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10 15:08

  本文关键词: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父母体罚 变化趋势 双向关系 性别差异


【摘要】:父母体罚是父母对儿童实施的较为普遍的一种严厉管教方式,它是指父母为了纠正或控制儿童的错误行为而是用身体的力量来引起儿童身体的疼痛感但不会对其造成伤害的行为。当前国内外研究者针对父母体罚的发生及与其对儿童青少年发展所产生的短期或长期影响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考察,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该研究领域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已有研究多关注父母体罚发生的普遍性、频繁性及严重性等问题,而相对忽视了父母体罚的随儿童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及其一些重要的个体差异;其次,关于父母体罚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地考察个体或环境因素对父母是否实施体罚及体罚频繁性的影响,而对这些因素与父母体罚变化趋势之间关系的揭示不够全面、充分;最后,已有关于父母体罚的纵向研究主要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目前我国较少有研究采用追踪设计来考察父母体罚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双向关系及双向关系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现象。 鉴于上述原因,本论文拟采用追踪研究设计综合考察不同年龄组的儿童青少年的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发生的基本情况及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随儿童青少年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及其个体差异,并进一步深入探讨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的初始水平和变化趋势是否会因儿童性别的不同而不同;在此基础上,以家庭系统理论和双向亲子关系模型为理论框架,进一步揭示能够预测不同年龄组儿童青少年的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变化趋势的个体因素和关系因素,找出不同年龄组的共同预测变量和独特预测变量。最后,细致地分别考察在不同年龄组的儿童青少年中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与儿童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双向关系及双向关系中的性别差异性。 本研究分别选取了小学一年级、小学三年级及初中一年级的儿童青少年父母同时进行追踪,时间间隔为一年,,共测查三次。最终使用的有效被试为:小学一年级儿童的父亲和母亲分别有300人,小学三年级儿童的父亲和母亲分别有261人,初中一年级青少年的父亲和母亲分别有291人。以Straus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中文修订版(CTSPC)作为研究工具测查父母的体罚行为及父母儿时的受体罚经历,以Rothbart编制的儿童行为问卷中文修订版简版(CBQ)和青少年早期气质量表中文修订版(EATQ)作为测查儿童青少年气质的工具;采用Locke-Wallace婚姻调适量表测查父母的婚姻满意度;采用儿童行为核查表(CBCL)作为测查儿童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工具。问卷均采用父母报告的方式。 本论文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1)在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这一期间,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的发生较为稳定,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从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及从初一到初三这一期间,父亲和母亲对儿童青少年实施的体罚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2)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的初始水平均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儿童青少年的父亲实施体罚的下降速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且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男孩的体罚上,初一青少年的母亲实施体罚的下降速度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且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女孩所实施的体罚上; (3)父母体罚的水平会因儿童性别的不同而不同,除初一青少年的父亲体罚外,其他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的父亲和母亲对男孩实施体罚的水平均高于女孩,但小学一年级、小学三年级及初一儿童青少年的父亲和母亲在两年内对男孩和女孩实施体罚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无明显性别差异; (4)父母儿时受体罚经历是小学一年级、小学三年级及初中一年级三个年龄组中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的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的强有力的预测变量,父母儿时经历的体罚越多,父母实施体罚的初始水平就越高,并且两年内父母体罚的下降速度越慢;儿童青少年的意志控制水平能够较好地预测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父母体罚的发生和变化。具体而言,儿童的意志控制能力越强,小学三年级和初一年级儿童青少年父亲和母亲实施体罚的初始水平越低,并且父亲实施体罚的下降速度越快;父母的婚姻满意度能够显著地负向预测小学一年级儿童在三次测量时间点上的父亲体罚行为和母亲体罚行为,婚姻满意度越高的父母,其在三个时间点上实施体罚的水平越低; (5)小学一年级的母亲体罚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存在双向关系,母亲体罚和儿童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儿童效应,父亲体罚与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不明显;小学三年级的母亲体罚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存在双向关系,母亲体罚与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父亲体罚与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均表现为儿童效应;初中阶段青少年的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均存在双向关系。总体来说,即在童年期,父母体罚与儿童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儿童效应更占优势,而到青春期之后,儿童效应和父母效应的大小相当。 (8)父母体罚与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方向并不会因儿童性别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儿童青少年来说,父母体罚的初始水平越高,男孩和女孩在随后两年内的内外化问题行为的下降速度都越慢,同样,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初始水平越高,父亲和母亲对男孩和女孩实施体罚的下降速度也越慢。 本论文针对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这些结果对于丰富父母体罚领域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减少我国家庭中父母体罚的发生及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父母体罚 变化趋势 双向关系 性别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7-10
  • ABSTRACT10-13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3-47
  • 一 文献综述18-42
  • 1 父母体罚的概念18-20
  • 2 父母体罚的基本特点20-24
  • 2.1 普遍性、频繁性和严重性20-21
  • 2.2 父母体罚的性别差异21-22
  • 2.3 父母体罚的年龄差异22-24
  • 3 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24-31
  • 3.1 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24-25
  • 3.2 父母体罚的发生及变化的影响因素25-31
  • 4 父母体罚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31-42
  • 4.1 父母体罚对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31-36
  • 4.2 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对父母体罚的影响36
  • 4.3 父母体罚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双向关系36-38
  • 4.4 性别的调节作用38-41
  • 4.5 年龄的调节作用41-42
  • 二 以往研究不足及问题提出42-45
  • 三 本论文拟研究的问题45-47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47-108
  • 研究一 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及性别差异47-74
  • 1 问题提出47-49
  • 2 研究方法49-54
  • 2.1 研究对象49-51
  • 2.2 研究工具51-52
  • 2.3 施测程序52
  • 2.4 数据管理52-53
  • 2.5 统计分析53-54
  • 3 结果54-69
  • 3.1 描述性统计结果54-58
  • 3.2 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的稳定性及性别差异58-59
  • 3.3 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的一般变化趋势59-63
  • 3.4 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变化趋势中的性别差异63-69
  • 4 讨论69-72
  • 4.1 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的一般变化趋势69-71
  • 4.2 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的变化趋势中的性别差异71-72
  • 5 研究结论72-74
  • 研究二 父母体罚发生及变化的影响因素74-90
  • 1 问题提出74-75
  • 2 研究方法75-79
  • 2.1 研究对象75
  • 2.2 研究工具75-77
  • 2.3 施测程序77-78
  • 2.4 数据管理78
  • 2.5 统计分析78-79
  • 3 结果79-87
  • 3.1 预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79-82
  • 3.2 预测父母体罚初始水平和变化趋势的条件模型82-87
  • 4 讨论87-89
  • 5 研究结论89-90
  • 研究三 父母体罚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双向关系及其性别差异90-108
  • 1 问题提出90-91
  • 2 研究方法91-93
  • 2.1 研究对象91
  • 2.2 研究工具91-92
  • 2.3 统计分析方法92-93
  • 3 研究结果93-103
  • 3.1 儿童问题行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93-94
  • 3.2 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与儿童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相关94-96
  • 3.3 基于全样本父母体罚与儿童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双向关系96-99
  • 3.4 父母体罚与儿童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双向关系中的性别差异99-103
  • 4 讨论103-106
  • 4.1 父亲体罚和母亲体罚与儿童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双向关系103-105
  • 4.2 父母体罚与儿童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双向关系中的性别差异105-106
  • 5 研究结论106-108
  •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108-118
  • 1 父母体罚的一般变化趋势及其性别差异108-110
  • 2 预测父母体罚发生及变化的个体因素和关系因素110-112
  • 3 父母体罚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双向关系及其性别差异112-113
  • 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113-115
  • 5 研究的局限性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15-116
  • 6 对干预工作的启示116-118
  •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118-120
  • 参考文献120-140
  • 附录140-143
  • 附录1: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的父母体罚行为分量表(样题)140
  • 附录2: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的父母儿时受体罚史分量表(样题)140-141
  • 附录3:儿童行为问卷(样题)141
  • 附录4:青少年早期气质量表(样题)141-142
  • 附录5:Lock-Wallace 婚姻调适量表(样题)142
  • 附录6:儿童行为核查表(样题)142-143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成果143-145
  • 致谢145-1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莫雷;;全社会都要关心社会经济地位不利儿童的成长[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王争艳;杨叶;汪斌;;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社会认知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3 邢晓沛;王美芳;;父母对体罚的态度与其体罚行为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4 邢晓沛;王美芳;;父母体罚发生的生态背景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5 王美芳;邢晓沛;;小学儿童父母体罚的基本特点[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6 双赫 ,谷传华 ,陈会昌 ,林思南 ,包晓波;父母对儿童攻击和退缩行为的归因及其与父母情绪反应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0期

7 张劲松;儿童气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年05期

8 方荟;王美芳;邢晓沛;;学前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与严厉管教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6期

9 刘蓓;魏志民;邢晓沛;王美芳;;父母严厉管教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1007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007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0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