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上海市6~14岁学生力量素质测评体系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13:10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6~14岁学生力量素质测评体系优化研究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力量素质 肌肉贡献率 通用性 特尔菲法 LMS法 测评体系


【摘要】:学生力量素质测量与评价是体质测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国家(地区)的力量素质测试指标具有较大分歧甚至混乱;同一指标存在多种规格,相同指标在不同体系中亦有不同的性别、年龄测试要求;现行学生力量素质测量与评价体系的健康关联度也差强人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当前国内外体质测试中的力量素质指标进行理论筛选、表面肌电测试优选及专家咨询优选,从中选取一定数量理论依据相对充实,可靠性及有效性较高,能较科学地反映儿童青少年力量素质发育特征的指标并建立相应标准,优化学生力量素质测量及评价体系,以相对科学、客观、准确地反映6~14岁学生的力量素质特征、健康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实现对青少年儿童群(个)体力量素质的测评和比较,衡量各地、各级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水平,开展学校健康促进活动及主动采取干预措施,为改善我国学生当前的力量素质下滑等健康问题提供一定科学依据。该研究通过文献法完成了学生力量素质指标的理论优选;通过表面肌电测试和特尔菲法专家咨询,完成了力量素质指标的实验和专家优选;通过测量法完成了上海市6~14岁学生优选力量素质指标横断面的测试;利用数理统计法进行了表面肌电测试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标准化、单(双)因素分析,完成了特尔菲法专家咨询数据的描述统计、平均数、满分率、变异系数、协调系数、专家积极程度及专家权威程度的计算,通过LMS法和直接计算法建立了上海市6~14岁学生力量素质百分位数常模参照标准,并对标准进行了判别分析。研究结果:1.上肢表面肌电测试结果6~14岁学生屈膝俯卧撑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分别为2、7、6块,年龄效应差异显著的年龄对为110个,性别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为13块,年龄组为22个;修正引体向上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分别为3、3、6块,年龄效应差异显著的年龄对为116个,性别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为9块,年龄组为18个;12~14岁男生屈膝俯卧撑、修正引体向上及90°俯卧撑的年龄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分别为0、2、2块,年龄对分别为0、2、2个。2.躯干表面肌电测试结果6~14岁学生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分别为1、7、2块,年龄效应差异显著的年龄对为45个,性别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为9块,年龄组为5个;双手大腿上仰卧起坐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分别为5、6、5块,年龄效应差异显著的年龄对为101个,性别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为11块,年龄组为13个;双臂体侧仰卧起坐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分别为2、10、3块,年龄效应差异显著的年龄对为82个,性别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为13块,年龄组为11个。90°俯卧背伸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分别为3、7、4块,年龄效应差异显著的年龄对为54个,性别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为11块,年龄组为9个。平板支撑贡献率最大肌肉为肩部三角肌。3.下肢表面肌电测试结果6~14岁学生下蹲跳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分别为4、5、8块,年龄效应差异显著的年龄对为147个,性别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为13块,年龄组为25个;摆臂下蹲跳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分别为2、7、6块,年龄效应差异显著的年龄对为37个,性别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为13块,年龄组为15个;立定跳远年龄、性别及交互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分别为2、8、3块,年龄效应差异显著的年龄对为38个,性别效应差异显著的肌肉为11块,年龄组为6个。4.特尔菲法研究结果(1)专家积极程度:两轮专家积极性系数分别为0.47、0.93。(2)专家权威程度: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98和0.85~0.98。(3)专家评价的协调程度:①变异系数:首轮修正引体向上评分变异系数整体等于0.50,屈膝俯卧撑、90°俯卧撑评分变异系数均小于0.50;二轮变异系数均小于0.50。躯干5个力量素质指标中,90°俯卧背伸在男生6~7岁组、平板支撑在学生6~7岁组评分变异系数大于0.50,其余均小于0.50;二轮变异系数均小于0.50。下肢3个力量素质指标两轮评分变异系数均小于0.50。②协调系数6~14岁学生上肢屈膝俯卧撑、修正引体向上首轮的W=0.221,x2=24.753,P=0.000,二轮分别为0.866、90.043、0.000;12~14岁男生上肢屈膝俯卧撑、修正引体向上和90°俯卧撑的首轮W=0.221,x2=24.753,P=0.000,二轮分别为 0.665、17.282、0.000。躯干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双手大腿上仰卧起坐、双臂体侧仰卧起坐、90°俯卧背伸和平板支撑首轮的W=0.063,x2=28.142,P 0.000,二轮分别为0.358、148.829、0.000。下肢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立定跳远首轮的W=0.119,X2=26.577,P=0.000,二轮分别为 0.719、149.556、0.000。(4)专家评价的集中程度①平均分6~14岁学生上肢指标屈膝俯卧撑的首轮平均分为7.75,修正引体向上为5.79,二轮分别为8.56、5.37;12~14岁男生上肢指标屈膝俯卧撑、90°俯卧撑及修正引体向上的首轮平均分分别为8.71、7.93和7.36,二轮分别为9.54、9.23 和 6.92。6~14岁学生躯干指标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双手大腿上仰卧起坐、双臂体侧仰卧起坐、90°俯卧背伸和平板支撑的首轮平均分分别为7.68、6.39、6.30、6.66 和 6.98,二轮分别为 8.72、5.98、6.15、5.70 和 6.21。6~14岁学生3个下肢指标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立定跳远的首轮平均分分别为 6.36、6.96、7.74,二轮分别为 5.88、6.77、8.90。②满分率6~14岁学生上肢指标屈膝俯卧撑的首轮满分率为20.54%,修正引体向上为16.07%,二轮分别为36.54%、0.96%;12~14岁男生上肢屈膝俯卧撑、90°俯卧撑及修正引体向上的首轮满分率分别为28.57%、14.29%和28.57%,二轮分别为 69.23%、44.44%和 7.69%。6~14岁学生躯干指标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双手大腿上仰卧起坐、双臂体侧仰卧起坐、90°俯卧背伸和平板支撑的首轮满分率分别为:12.50%、2.68%、5.36%、16.96%和 22.32%,二轮分别为 40.38%、1.92%、1.92%、3.85%和 1.92%。6~14岁学生下肢指标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立定跳远的首轮满分率分别为5.36%、14.29%、24.11%,二轮分别为 0.96%、0.96%、50.96%。5.力量素质评价标准的研制结果各力量素质指标P50实测值与LMS法拟合值的差值绝对值为:屈膝俯卧撑男生为0.41~2.05个,女生为0.10~2.47个;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男生为0.12~2.60个,女生为0.53~2.29个;立定跳远男生为0.32~11.17厘米,女生为0.38~6.87厘米。按照"P3、P10、P25、P50、P75、P90、P97"对三个指标进行了百分数建模;对[P3,P10)、[P10,P25)、[P25,P50)、[P50,P75)、[P75,P90)、[P90,P100)分别进行了 0、1、2、3、4、5分赋值建立了单项评分表。各指标各性别年龄组评分等级判别函数的Wilks' Lambda检验P=0.000,正判率区间为:屈膝俯卧撑男生为94.80%~98.70%,女生为89.70%~100.0%;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男生为91.10%~98.70%、女生为92.10%~98.70%;立定跳远男生为87.30%~100.00%、女生为87.20%~100.00%。研究结论:1.6~14岁学生上肢年龄、性别通用性最大力量素质指标为屈膝俯卧撑,躯干为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下肢为立定跳远;三者为表面肌电测试优选指标。6~14岁学生上肢力量素质指标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最高者为屈膝俯卧撑,躯干为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下肢为立定跳远;三者为特尔菲法专家优选指标。特尔菲法优选与表面肌电测试优选结果一致,所选三个力量素质指标够满足力量素质属性的考察要求。2.屈膝俯卧撑与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采用了 LMS法、立定跳远采用直接计算法建立了百分位数常模参照标准;于国内首次绘制了 6~14岁学生屈膝俯卧撑、双臂胸前交叉仰卧起坐的生长曲线;所建标准建立方法得当,评价等级清晰,判别效果较好,符合标准的使用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04.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洪彬;孙有平;季浏;;基于表面肌电贡献率的上肢不同力量素质指标年龄、性别通用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6年05期

2 孙有平;范洪彬;季浏;;梳理与反思:60年来中国学生体质力量素质测试的科学性考量[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3 范洪彬;孙有平;季浏;;体质测评中仰卧起坐测试规格的国际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4 胡辉;邱文信;杨振宏;;自行车把手类型和坡度对上肢肌群平均肌电活动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5 王沛s,

本文编号:1308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308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8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