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2 10:53
【摘要】:新课改以来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领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价值取向,两者共存于教学实践中,其竞争与冲突带来了教学主体的迷茫,引起了教学实践的失范,严重阻碍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本研究以文化学为视角,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教学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挖掘,探讨其所蕴含着的教学价值取向,并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将其归纳,提出了获得教学价值取向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获得教学价值取向和参与教学价值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在教育教学史中都有着深厚的渊源以及文脉,分析各种教学理论和思想其实质都指向了获得或参与教学价值取向。本研究对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探明了其产生的原因。再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和比较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价值层面、思维层面、行为层面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把握了两种教学价值取向质的规定性以及两者的差异,从而建立起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应用理论框架开发出调查和分析的工具,对教学实践进行调研,考察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在教学实践中的存在情况。调研结果显示,两者更多是以一种冲突的形式共存于教学活动中,引起了教学主体的种种迷茫和困惑,造成了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式频频出现失范的现象。分析实践中两者冲突的现实情况,并对其冲突进行理论上的解析,探讨其冲突的原因和特征,并在总结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冲突走向融合的观点。进而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用“核心素养”概念来统整“获得”和“参与”,提出了和合生一的融合策略。总之,本研究所主张的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融合能够解决课改以来所面临的问题并推动其深入发展。依据以上研究思路,本研究分四个部分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以文化学为视角对教学活动进行审视,认为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并就教学文化的价值层面、思维层面以及行为层面进行了分析,在这三者中价值层面处于核心位置,行为层面则外显于教学主体的具体实践中,而思维层面起到连接两者的作用。然而由于教学价值取向具有规范、定向和驱动的功能,在具体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教学文化的价值层面、思维层面以及行为层面又具体表现为教学主体的教学价值取向,即为教学主体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需求与教学客体属性在相互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中主观上进行价值选择的稳定的总体方向和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教学价值取向概念进行辨析,在充分把握该概念的基础上审视新课程改革前后的教学理论研究,应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分别对各自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获得教学价值取向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所谓“获得教学价值取向”是指:将学生个体作为分析和理解的单元,将知识理解为个人的心智而无视其文化环境,那么教学活动则被理解为在个体心智中的知识传递活动,大脑就成为知识的容器,而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围绕着促进这种传递活动更好的展开而进行。所谓“参与教学价值取向”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情境,学生用自身的行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积极参与中建构知识、体验过程、培育情感,教学则围绕对话、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展开。第二部分。用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概念对教育教学史进行了考量,发现其并非无源之水,在教育教学史中能够清晰的看到其各自发展的脉络,各种教学理论和思想在本质上都分别指向获得或者参与教学价值取向。之所以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能够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思想史,主要原因在于各自都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以及教育学基础。在厘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比了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在价值层面、思维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造成了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目标观、教学方式观、教学过程观、师生关系观以及教学评价观等均存在显著不同,上述系列问题的澄清使本研究把握住了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质的规定性,同时建立起分析当下教学实践中所蕴含的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理论框架。第三部分。在理论上对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进行了澄清和比较之后,将视角转向教学实践领域。应用建立起来的理论分析框架,在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调查问卷对当下的教学实践进行考量,发现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共存于当下的教学实践之中,而两者的差异性导致了冲突,具体表现为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课堂评价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冲突。这些冲突虽然表现的方式各异,但是归结起来都是以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文化与外来教学文化、自在教学文化与自觉教学文化的冲突。对这些冲突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厘清了冲突的原因以及特征,提出了两者并不是仅仅具有竞争和争鸣的一面,同时也有着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因此具有可调适性。对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优缺点进行反思,两者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也有着自身无法摆脱的困境;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两者各自的优点正好是对方的不足,两者的协调作用才能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研究提出了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从冲突走向融合的观点,两者的融合能够消解教学理论研究领域和教学实践领域中的种种冲突,使得教学实践更加的有序和规范,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第四部分。在文化学视野下,价值是文化的核心,那么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冲突就可用解决文化冲突的方式予以消解。任何一种教学文化都是由多种成分构成,都具有个性与共性,个性的一面引起冲突而共性的一面走向融合。我们首先应该正视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冲突,同时让两者对视并进行对话,在“获得”与“参与”不断相互扬弃的过程中,用“核心素养”概念来统整二者,那么“学科知识的获得”和“学科活动的参与”就有机的统一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之中。以此为原则,采用中国传统的和合智慧,在“和合生一”的具体策略下,使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冲突在“知参守获”和“知获守参”的能动状态下得到融合,这使教学的价值层面、思维层面以及行为层面均产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观、教学方式观、教学过程观、师生关系观以及教学评价观等从冲突走向融合。实现共存融合需要教师成为智慧型教师,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学习者以及因需而变的教学过程作为其条件保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2
,
本文编号:2305806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2
,
本文编号:2305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30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