133
- 一、加拿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初步发展期(2000年以前)124-130
- 二、加拿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应用期(2000年之后)130-133
- 第二部分 实证分析研究133-228
- 第四章 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状况分析133-182
- 第一节 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状况分析133-164
- 一、研究目的133-134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34-138
- 三、研究结果138-155
- 四、分析与讨论155-163
- 五、结论与建议163-164
- 第二节 NBPTS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状况分析164-182
- 一、研究目的165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65-167
- 三、研究结果167-176
- 四、分析与讨论176-180
- 五、结论与建议180-182
- 第五章 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的调查分析182-228
- 第一节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问题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182-210
- 一、研究目的182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82-189
- 三、研究结果189-201
- 四、分析与讨论201-209
- 五、结论与建议209-210
- 第二节 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的意见与建议调查分析210-228
- 一、研究目的210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210-211
- 三、研究结果211-222
- 四、分析与讨论222-227
- 五、结论与建议227-228
- 第三部分 制订开发研究228-358
- 第六章 基于定性方法的中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228-264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228-238
- 一、研究目的228-229
- 二、研究对象229
- 三、研究方法229-238
- 第二节 研究结果238-260
- 一、通过开放性译码分析得到概念与范畴238-253
- 二、通过主轴译码分析得到主范畴253-256
- 三、通过选择性译码分析得到核心范畴256-258
- 四、通过凝练“故事线”形成标准框架258-260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260-263
- 一、遵循了“扎根数据、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把握特色、强化整体”的基本思路260-261
- 二、秉持了“科学性、发展性、整体性、操作性”的基本原则261-262
- 三、构建了全面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体系262-263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263-264
- 一、研究结论263
- 二、建议263-264
- 第七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中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264-304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264-269
- 一、研究目的264
- 二、研究对象264
- 三、研究方法264-269
- 第二节 研究结果269-301
- 一、预试问卷项目分析结果269-280
- 二、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一级指标确定结果280-287
- 三、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二级指标确定结果287-299
- 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各级指标聚合结果299-301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301-302
- 一、遵循定量研究过程制订了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框架301
- 二、专业标准框架体现了各个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301-302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302-304
- 一、研究结论302-303
- 二、建议303-304
- 第八章 基于混合设计的中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优化整合304-322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304-305
- 一、研究目的304
- 二、研究对象304
- 三、研究方法304-305
- 第二节 研究结果305-317
- 一、两份标准框架存在的问题305-307
- 二、专业标准的框架整合307
- 三、专业标准的内容整合307-309
- 四、专业标准的最终形成309-317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317-320
- 一、优化整合后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更加合理317
- 二、混合设计思想指导专业标准的优化过程317-318
- 三、优化整合后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能发挥多种作用318-320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320-322
- 一、研究结论320
- 二、建议320-322
- 第九章 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评估认证程序开发322-358
- 第一节 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322-336
- 一、研究目的323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323-326
- 三、研究结果326-331
- 四、分析与讨论331-335
- 五、结论与建议335-336
- 第二节 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336-358
- 一、研究目的336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336-337
- 三、研究结果337-352
- 四、分析与讨论352-356
- 五、结论与建议356-358
-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358-368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358-368
- 第一节 研究总结358-365
- 一、研究总结358-361
- 二、创新与不足之处361-365
- 第二节 研究展望365-368
- 第五部分 论文附件368
- 附录368-406
- 附录1 INTERVIEW OUTLINE FOR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NASPEACCREDITATION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368-372
- 附录2 PROFESSOR INFORMED CONSENT FORM OF NASPE INITIAL STANDARDSRESEARCH372-374
- 附录3 INTERVIEW OUTLINE FOR NATIONAL BOARD CERTIFIED PHYSICALEDUCATION TEACHER(NBCPET)374-376
- 附录4 NBCPET INFORMED CONSENT OF NBPTS STANDARDS RESEARCH376-378
- 附录5 制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意见和建议的调查问卷378-384
- 附录6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开放性访谈提纲384-385
- 附录7 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预试问卷385-396
- 附录8 基于专业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认知调查问卷396-399
- 附录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399-406
- 参考文献406-424
- 后记424-4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淳;;日本教师专业标准发展研究新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洪明;英国教师教育的变革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3 阎光才;;“要么发表要么出局”,研究型大学内部的潜规则?[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4 邓丹;;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标准化的新发展——“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国家认证系统”的构建[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5 陈霜叶;卢乃桂;;大学知识的组织化形式:大学本科专业及其设置的四个分析维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6 蔡永红,林崇德;绩效评估研究的现状及其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吴忠义,高彩云;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的现状与改革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8 韩春利;;当前我国体育教师招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9 尹志华;邓三英;汪晓赞;季浏;;美国NCATE不同级别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10 段子才;黄汉升;;美国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5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005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