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对武装斗争的认识及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8 18:28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对武装斗争的认识及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 暴力革命 武装斗争 国共合作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就是一部武装斗争的历史。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正确认识中国革命中的武装斗争问题,直接决定着中国革命能否走向成功。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武装斗争的一段重要时期,直接影响其后来整个武装斗争的走向,恰恰这一问题被国内外学术界所忽略。中国共产党在其诞生那一刻就已接纳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主张走俄国十月革命的武装斗争之路,并将依靠革命军队推翻反动政权的主张写入了党的纲领。紧接着,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之下,结合中国的革命实际,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之方向,主张通过革命战争的方式推翻中国的军阀政治,建立一个完全独立和平的真正民主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理念中,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民主联合战线是武装斗争的重要依托,真正的革命军队是武装斗争的重要条件,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武装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推动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民主联合战线,而且一直致力于国民革命军队的革命性塑造和广大工农群众的宣传、组织和动员。事实也说明了,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一系列军事斗争的胜利与中共在这一时期对武装斗争的认识及实践不无相关。虽然第一次国内革命最终因国民党叛变革命而归于失败,但大革命时期党在武装斗争问题上的探索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不仅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历程,为毛泽东的武装斗争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且为中共后来独立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准备了充足的条件。当然,对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系统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很难全面准确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这就导致中共早期在探索武装斗争的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局限:一是没有认识到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仅将其看作是工农兵最后一次总的联合大暴动,对武装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估计不足;二是没有充分认识到革命武装的领导权是革命领导权的关键,从而没有积极争取和创建自己独立的武装,以致于在国民党叛变革命之时,陷入被动,遭受了挫折,留下了深刻教训。大革命时期党对武装斗争的认识及实践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军队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31


本文编号:1305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305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4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