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过度就业形成机制及其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15:33

  本文关键词:过度就业形成机制及其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过度就业 过度劳动 形成机制 就业挤出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劳动者“过劳死”的案例不断地见诸于报刊,这一问题才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但是目前的文献更多地从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关注超时、超强度劳动所造成的“过劳死”的研究,而对过度就业的形成机制及其所产生的其他效应分析的文章很是匮乏,更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就是以此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着过度就业对个人、企业、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过度就业产生的根源等方面展开分析,在综合各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对过度就业相关的理论、劳动供给的相关理论以过度就业对就业岗位的挤占程度进行了广泛、细致的研究。 首先,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过度就业的概念,即过度就业指的是劳动力资源过度使用的状态,这里的过度就业不仅包括那些因为源自勤劳的天性,或者源于对事业的追求,而付出比社会平均水平更多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情况,而且更多的是指那些因为体制性、制度性、社会性等原因,劳动者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被迫承担过多的工作量的就业行为方式。并以此概念为出发点,用城镇就业人员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的比例作为过度就业程度的衡量标准。数据显示,过度就业在我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状态,从业人员过度就业的程度因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且都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过度就业情况更为严重。 其次,本文探讨了过度就业的形成机制。实际上,我国劳动者过度就业的问题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其产生、发展必然有其历史根源和各种驱动因素。在形成机制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我国劳动者过度就业的问题愈演愈烈。本文认为,我国转型时期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全球化分工下的经济发展需求、社会资源分配严重不公、文化价值观念的惯性、社会保障的滞后、工会的“无能”以及法律存在的漏洞等外部环境是造成我国劳动者过度就业的深层次原因,企业的逐利性、近乎残酷的晋升制度和管理水平的局限性是导致我国劳动者过度就业的直接原因,再加上劳动者的成就动机、个人特质等内在原因,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劳动者自主或被动地提供了超时、超强度的劳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劳动者过度就业形成机制的模型。由此打开了我国劳动者过度就业发生、发展的“黑箱”。 最后,我们依据过度就业率的概念,对过度就业对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经测算,我国目前的城镇就业人员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处在过度就业的状态,2004年至2011年期间过度就业的存在对就业岗位的挤占数量达到一亿之多。由此看出,缓解我国过度就业的情况,在提高劳动者福利同时对就业岗位的增加也有重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49.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入世五周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2 吴凯;;对我国就业弹性的重新测算[J];统计教育;2007年04期

3 帅之鹰;周慧;黎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弹性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6期

4 《中国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就业增长3大难[J];中国统计;2005年08期

5 刘晓娥;卢艳红;;技术进步对湖北就业总量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年08期

6 刘键;蓝文永;徐荣华;;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探讨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7 金月华;胡潇;;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S1期

8 王昊;;我国就业增长、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J];前线;2011年02期

9 王昊;;“高增长、低就业”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1期

10 许燕沼;;时变参数模型在就业弹性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昊;;北京就业增长、经济增长和政策调整——以就业弹性系数为分析工具[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2 王昊;;北京就业增长、经济增长和政策调整——以就业弹性系数为分析工具[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3 鲁锐;王爱丽;田宝强;田雨;张友全;;扩大我省就业的对策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吕昭河;陈瑛;徐晓勇;;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非一致性研究——基于地区差异的面板数据分析[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储国强;刘嘉麒;Mingram J.;Schettler G.;顾兆炎;吕厚远;刘强;J.F.W.Negendank;刘东生;;东北玛珥湖硅藻纹层形成机制及气候变化[A];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蒋三庚;;论商业集聚[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正权;;论质量道德建设[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徐光;吴蔚;;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组织文化浸润形成机制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帆;杨新;;运用单颗粒飞行时间质谱对上海地区含草酸颗粒物混合态及形成机制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朱济祥;孙湄;张玉峰;;大柳树坝区松动岩体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计算[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定军;“十二五”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2 江苏省劳动保障厅;提高就业弹性系数 加快就业增长幅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张恒 冯月花 程少林;从就业弹性系数看海南就业趋势[N];海南日报;2004年

4 李小彤;就业弹性系数说明了什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5 闫玉梁 高江河;平山法院执行制度形成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罗凯 尚明洲 通讯员 李岚;关爱形成机制 心理资本增值[N];人民邮电;2010年

7 本刊记者 高立洪 张恭;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又一力作[N];中国水利报;2005年

8 ;人民币汇率机制将更富弹性[N];上海金融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孙晓蓉;稳步推进配套改革逐步完善形成机制[N];贵州日报;2008年

10 主持人:刘敏慧 嘉宾:方正证券研究所 袁海;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破题[N];中国证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过度就业形成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王志伟;中国就业函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奉莹;中国就业结构演变及就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刘克春;农户农地流转决策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张立新;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非;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生活史型多样性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李奋其;酒泉盆地形成机制与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10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过度就业及其对就业的挤出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卢羽佳;论我国工业企业就业弹性系数的影响因素[D];清华大学;2010年

3 刘世隽;以就业为中心的人力资源政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王儒;内蒙古“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就业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5 闵丽芳;地方政府就业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张艳;生态工业园形成机制初探[D];暨南大学;2006年

7 韩超亚;中国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8 程华;GDP就业承载力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宋玉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10 刁向明;吉林省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37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237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1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