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民国时期黑龙江高等教育述论

发布时间:2016-11-19 05:38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黑龙江高等教育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3年

民国时期黑龙江高等教育述论

徐振岐  

【摘要】:近代以来的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多有变化,本文所阐述的黑龙江高等教育是指现在黑龙江省的区域,因为当时这一地区的高等教育主要分布于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城市,故以这些城市的高等院校为主要考察对象。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近代化历程,东北社会各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清末新政前后,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学习日本经验,黑龙江地区也逐渐出现高等教育雏形,但在此期间,,随着中东铁路的开通,沙皇俄国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尤其是哈尔滨地区开设了一些教育设施促进了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使该地区的高等教育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北洋政府时期,实际上长时间控制黑龙江地区的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对于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倾注了一定心血,但由于基础薄弱,民国初年黑龙江地区仅有黑龙江法政专门学校、黑龙江优级师范学堂、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等为数不多的高等院校,而且办学规模小,入学学生少。20年代后俄国控制的中东铁路当局为俄国移民创办的高等院校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超黑龙江当地政府,实际上构成了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主体。此期间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虽然比不上关内一些省份发展迅速,却一直在逐步发展建设当中,至九一八事变前,黑龙江地区已经建成了东省特别区法政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东省特别区俄文师范专科学校、东北商船学校等十几所高等学校,学校规模和入学学生人数都大大超过民国初年。 九一八事变之后,黑龙江地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之下。一直到1945年苏军解放东北,黑龙江地区被日本帝国主义视为殖民地。随着1935年3月23日,苏联与伪满双方在东京签订了《苏满关于中东路转让基本协定》,苏联将中东铁路出售给伪满洲国,原先中东铁路局创办的学校很快失去依靠,很快被日本接收,整个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已经没有俄国侨民教育的痕迹,而黑龙江地区其他高等院校除内迁外,均已被日伪强行接管,高等教育完全受到日伪的控制。在日本殖民统治的这一段时间内,推行殖民奴化教育的方针政策,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作为奴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殖民主义的影响,在高校教学中强化日语教育,抹杀学生的民族性;宣扬皇道主义,忠君思想;强化实务教育,轻视文化教育;抬高高等教育门槛,高等院校中的中国学生只占少数。通过这些方式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磨灭中国青年的民族性。日伪当局在推行殖民奴化教育的同时,也在黑龙江地区设立了一系列新的高等学校:哈尔滨农业大学(1940年创办)、佳木斯医科大学(1939年创办)、北安开拓医学院(1940年创办)、龙井开拓医学院(1940年创办)、齐齐哈尔开拓医学院(1940年创办)等等。日伪虽然建立了一些高等院校,但是规模不大,学校招生人数并不多,而且学科偏废,以工科、医科、农科为主,突出体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高等教育方面采取急功近利违背规律的政策和措施,为其殖民掠夺目的服务。 在抗战胜利之后,黑龙江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城市在日军投降后由苏军占领,国民党军接收不久便被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赶走,实际上从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开始之前整个黑龙江地区便处于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直接控制之下。此后中共对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造与建设,在1948年8月之前,中共以原先根据地高等教育的经验来改造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将其变为干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共改造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同时,还创办了一批新的高等院校:东北军政大学,东北大学、东北鲁迅文艺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大学、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东北行政学院、东北铁路学院、东北农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农业专科学校、哈尔滨工业专门学校等等。1948年8月之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整个东北地区即将解放,当时的中心任务是生产建设支援战争,而从事建设必须拥有大批知识分子干部,因此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开始了新型正规化的过程,逐渐确定了新的学制、新的课程标准等等,在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新型正规化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在高等教育的改造过程中,苏联模式的深刻影响。在具体学习方面,中共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切制度都要采用苏联高等学校的制度,本科教学计划及课程也全部按苏联高等学校决定,并全部采用苏联高等学校的课本。并且要将哈尔滨工业大学实行苏联教育制度的全部经验和采用的教材有系统的全部介绍给全东北的高等院校。 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在三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成绩显著,从几乎零基础发展到具备一定规模,在这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1912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为第一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寇投降为第二阶段,1945年日寇投降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第三阶段,在这几个不同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特征完全不同。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除了受到政治的影响外,还受外来因素影响强烈,早期受俄国教育影响,后受日本影响,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高等教育的改造与建设又借鉴了苏联模式。1912年至1949年,黑龙江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看成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政治的严重影响,政府主导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总体上是伴随着社会近代化的过程产生,呈现出强烈的近代化趋向,并为近代化服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9.29;K25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明;;论清末“新政”中的东北教育改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石方;清代黑龙江移民探讨[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3期

3 纪凤辉;;清末黑龙江教育初论[J];北方文物;1989年03期

4 房毅,李铁汉;林传甲与近代黑龙江教育[J];北方文物;1989年04期

5 梁玉多;;清代黑龙江教育初探[J];北方文物;1990年02期

6 段光达;哈尔滨早期城市特点刍议[J];北方文物;1994年02期

7 饶良伦;1917-1931年期间旅哈俄侨概况[J];北方文物;2000年01期

8 杨凤霞;;浅论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J];北方文物;2010年01期

9 杨晓梅;;清末民初黑龙江高等教育发展述论[J];北方文物;2011年01期

10 王立人;;略论晚清东北教育[J];东北史地;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飞;吴汝纶与京师大学堂[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吴春梅;略论梁启超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陈雷;国防最高委员会述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谈儒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教育的两种改革路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疏志芳;;清末民初的公共图书馆事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徐修宜;凌卫;;论太平天国运动的两重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杨家余;;伪满时期日伪对中小学教师的外在控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谈儒强;;探寻师道走向 确立师德坐标[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章永俊;;清中后期京师学人的交游[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天红;张丽;;黑龙江满族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与利用[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李作清;;黑龙江文化的基础:“原生文化”[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3 黄进华;;20世纪初在黑龙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电子媒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禹英兰;;试论20世纪10年代图们江流域中、朝、俄边境贸易[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5 姬惠惠;;中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实践、现实发展及问题思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王敦琴;;张謇“中体西用”的女子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许可峰;;传统尊师观念及其现代转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翟广顺;;陶行知与毛泽东:历史的机缘和邂逅——纪念陶行知逝世60周年、毛泽东逝世30周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杨齐福;;清末民初新教育发展缺失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8 黄宗华;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9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红娟;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敏;论战时体制下日本对东北战争资源的掠夺(194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海波;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启明;伪满保甲制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贤林;百年回眸:外来影响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3 田正平,张彬;模式的转换与传统的调适——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两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叶赋桂;20世纪中国教育政治功能的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5 崔多立;清末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J];黑龙江史志;2005年05期

6 曲铁华,李娟;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变及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朱宗顺,刘平;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论纲[J];大学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8 李淑云;铁路交通与东北近现代经济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9 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41年00期

10 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蕊;;杂技发展高等教育的新尝试[J];杂技与魔术;2004年02期

2 杨国峰;大学生导生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吴琼;吴秀辉;;大学英语教育信息化[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何小勋;薛芳荣;;论高校美术专业双语教学的构建与实施[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张红风;;论艺术设计本科学生的专业细分培养[J];装饰;2007年09期

6 朱仁华;;永葆学生公寓姓“教”本质 营造和谐家园[J];时代人物;2007年12期

7 胡伟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马蕾;于花;;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9 杨红;;试论日本大学的国际化[J];文化学刊;2009年05期

10 翟芳婷;;高等教育与文化产业互动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妍鹏;戴春爱;;关于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栾奕;;高等院校开办医学编辑学专业的可行性分析[A];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5年全国医药卫生报刊主编和编辑岗位资格培训班讲义[C];2005年

7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发展之我见——高等音乐教育扩招后带来的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魏中华;陈雪梅;边扬;赵晓华;;浅谈交通工程专业的创造教育[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10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海志;[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芃;[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曲秉春 金喜在;[N];光明日报;2009年

4 北师大珠海分校“珠海高等教育改革特别试验区”课题组 于风政;[N];珠海特区报;2009年

5 孟丽娟;[N];科技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轲真 冯庆 刘秋伟;[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虞海霞;[N];深圳商报;2010年

8 记者 罗霞;[N];云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宏;[N];江西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丁光清;[N];安徽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7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恋;哈珀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董新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责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黑龙江高等教育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2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82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5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