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开放教育资源(OER)在大学教学中应用的中外比较研究与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7-12-19 16:36

  本文关键词:开放教育资源(OER)在大学教学中应用的中外比较研究与实践探索 出处:《南京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开放教育资源(OER) 开放教育实践(OEP) 大学教学 混合学习


【摘要】:课程资源质量是影响大学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因素。进入二十一世纪W来,大学教学面临新的复杂挑战。在信息化与全球化两大潮流共同推动下,由世界名校引领的W开放教育资源(OER: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为标志的课程资源开放运动成为推动全球大学教学创新发展的强大推动为。如何运用互联网上丰富优质的开放课程资源创新教与学模式,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水平,降低课程教学成本,己成为世界各国大学共同关注的时代课题。本研究针对大学如何应用0ER推动教学方法及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提离教学质量这一实践问题,对国内外大学0ER的应用现状与趋势;0ER应用的障碍与动力;0ER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与成效;国内外大学0ER应用的异同W及中国与欧美的差距;国内大学在教学中提高0ER应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对国内外大学0ER应用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当前全球0ER建设思路从资源建设为中屯、转向建用一体的趋势,剖析了欧美0ER在大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和成效。第二,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调查、案例研究,结合国内精品课程的应用数据,分析和透视国内大学教学中0ER应用的现状。第H,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大学0ER应用的异同,发现国内资源建设"建、用脱节"普遍,缺乏用户中也意识,使得资源本身的可重用性不高,教师应用0ER存在较多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内生动力不足。为探究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还将其与高等教育制度、社会文化环境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关联性做了分析。第四,针对我国大学应用OER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设计研究(Design Based Research,DBR)方法,W通识课程《幸福屯、理学》、专业课程《现代远程教育学》为实践对象,进行了OER应用的实践探索。《幸福屯、理学》的教学实验借鉴国外课堂教学改革走向"对话课堂"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效果,将名校视频公开课改造为适合本止教学的微视频,并W此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发起讨论话题,将讲座式课堂转变为对话的课堂。在《现代远程教育学》教学中,主要探索了利用MOOCS的混合学习方式,其设计特点是将MOOCS课程的学习认证与现实课堂教学评价相结合。从教学效果看,d涎澳J皆贠ER应用方面的优势突出。通过上述研巧,得到如下五点主要结论:第一,网络课程为代表的OER建设与应用已经成为大学教学步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潮流和标志,这既给大学的传统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大学教学在信息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条件、思路和机遇。第二,国内大学教学在OER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水平都与欧美存在明显的差距。差距之一是欧美已经从资源应用的成功经验发掘发展到对应用方法、方法论和理念、原则的深入探究,而国内还主要停留在浅层经验总结的层次;差距之二是国外大学主要是为实现教学质量提升而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在主动迎接信息技术对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推动了OER建设与应用,国内高校则更多是W外部政策推动,主动性明显不足;差距之三是国外开放教育实践(OpenEducational Practice,OEP)日益成为教师的日常事务,而国内OER应用主要是教育主管部口的行政推动及IT企业的引领。在现行教学管理评价制度下,教师自身缺乏内在动力。第三,OER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简单照搬照用,其成功率很低,成效并不显著。必须要对资源进行本±化改造和重组,尤其对人文社科类课程而言,要从学校的需求出发进行校本化的改造。同样,OER应用的方法与模式不能直接套用欧美经验,适应本±化教学情境的改造也必不可少。第四,混合学习的模式是OER在大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推动课堂从教师讲授灌输向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化。能实现资源应用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紧密衔接,使课堂教学吸引力与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产出得到明显提离,并培养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为。第五,要让大学教学中应用OER成为常态,就必须构建相应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有相应的政策体制支持。要建设教师、助教和导学的多元化教学团队,实现合作教学常态化、制度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


本文编号:1308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308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e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