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对60-69岁男性力量、平衡和身体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15:37

  本文关键词: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对60-69岁男性力量、平衡和身体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出处:《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老年男性 快速力量训练 肌肉横截面积 肌肉力量 平衡能力 身体活动能力 激素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延缓60-69岁男性男性肌萎缩、肌力下降,提高平衡能力及身体活动能力,为制定健身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共招募到老年男性60名,符合纳入标准且坚持到最后的共51名,分为四组: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14人(63.9±3.7岁)(A组);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1 3人(64.5±3.4岁)(B组);核心力量训练组13人(63.1±2.8岁)(C组);对照组11人(65.1±4.5岁)(D组)。训练方案下肢包括6个动作:坐姿水平蹬腿、坐姿腿屈/伸、坐姿水平腿外展/内收及负重提踵,负荷为40%-70%1RM,训练共持续12周(1-2周负荷为40%1 RM,3-4周负荷为50%1RM,5-6周负荷为60%1 RM,7-12周负荷为70%1 RM),2次/周,3组/次,组间、动作间均休息90秒,每次课时约45分钟;核心训练包括仰卧交替蹬腿、侧桥、平板支撑、俯卧球体背伸,背桥,2次/周,3组/次,静力性动作15-30秒,训练共持续12周(1-4周保持15秒,5-12周保持30秒),动力性动作15-30个重复(1-3周15个重复,4-6周20个重复,7-8周25个重复,9-12周30个重复),组间休息60秒,动作间休息3分钟,每次课时约45分钟,组合训练先练习下肢快速力量,然后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组合训练组下肢、核心力量各训练2组。每次课时约55分钟。测量指标下肢优势腿肌力测试角速度为0°/S、 60°/S、 180°/S,测试膝关节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踝关节测试角速度为60°/S、180°/S下的背屈、趾屈峰值肌力,同时测180°/S下的膝关节屈伸肌群的肌肉耐力,60°/S下,测量腹部和背部肌肉力量。测量仪器为Isomed2000等速测试仪;肌肉形态学指标测试大腿中部肌肉横截面积(CSA)、肌间脂肪浸润面积(IMF),测试方法为MRI (Philips Archiva 3.OT);血液学指标包括睾酮、皮质醇、生长激素、IL-6(贝克曼Access Ⅱ)及IGF-1、ET-1、NO (ELISA:R D),采集4次空腹静脉晨血,分别为第一次训练前后15分钟和最后一次训练前后15分钟,离心2000转/分10分钟分离血浆或血清,-70℃保存备用;平衡指标采用Mobility Lab测试四种状态(睁眼硬地面、睁眼海绵垫、闭眼硬地、闭眼海绵垫)下的静态平衡能力,取重心晃动的平均频率、重心前后、左右晃动的平均速度衡量人体的静态平衡能力;动态平衡能力采用功能性伸展(前、左、右)评价人体的重心控制能力;身体活动能力包括坐-走指标和登楼梯。采用Mobility Lab测量坐-走动作(ITUG),并将坐-走动作划分为坐-站、步态、转身及转身坐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相应的指标衡量身体的控制能力,其中衡量坐-站速度的指标为坐-站时间,躯干活动度;衡量步态指标为步速、步频、小腿活动度、步时及双支撑相时期;衡量转身的指标为转身前步时、转身周期及转身步时;衡量转身坐下的指标为躯干活动度及转身坐下周期;衡量坐-走整体动作的指标为坐-走总时间。记录登楼梯时间,计算登楼梯的功率。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均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后,力量数据、登楼梯数据均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2),静态平衡能力指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4×2),动态平衡能力指标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2),事后分析用Turkey。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显著性差异,P0.01,极显著性差异。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包。实验结果(1)肌力:与核心力量训练组、对照组相比,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极显著增加膝关节三个角速度下的屈伸肌群肌力(P0.01),踝关节60°/S、180°/S下的趾屈肌力(P0.01),膝关节肌力耐力(P0.01)。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三个角速度下的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大于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对照组相比,核心力量训练组、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显著增加腹部、背部肌肉力量,但核心力量训练组与核心组合下肢力量训练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肌肉形态: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增加大腿中部肌肉横截面积约7%,减少肌间脂肪浸润约10%。(3)血液学指标:组内比较:第一次急性下肢快速力量训练后,A组血液中睾酮、皮质醇、生长激素、IGF-1、NO与运动前相比均显著性升高(P0.01或P0.05),B组血液学指标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核心力量训练组只有IL-6、ET-1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最后一次急性运动后,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GH显著性升高(P0.05)、NO出现极显著性升高(P0.01)、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的GH、ET-1均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NO显著性升高(P0.05)。但最后一次训练后指标变化的幅度减小时间点3上组间比较,三个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除下肢训练组血液NO没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比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显著降低IL-6的浓度(P0.05),增加NO的浓度(P0.05)。(4)平衡能力指标:静态平衡:与对照组相比,三种形式的力量训练均显著减少60-69岁男性体重心晃动的频率(P0.05)及左右、前后晃动的速度(P0.05),但以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减少幅度最大(P0.01)。而在闭眼状态下,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比下肢快速力量组、核心力量训练组显著减少体重心晃动的频率(P0.05)及左右、前后晃动的速度(P0.05)。动态平衡:与对照组比,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显著增加功能性伸展三个方向的伸展距离(P0.05),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极显著性增加功能性伸展三个方向的伸展距离(P0.01);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比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核心力量训练组更显著增加三个方向的伸展距离(P0.05)。(5)身体活动能力:与对照组相比,三个训练组均显著提高步速、减少步态周期及双支撑相比例及转身周期(P0.05),其中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变化幅度最大,核心力量训练组变化幅度最小另外,下肢力量训练组、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显著减少坐-走总时间、坐-站周期(P0.05);三个训练组比较,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变化幅度最大,其中显坐-走总时间、坐站周期、步态周期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三个训练组均增加训练部位的肌肉力量,但以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增加幅度最大,且核心和下肢快速力量训练之间无干扰作用。(2)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显著提高60-69岁男性的静态及动态平衡平衡能力;核心力量训练组显著提高60-69岁男性的静态平衡能力;三组中以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提高60-69岁男性静态、动态平衡能力效果最佳。(3)三个训练组均改善60-69岁男性的身体活动能力,但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其它训练组,主要改善坐-走动作的坐-站周期、步速、转身周期等动作的转换阶段。(4)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在改善60-69岁男性肌肉生长内环境、促进腿部肌肉蛋白合成方面无干扰作用,但在改善老年男性血管弹性、血压方面优于单一的训练组。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煜,金雯;快速力量训练停训后对大鼠骨骼肌中酶及糖原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刘炜;;篮球运动员弹跳快速力量训练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1期

3 苏彦炬;吴贻刚;袁艳;;试论快速力量及其分类[J];运动;2012年13期

4 金雯;;快速力量训练及减训对大鼠骨骼肌微细结构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刘远新;周里;苗常青;张葆欣;金雯;;快速力量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与代谢酶的影响[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36期

6 张疆之;;快速力量概念及训练方法释义[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苏彦炬;吴贻刚;袁艳;吴正平;;快速力量训练功率输出的测量方法[J];湖北体育科技;2013年02期

8 吴瑛,郑毓春,徐光辉,杨华元,夏锦杉,顾训杰;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穴位电刺激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9 张英波,郑颐乐;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目比赛竞技能力表现特征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曾支援,胡建英;跳跃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训练对“打好专项技术基础”的作用[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民华;;女子少年短跑、跳跃运动员快速力量的跟踪研究[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詹建国;陈明辉;高连峰;;向心、离心综合训练法对提高下肢快速力量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康冬;王东阳;盖文亮;;不同训练负荷对田径运动员快速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刘耀荣;周里;;快速力量的分类理论与训练方法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5 周里;张念坤;杨春霞;;减量训练对下肢伸肌CMJ动力学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曲峰;刘卉;李铁录;佟海青;;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速度性项群运动员肌力及速度与运动能力协同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7 李玉章;王清;;多维振动训练中不同振动频率对小腿肌群的激活模式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中军;核心组合下肢快速力量训练对60-69岁男性力量、平衡和身体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星集宝;快速力量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击打得分效果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万圆明;对10-11岁儿童下肢快速力量能力评估手段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3 赵文娟;基于异速生长理论的肌肉耐力与快速力量评价方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郑现杰;攻击行为大鼠快速力量训练对骨骼肌收缩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明辉;向心、离心训练对提高下肢快速力量训练效果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黄利军;攻击行为大鼠快速力量训练对腓肠肌代谢酶及肌纤维形态影响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东阳;不同训练负荷对田径运动员快速力量影响的试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辛峰;攻击性行为应激对快速力量训练大鼠骨骼肌和血液部分生化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小唐;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俱乐部学员快速力量训练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孙战军;大鼠攻击性行为应激状态下快速力量训练效果的初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08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308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a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