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化背景下美国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8 06:30
本文关键词:综合化背景下美国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小学 职前教师 培养模式 学术性与专业性 理论性与实践性
【摘要】:卓越的教育取决于卓越的教师。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们要“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大学参与”已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不管是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是2014年9月18日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己迫在眉睫。教师教育的开放化是伴随着大学升格为教师培养机构逐步深入的。如果说传统的师范教育更加强调的是师范性和实践性的话,那么大学参与教师培养以后,教师教育需要更加重视其学术性和理论性。就我国来说,在由封闭型师范教育向开放型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教师教育的开放化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出现了如下问题:1)传统的高水平大学并未真正参与教师教育或者说参与程度比较低,学术性强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2)传统的师范大学中教师教育存在边缘化的倾向,在努力拔高学术性的同时,师范性遭到削弱。在此背景下,各高校都在探讨新形势下的教师培养模式改革问题,以确保教师培养质量。许多高校为此进行了内部组织体制改革,如设立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部、师范中心等等。那么,我们无法回避且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综合化的背景下,面对开放性的教师培养理念,大学如何有效的培养教师呢?当然,教师的培养是复杂的,从培养的对象来说,就包括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等,本研究拟通过对美国四所不同类型大学里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分析,探究他们在教师培养过程中是如何按照自己的路径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有何特色,又有哪些趋同的东西,从而尝试提出一些大学里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参考建议,为大学有效的教师培养提供指导,具体包括以下六章内容:第一章,美国大学作为教师培养机构的历史探析。在本章中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梳理了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一百多年时间里,大学进行教师培养的历史脉络;其次,讨论了美国大学开展教师培养的两类路径,具体又分为三种方式;最后,总结了大学开展教师培养的几种模式,并对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恩波利亚大学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研究。本章以恩波利亚州立大学(ESU)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在“二关系五要素”的分析框架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恩波利亚州立大学教师学院的历史发展,再现了教师学院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有哪些继承和发展;2)以五要素为基,梳理了恩波利亚州立大学里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帮助我们全面的了解初等教育项目的内容;3)在“二关系”(理论性与实践性关系、学术性与专业性关系)的视角下,对ESU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度探析和重新解构。(?)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在“二关系五要素”的分析框架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弗吉尼亚大学柯里学院的历史发展;2)以五要素为基,梳理了弗吉尼亚大学柯里学院教师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3)在“二关系”的视角下,对弗吉尼亚大学柯里学院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度探析和重新解构。第四章,斯坦福大学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研究。本章以斯坦福大学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在“二关系五要素”的分析框架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历史发展;2)以五要素为基,梳理了斯坦福大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3)在“二关系”的视角下,对斯坦福大学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度探析和重新解构。第五章,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研究。本章以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在“二关系五要素”的分析框架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研究院的历史发展;2)以五要素为基,梳理了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教师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3)在“二关系”的视角下,对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度探析和重新解构。第六章,综合化背景下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策略探究。本章通过比较美国不同路径下四所大学的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尝试提出一些关于大学有效培养教师的策略建议。本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在“二关系五要素”分析框架下,比较分析了四所大学里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共性和差异性;其次,在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四所不同大学里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多样性中的规律”,进而尝试提出大学有效培养小学教师的策略建议;最后,结合四所大学开展教师培养模式的内容,对未来几年美国教师教育走势做出了简单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钧;李小薇;;美国教师教育专业的宏观结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2 李政云;;美国教师教育优秀项目比较分析与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3 林娟娟;;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王文岚;;美国五年制教师教育项目的经验和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6期
5 徐春妹;洪明;;解制取向下的美国教师培养新路径——“为美国而教”计划的历程、职能与功过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6 王健;;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04期
7 袁东;靳希斌;;国外教师教育模式变革分析[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8 秦初生;;美国教师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9 周钧;霍姆斯小组与美国教师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10 杨尊伟;美国教师教育:从“能力本位”到“标准本位”[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8期
,本文编号:1265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26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