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建构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12:05
本文选题:城镇化 切入点: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未来十五年我国将有近3亿人口约3000万左右的义务教育学生由农村移居到城镇。大城市作为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区域,其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将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学术界对城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多有研究,但多是基于随迁子女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鲜有从城市角度的实证研究。因此,从分析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数量与结构的供需矛盾入手,科学测算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对合理规划、布局和配置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以应对学龄人口增长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流动人口是在教育资源“推力”与“拉力”作用下,基于对教育的预期成本-收益计算来做出是否随带子女一起流动决策的。流入地城市在政府偏好影响下,往往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需求重视不足。公办优质义务教育是一种相对稀缺的、流动的、不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实质是基于价值规约解决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行为与过程。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是一个涉及多个影响因子、需要多方主体协同的系统工程。当前,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呈现出城市类型集中和供需压力嵌入等特点。通过对我国区域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大城市人口聚集特点的数据分析,发现超大和特大城市在校生规模剧增、中小学校近郊化明显、学龄人口规模差异突出。以大城市发展模式与人口集聚矛盾分析模型为基础,对城市“抄近路”式发展与规模扩张冲动而忽视城市增加常住人口公共服务需求进行了归因分析,证明了大城市教育资源承载压力不单纯是学龄人口聚集的结果,而是学龄人口高流动性和异质性紧密嵌入大城市教育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结果。基于系统论观点建立了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人口、教育、社会、资源四要素PRES理论分析模型,阐明了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系统性、条件约束性、差异性、时空性等特点,“可持续承载”与“有质量承载”两维价值坐标,以及协调教育内外部价值差异和认识、联动教育资源系统内外要素共同改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和提升教育资源系统供容能力和支撑能力的理论结构。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背景领域(人口、经济投入、城市空间)、输入领域(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输出领域(学校、学生)三维指标体系,阐释了指标间的结构关系与具体指涉。区域不同单位间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的不平衡、教育资源承载压力嵌入在不同类型学校之中是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总因。通过对东莞市中观、微观全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具有先发优势区域的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相对更高,更容易具有较高的义务教育资源承载“条件”,也更能吸引学龄人口的大量聚集,而普通公办校、高端民办校、普通民办校三者之间的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则呈降序排列。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大城市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工作,对接城市学位预警与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学位资源供给、探索教师管理机制改革、提升民办学校教育质量。
[Abstract]:In the next 15 years , China will have nearly 300 mill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tudents with about 30 million people from rural areas to towns . In recent years , 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the demand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resources in large cities . On the basis of this , the author constructs a three - dimensional index syste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resources in the areas of population , economy , city space , input field ( human , material , financial resources ) and output field ( school , student ) .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5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邬志辉;李静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2016年09期
2 霍明;陈昌盛;李婷;;不同经济水平国家(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经验探索[J];外国教育研究;2016年06期
3 张强;高向东;;上海学龄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J];上海教育科研;2016年04期
4 杨卫安;;当前我国城市义务教育承载力现状与解困之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年04期
5 杨东平;;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教育的挑战及应对[J];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03期
6 刘善槐;;我国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研究[J];教育研究;2015年11期
7 杨明;;属地化管理体制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8 杜育红;张U,
本文编号:1690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690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