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MITLE)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19:10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MITLE)路径研究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政府 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MITLE) 政策把控路径 组织管控路径 综合调控路径


【摘要】:保障征地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国家赋予地方政府的职责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大规模征地引发一系列征地纠纷和矛盾,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缩写MITLE)时有发生,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总结出丰富的防范经验和教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防范MITLE路径。本研究借助风险管理理论、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从理论上阐释防范MITLE的基本原理,从路径厚度、路径宽度、路径长度三个维度解构防范路径的基本属性,通过对大量网络案例和实地调研成果的总结提炼,将地方政府防范MITLE路径划分为组织管控路径、政策把控路径、综合调控路径三类,并分别阐释了各类路径的基本要点。在此基础上,刻画地方政府防范MITLE的路径结构,构建地方政府防范MITLE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对地方政府防范MITLE路径模拟仿真,评估不同路径模式下防范MITLE的路径特征,最后提出防范MITLE路径的优化方向和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地方政府防范MITLE路径基本属性可解构为路径厚度、路径宽度、路径长度三个维度,路径厚度是整个防范路径运行的基础性平台,路径宽度决定了防范路径的外围边界,路径长度是指完整的防范步骤或秩序所需要的动作周期。具体来看,路径厚度分为垫层、基层、面层三个层级,整体构成MITLE的防范路基;路径宽度是由一系列基本的准则和程序将整个防范活动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可分为绝对宽度和相对宽度,分别由法律法规和行政程序、行政能力和策略合集四条界线划定;路径长度应重点把握防范所经过的关键节点,包括政策准备、风险评估、程序设定、组织控制、纠纷调解、权益保障等。(2)地方政府防范MITLE路径总体可分为组织管控路径、政策把控路径、综合调控路径三类。组织管控路径是依据组织目标设立相应的防范MITLE组织机构,规定组织机构中的职务和职位,明确责任,调配相关的人、财、物,实施可操作化的组织管理过程。政策把控路径是依据政策目标,发挥政策的引导、管制、分配、调控功能,采取制定或更新现有的政策、法规等从整体上把控MITLE防范方向,从宏观层面指导、规范、约束地方政府防范MITLE行为。综合调控路径是除政策把控、组织管控以外的防范措施,具有多样化、灵活性的特征,主要包括行政复议、协调裁决、征地信访、人民调解、公安干预等。(3)地方政府防范MITLE符合耗散结构特征,整个防范过程是耗散结构中正熵和负熵相互作用的过程,防范路径就是负熵输入的路径,通过组织管控路径、政策把控路径、综合调控路径等具体防范措施引入负熵从而抑制正熵的增加,当负熵输入超过阈值,并远超正熵冲突能量的增长速度,实现与正熵流的冲抵,突破防范系统的行为临界点,形成一定的能量梯度和势能差,促使整个防范系统的正熵和负熵形成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整个防范系统进入宏观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冲突隐患基本消除,整个防范系统趋于稳定。(4)对于防范路径的优化与选择,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着手。宏观层面要逐步从被动防守向主动防御转变,主动防御主要包括防范准备、风险监测、冲突预警、冲突响应、冲突跟踪五个步骤。中观防范路径属于基础型路径,在整个防范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需要突破现有的路径依赖,遵循路径修缮、路径突破、路径超越三个步骤逐步优化;微观防范路径属于应用型路径,优化主要内容包括征地组织结构优化、责任主体优化、部门协同优化、人民调解优化、业务流程优化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1.43


本文编号:1320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320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7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