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羽毛球 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 训练年龄 训练特征 影响因素
【摘要】:全程性多年训练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操作部分,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必然要求。我国羽毛球竞技水平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为羽毛球项目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实证。通过专家访谈、调查问卷、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寻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特征以及整个过程相关影响因素,为选材、训练、管理、监督等提供一个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包括启蒙性阶段和基础性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高水平保持阶段。 2.各阶段年龄特征:(1)基础训练阶段起训年龄:启蒙性阶段男子7~9岁、女子6-8岁;基础性阶段男子9~11岁、女子8~10岁。训练年限3-5年。(2)专项提高阶段起训年龄男子12-14岁、女子11~13岁。训练年限3-5年。(3)最佳竞技阶段起始训练年龄男子18-20岁、女子17-19岁。训练年限4-6年。(4)高水平保持阶段起训年龄和训练年限因人而异。 3.各阶段训练特征:(1)基础训练阶段主要是培养兴趣,初步筛选人才;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基本技术技能;强度小、负荷小;成绩速增期。(2)专项提高阶段主要是精化技术,注重战术;重点提高专项素质,形成独特的打法特征,具备良好的控制调节能力;负荷逐渐加大、强度渐逼极限;成绩快速提高期。(3)最佳竞技阶段主要是增加参赛机会创造优异成绩,积累比赛经验以及赛场控制能力;强度大、负荷大;成绩呈现波浪形。(4)高水平保持阶段主要是减少伤病,根据对手特征进行针对性训练;保证强度、明显减量;成绩停滞期或下降期。 4.通过层次分析法更为客观的确定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影响因素:关键因素主要是教练员的训练能力、管理能力、创新意识等;主要因素是运动员的伤病、意志品质、训练动机等;辅助因素主要是训练体制、管理制度、科研发展等;环境因素主要是国家重视程度、经济投入、社会支持度等。根据影响因素提高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应促进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加强业务学习与交流,从优秀退役运动员中发展培养教练员;扩大后备队伍的数量以及质量,减少伤病以及提高运动员思想态度和教育程度;改进体育管理,以政府扶持、社会支助、学训统一、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之路;提高社会支持度尤其是媒体传播为手段的无形支持。
【关键词】:羽毛球 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 训练年龄 训练特征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84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14
- 1.1 问题的提出11-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13-14
- 2 研究综述14-26
- 2.1 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阶段划分与阶段特征的相关研究14-18
- 2.2 羽毛球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以及相关特征研究18-21
- 2.3 优秀运动员培养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21-26
- 2.3.1 国内培养优秀运动员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21-22
- 2.3.2 国外培养优秀运动员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22-26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26-32
- 3.1 研究对象26
- 3.2 调查对象26-27
- 3.3 主要研究方法27-32
- 3.3.1 文献资料法27
- 3.3.2 专家访谈法27-28
- 3.3.3 问卷调查法28-29
- 3.3.4 层次分析法29-31
- 3.3.5 比较研究法31-32
- 4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32
- 5 研究结论与分析32-101
- 5.1 全程性多年训练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过程要求32-38
- 5.1.1 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与体育人才培养的关系32-34
- 5.1.2 中国竞技羽毛球长期位居世界前端是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典范34-38
- 5.1.2.1 国际大赛的运动成绩34-37
- 5.1.2.2 精英运动员的人数37-38
- 5.2 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38-43
- 5.2.1 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阶段划分的依据38-42
- 5.2.1.1 人体生长发育的阶段特征是划分的生理基础38-41
- 5.2.1.2 竞技能力形成规律41-42
- 5.2.1.3 人才成长的最佳年龄规律42
- 5.2.2 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阶段划分的内容42-43
- 5.3 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43-63
- 5.3.1 三级训练模式下,世界级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全程训练的年龄和年限44-46
- 5.3.2 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各个阶段的年龄和年限46-63
- 5.4 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各阶段的训练特征63-76
- 5.4.1 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结构特征63-67
- 5.4.2 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特征67-70
- 5.4.3 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特征70-72
- 5.4.4 最佳竞技阶段的训练特征72-74
- 5.4.5 高水平保持阶段的训练特征74-76
- 5.5 影响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系统因素76-101
- 5.5.1 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76-90
- 5.5.1.1 宏观层-环境因素81-84
- 5.5.1.2 中观层-辅助因素84-85
- 5.5.1.3 微观层85-90
- 5.5.1.3.1 运动员-主要因素85-87
- 5.5.1.3.2 教练员-关键因素87-90
- 5.5.2 根据系统影响因素实施的相关对策90-101
- 5.5.2.1 提高社会支持度90-93
- 5.5.2.2 加强管理体制93-94
- 5.5.2.3 扩大运动员的数量和提高运动员的质量94-98
- 5.5.2.4 促进教练员队伍建设98-101
- 6 结论与建议101-104
- 6.1 结论101-102
- 6.2 建议102-104
- 致谢104-105
- 参考文献105-114
- 附录114-125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智文,邬向明,吴伟昭,谭桂章,赵红,孙武,郑亮,李英梁,冯锡恒,王涛,高仲明,梁广源;我国优秀运动员多年运动训练过程中成绩快速提高阶段训练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1991年03期
2 田麦久,李斗魁,张蓉芳,王小平;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情况及改进对策[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3 陈兵;我国奥运选手成才训练过程的时间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4 唐建军;;运动技术发展的特征、不确定性与竞技体育制度安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5 钟庆春;周洪珍;;从全国少年羽毛球决赛看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6 徐伟军;李英奎;孙健;赵玉龙;王舜;;我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成才过程时间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7 于文谦;王乐;;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年龄结构变化对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王通讯;;人才最佳创造年龄规律[J];中国人才;2008年05期
9 朱秋云,陈紫天,高海霞;从高师生文化素养的养成教育看高师课程改革[J];丹东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10 张文泉;俞海玲;;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矿井顶板涌水影响因素的权值[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素冠;优秀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性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韩军生;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和阶段性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程勇民;知识表征、运动水平及其年龄对羽毛球竞赛情景中直觉性运动决策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志辉;我国男子优秀散打运动员年龄特征的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30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130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