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在河套地区催生的乡村聚落形态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代河套地区民族间的民间交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大学》 2015年
“走西口”在河套地区催生的乡村聚落形态研究
侍莉莉
【摘要】:“走西口”是发生在清朝到民国时期的一次大规模人口迁移运动,由于晋陕等地人民因为生活贫困而迫不得已迁移到长城以北的蒙地寻找生计的运动,在迁移的过程中,内地的农耕文化与口外的游牧文化互相交融,形成了新的移民聚落,本文通过对河套地区乡村聚落的实地调查,深入探讨走西口运动在河套地区催生出的乡村聚落形态。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引言、“走西口”与河套地区乡村聚落环境概况、走西口在河套地区催生的村落现象、河套地区乡村聚落形态分析、河套地区聚落文化分析及遗产保护、结论。引言部分总结性的从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方法、范围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论文。第二章则主要介绍历史背景,包括走西口运动和河套地区乡村聚落两大部分:“走西口”是从历史原因和路线两个方面分析;河套地区地域环境的背景是从区位、地形地貌、气候以及自然资源四个方面描述。第三章宏观的从地名上客观分析河套地区聚落现象并进行研究,将河套地区的地名根据家族、乡亲、职业、清政府放垦政策这四个不同的因素分类。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河套地区乡村聚落形态,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大方面,物质主要指村落的聚落选址、村庄格局、建筑形式、室内布局、建筑元素五个方面,通过图件的分析,更直观的表述河套地区村落特点;非物质方面主要是阐述饮食习惯、民间艺术形式、民风与民俗、民间信仰四个方面。第五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通过前四章的总结分析与研究,提出走西口运动和河套地区村落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走西口”是如何影响河套地区聚落形态的发展,具体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影响、非物质文化演替三个角度剖析,并提出自己对河套地区乡村聚落形态保护的浅见。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初步探讨了走西口运动对河套地区乡村聚落形态形成的推动力,这将有助于加强对河套文化的理解,填补艺术学领域对走西口历史背景下的河套地区聚落形态研究的空白,对于对该地区特色文化村落的保护提出浅见,可以更好地促进河套地区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8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陶继波;清代至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的移民进程与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05期
3 祁满昌,郝利军,郝文华,郭晓静,郭亚庆;河套地区生态环境分析与宏观保护的思路及对策[J];内蒙古水利;2003年04期
4 刘春玲;试析清代走西口的成因[J];阴山学刊;2004年02期
5 张淑利;;“走西口”移民在推动包头城市社会变迁中的作用[J];阴山学刊;2010年06期
6 刘凤云 ,高翔;论清代中国北部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杰;清代河套地区民族间的民间交往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玮;走西口与内蒙古西部地区音乐文化的交融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羊笑亲;浅论城市滨水区河岸的软化设计[J];安徽建筑;2004年01期
2 卢松;张捷;;试论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体系及其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刘丽;;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划分与组合[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5期
4 刘振江;;浅析走西口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影响[J];北方经济;2011年20期
5 叶正洪;社会转型时期文物保护的公众参与问题[J];北方文物;2005年02期
6 揭鸣浩;;徽州古村落——宏村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张书剑;;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的伦理意义[J];沧桑;2012年01期
8 苏全有;韩书晓;;中国近代生态环境史研究回顾与反思[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袁医娜;;城镇化背景下湖南新农村居住空间模式探索[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卢松,陆林,王莉,王咏,梁栋栋,杨钊;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J];地理科学;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尚芳;;浅谈北京延庆双营村保护与开发策略——以中意联合设计工作营实践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哈斯巴根;;准噶尔旗扎萨克衙门档案与蒙古区域史研究[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3 张雯;;内蒙古的草原生态与社会变迁——既有的研究发现[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2 梁文美;翁牛特右翼郡王旗的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郑发展;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D];复旦大学;2010年
4 单丽;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鹏;空间句法理论与传统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解读—承德避暑山庄空间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阚耀平;清代天山北路人口迁移与区域开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周伟;建筑空间解析及传统民居的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张慧芝;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殷俊玲;盛世繁华[D];山西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军;杭州灵隐景区的空间解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周志仪;饶河流域典型徽州传统村镇外部空间形态特征与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3 张玮;丽江玉湖村的“磁体”与“容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素娟;湘南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及文化阐释[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杨吉方;原真性视角下的周新古镇保护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段影;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情境策略[D];中南大学;2011年
7 马海德;街道空间的综合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万方;南昌万寿宫历史街区街巷空间景观改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颖奇;城市紫线划定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10 臧慧怡;苏州老街坊改造实践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欢;张磊;;走西口对河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2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3 吕维新;明代茶马贸易研究[J];茶叶机械杂志;1995年04期
4 张亮采;;宋遼间的榷场贸易[J];东北师范大学科学集刊;1957年03期
5 安介生;清代归化土默特地区的移民文化特征——兼论山西移民在塞外地区文化建设中的贡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6 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7 罗树杰;;清代民族政策特点简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8 孙友忠;民族凝聚力界定[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9 孙文良;;论清初满汉民族政策的形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10 戴学稷;;一九○○年内蒙古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的反帝斗爭[J];历史研究;196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1996年华东六省一市钱币学会工作交流会纪要[A];福建省钱币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哈斯巴根;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刘忠和;“走西口”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彦书;清代西口地区移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来刚;清代内蒙古地区的汉人移民史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王璟华;山西河曲“二人台”演唱方法的探索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郝玉凤;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述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富玉;清代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汉族移民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颖;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内蒙古二人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娜;;民国初年至抗战前河套地区的匪患概述[J];河套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邹万银;;响彻河套的“二人台”[J];前沿;2006年06期
3 巴盟党校课题组,周福顺,王青荣,唐永平,任玉山;河套地区农业现代化研究[J];前沿;2000年11期
4 邹万银;;河套谐音“二人台”[J];前沿;2006年07期
5 刘磐修;汉代河套开发中的政府行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04期
6 陶继波;晚清河套地商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6期
7 陈广恩;论西夏立国长久的一个重要原因[J];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8 盖志毅;刘慧;;生态环境保护视域下的河套文明复归与展望——河套建立草农结合的生态经济产业的战略构想[J];阴山学刊;2010年02期
9 邹万银;;悠悠万年河套沧桑[J];前沿;2006年02期
10 张植华;清代河套地区农业及农田水利概况初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凡;;明代宪、孝、武三朝在河套修筑长城的历史考察[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2 李笑;;谈河套地区红柳产业发展之路[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3 唐国军;;宁夏河套地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情况调查[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1年)[C];2012年
4 钱婷婷;陶祖钰;王迎春;;河套高压和北京高温[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母新利;[N];经理日报;2006年
2 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虞海霞;[N];深圳商报;2010年
3 张志峰 杨俊廷;[N];经理日报;2009年
4 记者 赵俊林 张宝荣 通讯员 杨俊廷;[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5 韩东坡;[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6 韩东坡;[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7 杨兴云;[N];经济观察报;2006年
8 特派记者 刘伟 叶晓滨 滑翔;[N];深圳特区报;2007年
9 王宇天;[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罗建全;[N];经理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慧;清代河套地区的农业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黄芳;内蒙古河套地区若干社会问题研究(1941-1953)[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王蔷;明代前中期河套与边防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茹;河套地商与河套地区的开发[D];内蒙古大学;2004年
5 刘璇;真空冷冻干燥河套蜜瓜粉工艺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6 郭小鹏;清代河套地区水利建设与农业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7 蔡敏;河套地区暴雨的气候特征、成因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吴敏;戏曲里的世界[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苏慧明;河套蜜瓜发育过程中及不同贮藏温度下生理特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岳宗霞;明代的河套问题[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清代河套地区民族间的民间交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1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31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