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摘要】:论文以长三角地区四省一市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以人力资本为切入点,探讨自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机制,并论证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首先,论文对经济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全面评述,并对两者之间的体系结构进行梳理,对阐述人力资本测算方法,随后以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为脉络阐述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建立全文结构的理论前提和实证依据。 其次,在人力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分别从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本的城乡分布和产业分布以及人力资本的智能结构等方面详细阐述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状况。 其后,依托索洛模型构建包含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人口增长率三个变量的MRW模型对长三角人力资本产出效应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按照Schultz和Becker的人力资本思想深化人力资本投资的内涵,并对MRW模型与拓展后的MRW模型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采用长三角人力资本相关数据研究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的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四省一市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系数都显著为正,表明增加该地区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将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长三角地区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产出份额可以看出,该地区的物质资本的产出份额普遍高于人力资本;长三角地区四省市间的人力资本对产出水平的促进作用也存在巨大差异,上海市的人力资本的作用程度是江西省的近两倍。同样在对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增长效应分析中,结果表明虽然人力资本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作用程度远没有物质资本作用程度大。 最后,对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因素对该地区经济增长起到多大作用进行探讨,得出结论:第一,,提高要素投入将提高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而人力资本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小于物质资本。第二,上海、江苏、浙江的固定资产投入对其各自的经济增长都有一定正向促进作用,固定资产投入每增加1%,能带来三省市经济增长0.33%、0.24%、0.28%,因此,投资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显著。第三,与全国经济增长相比较,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更加明显的因素是人力资本,除了浙江教育财政支出、上海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变量以外,三地的两类人力资本投资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推动作用,这与全国情况形成了明显对比。第四,尽管上海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有负面效应,但是从整体上看,人力资本投入对上海经济增长的净效应是正的。上海两类人力资本各增加1%,其将带动GDP上涨0.16%。这足以说明,长三角地区政府的人力资本投入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第五,与全国相比,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明显。 通过对长三角人力资本状况的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还存在较多问题,针对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49.27;F1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耘;杨朝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解释:1979—2009年[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2 廖楚晖;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4年12期
3 万建香;梅国平;;基于基尼系数人均人力资本的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9期
4 张少红;论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J];东岳论丛;2004年02期
5 张林;;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1995-2010年西部地区数据的索洛模型检验[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6 江小涓,李蕊;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7期
7 李斌;投资、消费与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古典角度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8 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9 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10 王小君;王新民;白永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嘉峪关市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清;城市农民工人力资本转化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08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20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