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象学视角的语文课程探索
发布时间:2017-12-16 02:00
本文关键词:基于现象学视角的语文课程探索
【摘要】:本研究从现象学视角观照语文课程,通过现象学方法,将语文课程“还原”到纯粹而丰富的语文生活,进而展开理论探索,以期有所洞察与启示。只有将语文课程放置在更纯粹、更丰富的生活基石上,语文的生命与意义才能得以彰显。 第一章试图厘清语文课程的走向与位相。经过百年的现代化努力,语文课程改革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结出了许多珍贵的果实,但语文课程的科学化进程也遭遇到诸多问题。就其内在理路和外部影响而论,语文科都已经到了需要更高意义上“科学”转向的时候。在简要探寻发展“路标”与存在问题后,本文将语文课程放置在“生活——科学”视角下,这为接下来的现象学还原明确了方位、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是从现象学还原的视角来“看”语文课程,它是本文的核心章节。还原的第一步,必然是“还源”。本文先回到生活维度的语文:首先是语文学科之外的日常生活语文,再回溯到前科学化时代的语文。但是,这还远不是还原的终点,还原的最重要目的在于秉承现象学理念,面对语文的本真,让语文的本来面目开显。它的本真部分已经被一些现代理念所“遮蔽”,或是被一些传统的语文观念所“挟持”。所以,还原的第二步是还原出纯粹的语文生活。在纯粹的凝思中,语文生命与意义的四个位相“身、道、意、境”自由地彰显出来,它们构成了生活视角下的层蕴叠加模型。语文不仅是存在的家,还是生活与存在本身,人置于其中追求的是一种“比邻而居”的内在境界。 第三章关注这种视角下新的语文知识观,这是连接课程哲学与课程实践的桥梁。现象学视角下的语文提供了对应“身、道、意、境”的“具身”、“道德”、“意义”与“境界”知识,它们组成了新的意义上的“科学”知识,为课程实践提供了丰厚的质料。 在第四章中,本文将视线转向课程目标,在对中国百年语文课程目标进行简要梳理,和举例介绍欧、美课程目标后,本文给出现象学视角下的课程目标:学生能够享受高品质的语文生活。这一目标是由语文生活的特征所赋予,且应当成为整个语文课程所秉承的宗旨。 在第五章中,本文首先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方法进行探讨,这主要涉及到意义如何被意向性把握的问题,本文以“兴象”与“道说”提纲挈领地加以说明。接着,对教科书这一重要的课程内容,如何在现象学视角中显现进行阐述。其内容的“具身性”、“道德性”、“意义性”与“境界性”正是现象学还原视角下四个位相的具体展现。 语文课程实施,特别是教学实践,在第六章中被论及。面对纯粹而丰富的语文生活,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应当是面向生活、投入生活与超越生活,具体的教学策略也应当基于“身、道、意、境”四位相,本文以“亲历”、“喻道”、“理会”与“入境”这四种方法进行概括。 最后,本文关注现象学还原视角下的语文评价,它必须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宗旨所一致。在具体评价方式上,它首先是基于丰富生活的评价,评价应是多元的;其次,它应该是基于纯粹生活的评价,所以本文提倡语文的审美评价,只有在这一维度,才能实现“超越生活”的旨趣,学生才能够真正享受高品质的语文生活。 本文的研究是一种洞察而非建构,让语文“成其所是”。在这一视角的观照中,纯粹而丰富的语文生活,从片面科学主义与传统功利主义的“遮蔽”与“挟持”下开显出来。当然,只有在课程实践中能够得到体现与印证,这一视角的确立才不算是“空中楼阁”。走向纯粹而丰富的语文课程,是语文科未来发展值得努力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九俊;;学科育德不只在说教中[J];中国德育;2011年11期
2 顾黄初;;生命·生活·生态——我的语文教育观[J];湖南教育;2006年23期
3 王攸欣;;论王国维境界说与中国传统意境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4 曾洁,余应源;“科学世界”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崔允o7;;促进学习:学业评价的新范式[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6 崔允o7;;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7 徐林祥;杨九俊;;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百年嬗变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2期
8 杨澄宇;;浅论中国传统知识的特征与教育改革[J];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9 杨澄宇;;语文教科书经典选文问题研究——新课改后选文变化的焦虑与重建[J];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10 李海林;;“语文知识”:不能再回避的理论问题——兼评《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J];人民教育;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邱福明;语文课程知识的存在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94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29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