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3 13:34

  本文选题:澳大利业 切入点:高等教育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演进的重要趋势。经过几十年的迈进,澳大利亚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的强国之一,在全球国际教育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离不开澳大利亚政府的支持和努力。在推进国际教育的各个历史时期,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具有实效性的国际教育政策,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本文从政策梳理和分析的视角对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予以纵向的轨迹分析,探究其政策本身演变的进程及影响因素。本文认为,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推进国际化教育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向和趋势。本文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程分为援助期(1950年代初至1970年代末)、教育服务贸易期(1980年代)、教育国际化(1990年代以来)三个时期。其中国际化时期以2007年为界,分别划分为快速膨胀期和理性发展期两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并在财政上不断加大对大学发展的扶持和资助。为此,颁布了《莫瑞报告》、《马丁报告》等政策,并联合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在1950年主动推出了《科伦坡计划》,积极援助亚洲各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通过招收一定数量的东南亚国家官方派遣的留学生,以期扩大澳大利亚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进入70年代末,澳大利亚受到西方经济滑坡的影响,开始对高等教育经费大幅削减并准备实施“外国留学生收费条例”。自此,海外留学生的学费收入成为澳大利亚一些大学发展经费的组成部分。本文将这一阶段视为从对外援助阶段向教育贸易阶段转型的时期。至80年代后期,为解决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福利社会制度所导致的巨额财政负担,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以助推经济的跃进。让高等教育领域,1988年的道金斯改革以及此后颁布的一系列报告,开启了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市场化的进程,标志着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迈入了教育服务贸易期。道金斯改革期问所发布的绿皮书《关于高等教育的政策讨论稿》,首次提出教育是一种产业的观点,揭开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白皮书《关于高等教育的政策陈述书》将高等教育体制从“二元体制”改为“二元体制”;随后,澳大利亚政府又颁布了《高等教育贡献计划》,出台了新的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上述一系列政策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注入了市场化的理念,推动了各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策略的转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根据国内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澳大利亚政府重新定位其国际教育政策的战略重点,在没有放弃教育出口贸易的前提下,推出了一系列“从教育服务贸易期到国际化时期”转变的新政策。此后,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正式进入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产业高速发展期,国际教育成为该国的第四大出口产业。为了保护国际教育市场,保障国际教育质量,联邦政府进一步健全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如,逐步建立了海外学生服务立法框架,于1991年制定了《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法》,并在1997、2000及2001年对其接连予以修订,对学生注册、缴费、基金担保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范。2007年,联邦政府再度修订《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法》,颁布了《2007年招收海外学生的教育与培训机构及注册审批机构的国际行业准则》。上述法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市场利保障学生权益的体系,为澳大利亚教育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除了在法律层面进行完善,联邦政府还致力于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2003年,联邦政府发起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颁布《我们的大学一支撑澳大利亚的未来》的报告,改革国内高等教育体制,推动澳大利亚教育国际服务贸易产业的发展。同年,成立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署,建立了高等教育保障机制。2005印11月,联邦政府召开各州教育部长会议,并发表《输出一流的国际教育和培训》宣言;同年底,联邦政府颁布了《澳大利亚跨国教育和培训国家质量战略》。这两份宣言的核心内容均要求确保澳大利业国际教育服务项目的质量与国内规定的教育质量标准相一致。2008年后,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国际教育市场,联邦政府再次调整其国际教育战略,即,在继续保持国际教育所带来的经济利润的同时,将国际教育的可持续与全方位发展确定为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为了实现国际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联邦政府从保障教育质量和保护海外学生的利益两个维度制定相关政策。2010年,联邦政府修订《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法》,发布《贝尔德报告》以加强对国际学生权益的保护。2011年,为了保护失去移民优势的国际学生市场,澳政府颁布《澳大利亚留学生签证战略报告》,推出降低学生签证的申请难度、签发毕业工作签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另外,《钱尼报告》和《澳大利亚留学生战略》的出炉,明确了联邦政府对未来五年国际教育发展的愿景(2010-2014年)。自此,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发展战略重点从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模式转向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国际教育的全方位发展,联邦政府于2012年发布《亚洲世纪的澳大利亚》白皮书,全面开展在教育、矿业、农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与业洲各国的合作计划,并将生源重点放在亚洲。同时,澳政府通过实施《新科伦坡计划》,积极鼓励和资助本国大学生到亚洲各国进行学习、研修与实习,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形成了国际学生双向流动的新局面。木文在回顾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政策之后,对影响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政策的诸多环境和理论因素进行了剖析。首先,针对外部环境因素,本文从全球化、信息技术化、国际组织以及英美、亚太等国的影响等视角予以展开,指出经济全球化既推动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同时也是国际化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化为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国际组织和英美、亚太地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报告由外到内助推了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政策的变革。其次,在内部环境影响因素方面,本文白澳大利亚国内政治、经济、政府职能以及非政府组织等方面进行探索,分析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影响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政策目标的确定和具体方案的选择,其中援助时期以“扩大政治影响”为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不失为典型的例证。同时,澳大利业国际教育政策的制定基于本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利益,经济环境的变化调节和影响着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此外,各级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对澳大利业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制定,起到了执行行为上的协调和监督作用,保护了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市场,维护其国际教育的声望。再次,经济学理论中的人力资本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以及教育市场需求理论,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政策的发展。结合澳大利亚国际教育自身发展的轨迹,本文归纳和总结了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政策的总体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经济效益为价值取向;以政府为监督主体,以市场化为推行手段;以时效性与实效性并存为特色。最后,本文提出了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政策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9.611


本文编号:1653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653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d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