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口迁移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08:12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短短30多年间,从受到制度性抑制到获得政策认同,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从全国范围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从西部向东部流动是主要方向。但在已经发展到后工业阶段的东部地区,受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区域发展战略和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人口流动表现为往返频繁、流出地和流向地无差别、流动目的多元化的特点。山东作为一个人口、经济大省,同全国一样存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内陆地区较为落后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经济和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导致了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动,根据六普数据,2010年山东人户分离人口约1400多万,人口迁移流动以省内流动为主,是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典型地域。通过对人口与经济地域分布情况、流动人口现状特征、影响人口流动的区域经济发展因素、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分析山东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解决区域发展差距、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和经济合理布局提供对策建议,进一步为解决全国范围的类似问题提供有效的参考。人口流动、经济发展是人口学、管理学、统计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本文试图运用这些学科的结合点,将人口流动融入山东省经济发展之中,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分析山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首先对山东省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进行了描述。人口分布是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是促使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因素。利用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山东省17地市、140个县(市、区)的统计数据和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山东省流动人口的数量规模、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流动人口的人口特征。从两个方面把握了人口流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是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流动人口规模的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分析。二是研究人口迁移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建立引入流动人口的生产函数模型,选取经济产出、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三方面的变量,采用对数GDP作为地区经济产出变量,研究流动人口规模和不同类型特征的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运用的方法有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主要数据来自中国第六次、第五次人口普查,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等。研究共分为7个章节,每章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对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评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第三章为山东省人口流动状况与特征。首先分析山东省人口分布和经济活动的基本状况。山东省17地市人口密度差别较大,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密度较低。地区间人均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东部地区无论是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均高于西部地区地市。采用全国第六次、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山东省流动人口的规模、流入地地域分布、流动人口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山东省流动人口以省内流动为主,省内流动人口以半岛城市群(青岛、烟台、威海)和省会城市群(济南、淄博、东营)为主,西部地区也出现了以市辖区为主的流入人口比例较高的点状地带。流动人口年龄集中在15—40周岁,性别比高于常住人口。受山东省产业结构特点的影响,流动人口从事第二产业的比例较高。第四章为山东人口迁移流动的区域经济影响因素。选择影响人口迁移流动的10项经济发展指标作为因子,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建立人口迁移流动总量与两个聚类因子的多元回归模型,得出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是影响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因素;流动人口主要的流向地仍然是东部沿海城市和工业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吸引能力较弱;流入人口对流入地经济发展关联更为密切的结论。第五章为人口迁移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流入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稳定和滞后的正向影响;人口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影响区域经济规模的重要因素;较高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对GDP增长有正向影响、抚养比与地区GDP负相关;教育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流动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对流入地区GDP有正向影响。第六章为城市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济南市和青岛市为例。以济南市和青岛市为例,具体分析了外向型经济发展、就业增长、产业结构、就业格局等与流动人口特征的联系。并分析对比了济南市和青岛市制造业产业结构与吸纳流动人口就业的关系,探讨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同步的途径。第七章为结论、讨论和对策。对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讨论和总结,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C924.2
【部分图文】:
010年山东省县级市跨县流入人口比例资料来源: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
000年山东省县级市跨县流入人口比例资料来源: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51342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C924.2
【部分图文】:
010年山东省县级市跨县流入人口比例资料来源: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
000年山东省县级市跨县流入人口比例资料来源: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利英,吴新娣;十年来内蒙古地区迁移流动人口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景建军;徐光平;;山东省迁移流动人口特征及其形成的社会背景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林成策;郭百灵;;试论人口迁移流动对文化构成要素的影响[J];理论视野;2013年01期
4 林成策;高艳峰;;试论人口迁移流动对文化变迁的影响[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彭珮云;加强人口迁移流动和城市化研究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流动和城市化”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J];人口研究;2004年04期
6 胡悦晗;;迁移流动中的家庭策略与阶层再生产[J];读书;2014年02期
7 刘传江;关注西部开发进程中人口迁移流动的新态势[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0年06期
8 钟雯;;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发展空间关系研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9 石人炳;熊波;;迁移流动人口生育特点及相关理论——中外研究述评[J];人口与发展;2011年03期
10 马林英;凉山迁移流动人口问题探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洪娜;山东省人口迁移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51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85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