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25卷第1期2009年2月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Research
Vol.25No.1Feb.2009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研究述评
戴钢书,
肖永梅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经历了迅速兴起、缓步发展和丰富拓展三个时期,已经融入思想政
治教育学科的总体框架和研究范畴。理论研究围绕大学生政治观的结构体系、历史流变、总体特征、致因分析等问科学化发展,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今后的研究要题呈现出六种研究取向;实证研究与之交叉并行,不断向精细化、向社会发展大局视野下的政治观转换,研究内容上要注重系统性研究,研究方法上要注意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关键词:大学生;政治观;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评价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1-0019-05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的发
展轨迹
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观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建国以后,在高校就开始了以培养新中而大学生国知识分子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政治观研究真正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领域,则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的迅速兴起
这一阶段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政治观现状、政治心理现象的初步调查,开始了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定量研究。如杨德广的《从旁观到批评到拼搏———上海四千名大学生的政治观剖析》(《青年研究》1986年第12期)、韩杰的《对广东大学生政治观变化及特点的调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9年第3期)。一些研究者从实施理论灌输的角度,特别对大学生在政治性宣传教育中表现出的冷漠、反感或《谈谈青年思想教育中立现象进行研究。如尹向东的
中逆反心理的成因和预防》(《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孙鹤汀的《大学生政治逆反心理(《煤炭高等教育》1990年第2及其教育的心理艺术》
期)、于双祥和刘元璋的《当代大学生政治观中立现象的成因》(《青年研究》1992年第5期)。二是对当代学潮现象的深入探讨。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学潮时有
收稿日期:2008-10-11
发生,学潮现象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一个现实而紧迫的政治课题。1988年至1992年四川省教委和重庆市教
[1]
委重点科研课题“中国当代学潮研究”,周英等人所
《学潮现象》(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对大学著的
生与社会思潮、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心理特点、参与学潮的心态、学潮以来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2.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的缓步发展
经历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加之面临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形势的变化使大学生把关注的视线从乌托邦式的政治梦幻转向了切身利益,世俗功利观与个人中心意识加强,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这一时期,纯粹以大学生政治观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减少,多是在一些相关研究中涉及到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倾向、观念等问题。比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编写的《中国青年大透视:关于一代人的价值观演变研究》(北京出版社,1993年)、黄希庭主持的国家教委博士点专项科《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四川教育研基金项目
出版社,1994年)中,对青年政治价值观的调查与研究是重要内容之一。
3.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的丰富拓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问题逐
基金项目:2007年度教育部委托项目“大学生思想变化规律及相关测评体系研究”(教育部思政司函〔2007〕52号2)作者简介:戴钢书(1954-),男,湖北武汉人,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女,四川自贡人,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武警成都指挥学院教研部副肖永梅(1974-教授.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7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37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