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8 11:03

  本文关键词: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他们的受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200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目前,我国已在普通高校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是,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和政策本身还尚需完善,特别是对于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普通高校,由于聚集了较多农村学生和城市弱势阶层的学生,需要资助的学生人数多,资助压力大。那么,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情况如何?2007年助学新政实施之后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如何?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国家、地方政府以及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地位和功能该如何确定?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和对多所高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和结合我国普通高校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对策思路。 基于以上逻辑思路,本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阐述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理论,指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教育公平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正由于有这些理论的指引,才使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 第三章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资助政策为“免费上大学”+“人民助学金”;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实行的是混合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第四章以湖北省部委属、省属12所大学为例,并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 第五章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主要问题包括: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完善,不同类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不一,学生资助难以满足所有高校贫困生的实际需求,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难,学生资助“资困育人”功能不强等方面。高校贫困生学生资助问题引发的危害主要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机制,部分高校贫困生享受国家资助面窄,在校贫困生学习及生活压力加大,现行的资助体系导致高校贫困生进一步分化,滋生新的高等教育不公平等。 第六章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来源渠道有限,高校贫困生认定不公平,在贫困生资助中忽视了心理关怀。 第七章主要以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孟加拉国为例,介绍这些国家在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中一些成功经验和实践探索,以期为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就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校 贫困生 资助问题 成因分析 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9.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29
  • 1.1 选题缘由11
  • 1.2 研究意义11-13
  • 1.2.1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12
  • 1.2.2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12
  • 1.2.3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实现资助管理的创新12
  • 1.2.4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扶贫助学氛围12-13
  • 1.2.5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与高校的合作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4
  • 1.3.1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现状13-14
  • 1.3.2 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的现状14-24
  • 1.3.3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局限24
  • 1.4 研究方法24-26
  • 1.4.1 文献法25
  • 1.4.2 实地研究法25-26
  • 1.4.3 案例法26
  • 1.5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26-29
  • 1.5.1 研究思路27-29
  • 2. 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理论基础29-43
  • 2.1. 教育公平理论29-34
  • 2.1.1 教育公平理论概述29-33
  • 2.1.2 教育公平理论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启示33-34
  • 2.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34-39
  • 2.2.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概述34-37
  • 2.2.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启示37-39
  • 2.3 人力资本理论39-43
  • 2.3.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39-41
  • 2.3.2 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启示41-43
  • 3.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43-52
  • 3.1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43-45
  • 3.1.1 “免费加人民助学金”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43-44
  • 3.1.2 “免费加人民助学金”资助政策的利弊44-45
  •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45-52
  • 3.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45-49
  • 3.2.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49-52
  • 4.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52-84
  • 4.1 国家对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投入力度不断加大52-59
  • 4.1.1 奖学金54
  • 4.1.2 助学金54
  • 4.1.3 国家助学贷款54-55
  • 4.1.4 学费补偿贷款代偿55
  • 4.1.5 师范生免费教育55-56
  • 4.1.6 困难补助56
  • 4.1.7 伙食补贴56-57
  • 4.1.8 勤工助学57
  • 4.1.9 学费减免57
  • 4.1.10 校内无息借贷57-58
  • 4.1.11 其他资助58-59
  • 4.2 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资助体系59-65
  • 4.3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65-73
  • 4.3.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65-67
  • 4.3.2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67-73
  • 4.4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压力73-79
  • 4.4.1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73-75
  • 4.4.2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心理压力75-78
  • 4.4.3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学业压力78-79
  • 4.5 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公平79-84
  • 4.5.1 体现了教育起点公平80-81
  • 4.5.2 体现了教育过程公平81-82
  • 4.5.3 体现了教育结果公平82-84
  • 5.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84-114
  • 5.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84-109
  • 5.1.1 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完善84-92
  • 5.1.2 不同类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不一92-99
  • 5.1.3 学生资助难以满足实际需求99-102
  • 5.1.4. 普通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难102-106
  • 5.1.5 贫困生资助“资困育人”功能不强106-109
  • 5.2 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造成的危害109-114
  • 5.2.1 贫困生资助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机制109
  • 5.2.2 部分高校贫困生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的受益面窄109-110
  • 5.2.3 在校贫困生学习及生活压力加大110-112
  • 5.2.4 现行资助体系导致高校贫困生进一步分化112-113
  • 5.2.5 滋生新的高等教育不公平113-114
  • 6. 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114-131
  • 6.1 现行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114-118
  • 6.1.1 国家奖学金评定标准过于统一114-115
  • 6.1.2 国家励志奖学金范围仍显狭窄115
  • 6.1.3 助学贷款制度不完善115-116
  • 6.1.4 勤工俭学供贫困生实践项目不多116-117
  • 6.1.5 国家助学金额度仍显不足117-118
  • 6.1.6 贫困生学费减免力度小118
  • 6.2 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118-120
  • 6.2.1 “奖、贷、助、勤、补、减”的比例关系不协调118-119
  • 6.2.2 没有构建起长期动态的贫困生资助体系119
  • 6.2.3 没有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监测机制119-120
  • 6.3 贫困生资助资金来源渠道有限120-123
  • 6.3.1 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投入力度仍然不足120-121
  • 6.3.2 高校执行贫困生资助经费政策力度不够121-122
  • 6.3.3 缺乏广泛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122-123
  • 6.4 贫困生认定不公平123-128
  • 6.4.1 贫困生认定标准不统一123-125
  • 6.4.2 贫困生认定基本程序不公正125-128
  • 6.5 忽视了贫困生的心理关怀128-131
  • 6.5.1 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28-129
  • 6.5.2 忽视了学生自强不息精神的塑造129-130
  • 6.5.3 忽视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130-131
  • 7. 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建议131-150
  • 7.1 国外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基本经验及启示131-137
  • 7.1.1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基本经验131-135
  • 7.1.2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对我国的启示135-137
  • 7.2 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137-141
  • 7.2.1 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加大其奖励力度和受益范围137-138
  • 7.2.2 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贷款制度,建立个人信用征询系统138-139
  • 7.2.3 规范勤工俭学活动,增强勤工助学助人育人效果139-140
  • 7.2.4 实事求是进行学杂费减免,增强透明度140-141
  • 7.3 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确保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141-142
  • 7.3.1 坚持保底和封顶相结合的原则,合理优化资助体系结构141
  • 7.3.2 建立长期动态的资助管理体制,确保贫困生资助体系良性运行141-142
  • 7.3.3 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监测机制,,有针对性地设计资助计划142
  • 7.4 多渠道筹措资助经费,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142-144
  • 7.4.1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适当增加贫困生资助经费142-143
  • 7.4.2 学校要严格执行“资助学生”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143-144
  • 7.4.3 通过政策优惠和积极扶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事业144
  • 7.4.4 利用个人教育风险投资,缓解贫困生资助资金紧张144
  • 7.5 规范贫困生认定程序,确保认定公开、公正和公平144-147
  • 7.5.1 坚持贫困生认定标准统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144-146
  • 7.5.2 坚持贫困生认定程序公正的原则146
  • 7.5.3 坚持贫困生认定结果公平的原则146-147
  • 7.5.4 加强贫困生资助的后期监督管理147
  • 7.6 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贫困生资助的育人功能147-150
  • 7.6.1 重视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47-148
  • 7.6.2 重视贫困生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148
  • 7.6.3 重视贫困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148-149
  • 7.6.4 进一步加强校贫困生感恩教育149-150
  • 参考文献150-158
  • 致谢1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华,沈红,黄维;学生贷款偿还负担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实证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崔迎春;蔡红建;;积极做好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教育工作[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2期

3 陈龙国;高校特困生心理透视及教育对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仲丽娟;;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的盲点[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戚业国;浅谈贷学金制度的局限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6 温志昌;吴开俊;;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广东科技;2008年10期

7 赵传兴,张倩华;对资助特困生的实践和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1995年06期

8 宋慧;大学贫困生抑郁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5年05期

9 刁艳红;高小华;;关于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朱磊,谢文模,王立俊;我国现有高校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54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9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