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城市网络形成及城市发展政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策略性城市网络形成及城市发展政策研究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策略性城市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策略性博弈 城市网络形成 城市网络结构
【摘要】: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展,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区域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重构,形成了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网络型城市组织结构——城市网络。对应于这一经济社会现实,学术界关于城市关系研究的理论范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研究视角从传统中心区位论的层级结构模式向节点关联型的城市网络模式转变。城市网络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在这个动态而复杂的系统中,城市政府的策略性行为是城市网络形成与演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驱动力之一。本研究以城市政府的策略性行为为出发点,以网络协同与网络发展为目标,探究策略性城市网络的形成过程、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及其经济效应,并提出面向网络结构的城市发展政策,在理论上从中观层面拓展了经济增长的内涵,在实践上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城市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围绕着“城市政府策略性行为→城市网络结构的形成→城市网络的结构效应→城市发展政策”的分析路径展开。首先,以策略型博弈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以及网络博弈理论作为基础,构建起一般性的策略性城市网络博弈框架,提出了城市网络的标准策略型博弈表达形式,并进一步以面向协同效应的战略互补与战略替代关系作为城市间博弈行为分析切入点,以经济学视角构建城市网络形成的微观机制,揭示策略性城市网络形成的理论机制。在城市网络形成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网络结构的效应分析,研究城市网络结构特征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为面向网络结构的城市发展政策提供逻辑分析之起点。其次,在一般性城市网络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协同效应的城市网络形成机制,应用网络的市场协同效应相关理论,构建了策略性城市网络的市场协同效应,作为分析城市网络形成机制与网络形态结构的理论依据。对市场协同驱动的城市网络形成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将普遍性与数据可得性结合,以旅游目的地的城市网络为具体研究对象,建立了具体化的策略性城市网络经验模型,分析旅游目的地城市的产品特征如何影响其在旅游网络中的位置,应用旅游网络包的经验数据检验并解释中国旅游目的地网络的形成,剖析旅游城市网络形成的结构特征。再次,从网络的结构视角分析城市网络结构的经济发展效应,在一般性网络结构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城市网络结构效应进行测度的方法,分析城市网络结构在外生微观冲击过程中的传播与放大功能。并以产业关联型城市网络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关系型数据的城市网络,从组织与产业关联视角展开策略性城市网络的结构分析。借鉴城市联锁网络模型,构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测量其网络结构特征,以及网络结构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从中观层面提出了城市网络外部性以及该概念框架的三个构成要素,强调城市网络中存在学习与模仿过程,从整体的视角分析了城市网络的协同效应,以及协同效应的构建维度与提升路径。通过对网络效应福利模型的分析,发现了基于个体理性的纳什均衡与社会帕累托最优均衡之间的差别,得出了纠正网络外部性的最优量化补贴数量。从策略性城市网络结构的形成与网络结构的优化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城市网络结构的城市发展政策,并从中央政府与地方城市政府的视角提出了城市网络发展政策,明确城市政府在争取以及构建优势网络位置中的主动性和策略性行为选择,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Abstract]:With the rise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revolutionary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network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etwork effect welfare model , the author finds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ash equilibrium based on individual reason and optimal equilibrium of social Pareto optimal equilibrium , and obtains the optimal quantity of quantitative subsidy based on individual reason .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2.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康;方创琳;赵渺希;;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及其复杂性结构特征[J];地理研究;2015年04期
2 邹小华;薛德升;黄颖敏;;等级化、网络化与区域化:基于律师事务所空间分布的中国城市体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3 陈晨;修春亮;;流空间视角的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4期
4 王聪;曹有挥;陈国伟;;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J];地理研究;2014年02期
5 王聪;曹有挥;宋伟轩;刘可文;;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的城市网络构建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7期
6 赵渺希;刘铮;;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J];城市规划;2012年09期
7 甄峰;王波;陈映雪;;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J];地理学报;2012年08期
8 王宝平;徐伟;黄亮;;全球价值链: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新视角[J];城市问题;2012年06期
9 路旭;马学广;李贵才;;基于国际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布局的珠三角城市网络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2年04期
10 倪鹏飞;刘凯;彼得·泰勒;;中国城市联系度:基于联锁网络模型的测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1436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43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