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马克思《资本论》生态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03:24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生态思想研究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资本论》 人与自然 物质变换 循环节约 生态思想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最具影响的理论,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内在深层逻辑关联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理应做出理论回应。因此,自觉开展马克思《资本论》包括人与自然的内在深层关联,物质变换范畴的生态意蕴,资本趋利与增殖本性及其生态隐患,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实践路径,节约理论及其实现路径,科技双重性及其生态化规范等在内的生态思想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资本论》人与自然的内在深层关联,表现为其在对自然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揭示;对自然规律支配人类生产过程、自然条件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自然力影响人类劳动生产力和自然要素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质等自然对人类影响的揭示;以及对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的揭示等诸多人与自然深度关联的揭示上。“物质变换”是表征马克思《资本论》生态思想的重要范畴。学界对其翻译尽管存在着物质变换、新陈代谢和物质代谢等译法分歧,但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范畴来源于摩莱肖特、李比希以及两者的扬弃超越,更重要的是它包括自然界自我循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物质变换,社会、自然和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物质变换,经济循环、生态循环又与人类和自然之间新陈代谢相关联;而物质变换及其断裂的生态意蕴的初步探索,将其推向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并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作为阐释“人类生活永恒必然性条件及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的智慧聚焦,为深度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生态思想开辟了一条全新通道。资本具有无限趋利与增殖本性。利润的产生既建立在对人劳动的剥削也建立在对自然的掠夺基础之上。利润的产生不等于利润的实现,利润的实现源于消费,利润是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体。而消费一则使人变成了物质主义的消费者,另一则因其是一个对自然资源不断索取和将废弃物不断排向自然的双向过程,因而加重自然的负担。受资本双重本性驱使即以趋利与增殖为价值目标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势必带来生态灾难。一般而言,资本逻辑具有逐利本性,也正是资本的疯狂逐利本性导致生态的破坏。特殊而言,生态领域只要有利可图,资本必将成为推动生态建设的强大动力,生态产业成为资本创新逻辑的必然产物。因此,对资本而言,我们要即利用又限制。《资本论》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表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恶劣的生存境遇与生态环境系统的恶化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的水污染、森林毁坏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衰竭问题,以及资本主义城乡对立和资本主义农业的工业化经营所造成的物质变换裂缝问题等资本主义非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层揭露与生态批判上;表现在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规划、协调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的美好设想与实践构建中;表现在对实现包括循环再利用、集约型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在内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卓越探索上。 《资本论》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今天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价值。《资本论》的节约理论主要表现在对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生产性节约与消费性节约问题,特别是生产领域可变资本节约和不变资本的节约问题给予着重阐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掠夺工人生活条件为手段的节约合理性问题进行发人深省且富有深度的批判反思;对节约的多样性实现路径的积极探索,并强调节约对于减少物耗提高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发展及缩减劳动时间实现人的解放等的重要性。 《资本论》节约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科技及其应用的双重性问题进行了卓越探索,指出科技及其社会应用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物尽其用、推动社会发展等正面效应。与此同时,马克思认为,科技负效应实际上源于人们在畸形价值目标下对科技的不恰当应用,包括摧残劳动者肢体、加深劳动者灾难,以及在人与自然深度关联中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指出这些矛盾和对抗不是从机器本身产生的,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产生的。因此,深入研究科技负效应,自觉强化对科技生态化规范和引领,使其真正发挥绿色生产力功效。总之,马克思《资本论》生态思想内容丰富而具体、思想深刻而精辟,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2;A81


本文编号:1310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310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9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