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高等学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05:07

  本文关键词:高等学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节奏的加快、力度加大、广度的扩展,处于这一情境下的高等学校的现代德育逐渐显得捉襟见肘,这需要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高等学校校园中自杀、投毒、虐待事件屡见不鲜,诉诸报端。无论是现代社会的现实需要,还是德育理论的不断探索,都不约而同地关注着生命和生命教育。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当我们以生命为教育起点时,这意味着现代高校德育也应从生命视角出发,建立起以生命为基础的思维模式、逻辑体系;同时,在学科大交叉、大融合的时代,生命教育和德育相互交叉,相互贯通,并可以互为发展动力,相互促进。 本文的立意就在于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切入到高校德育,以高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作为研究对象,,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育人资源,研究生命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主要内容、机制、意义及其示范价值,形成高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理论框架。本论文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一是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界说,主要回答什么是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问题。通过对生命、生命教育,德育和德育功能的概念、内涵、相互关系的解读和分析,层层深入、最终推定出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内涵。二是研究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主要内容,主要回答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什么的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研究的基础之上,分别从生命意义层面——探寻生命意义的指引功能,从生命信仰层面——确立生命信仰的导向功能,从人生理想层面——明确生活目标的促进功能,从人生责任层面——承担生命责任的体验功能,从人生幸福层面——创造幸福生活的提升功能,五个层面分析构成发挥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主要内容;三是研究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机制,主要回答高校如何实现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分别从推进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机制,教育者教育引导的推动作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校园文化在实现过程中的濡染作用五个方面展开,研究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过程的实现机制。四是研究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意义。分别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及发挥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示范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概括。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在高校生命教育基础之上,研究其德育的功能。其德育功主要体现在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世界观;指引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信仰;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和树立家庭美德的品质;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四个方面。二是在提炼生命教育资源的基础之上,概括其德育功能的主要内容,建构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机制,总结和归纳发挥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意义,切实让高校德育回到关怀生命的原点。 综上,本文研究和论述了高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界定、主要内容、实现机制及其意义,为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和德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实践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高校 生命教育 德育 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4
  • 1.1.1 研究目的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研究现状14-19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7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7-19
  • 1.3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19-20
  • 1.3.1 主要内容19-20
  • 1.3.2 创新之处20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20-22
  • 1.4.1 研究思路20-21
  • 1.4.2 研究方法21-22
  • 第2章 高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界说22-41
  • 2.1 生命的解读22-30
  • 2.1.1 生命的起源22-23
  •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思想23-24
  • 2.1.3 西方文化中的生命思想24-26
  • 2.1.4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思想26-28
  • 2.1.5 生命的内涵和特征28-30
  • 2.2 生命教育的界定30-33
  • 2.2.1 高校生命教育的提出和发展30-31
  • 2.2.2 生命教育的内涵31-33
  • 2.3 德育和生命教育功能33-35
  • 2.3.1 德育概念及其发展33-34
  • 2.3.2 生命教育的功能34-35
  • 2.4 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界定35-41
  • 2.4.1 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理论根据35-37
  • 2.4.2 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内涵37-41
  • 第3章 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主要内容41-55
  • 3.1 理解人生意义的指引功能41-45
  • 3.1.1 指引学生发现生命意义41-42
  • 3.1.2 指引学生展现生活意义42-43
  • 3.1.3 指引学生体验生命情感43
  • 3.1.4 指引学生实现生命意义43-44
  • 3.1.5 指引学生开创生命意义44-45
  • 3.2 确立人生信仰的导向功能45-47
  • 3.2.1 引导学生慎重地选择人生信仰45
  • 3.2.2 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理性思维45-46
  • 3.2.3 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6-47
  • 3.2.4 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人生实践47
  • 3.3 明确人生目标的促进功能47-49
  • 3.3.1 促进自我认同目标的实现47-48
  • 3.3.2 促进个体与社会需求相统一48-49
  • 3.3.3 促进自我认知与实践相统一49
  • 3.4 承担人生责任的体验功能49-52
  • 3.4.1 理性自觉中体悟责任价值49-50
  • 3.4.2 实践参与中增强责任践履能力50-51
  • 3.4.3 学会关心中体验责任情感51
  • 3.4.4 循序渐进中升华责任境界51-52
  • 3.5 创造幸福生活的提升功能52-55
  • 3.5.1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52-53
  • 3.5.2 培养学生体验幸福的生命情感53
  • 3.5.3 提升学生不幸中的平和心境53-54
  • 3.5.4 提升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54-55
  • 第4章 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机制55-73
  • 4.1 推进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机制55-60
  • 4.1.1 发挥党组织对生命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引领作用55-56
  • 4.1.2 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56-57
  • 4.1.3 组织和协调实现机制中的各方力量57-60
  • 4.2 发挥教育者教育引导的推动作用60-63
  • 4.2.1 辅导员是发挥高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主力军60-61
  • 4.2.2 思政课教师是发挥高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引领者61-63
  • 4.2.3 心理教师是发挥大学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推进者63
  • 4.3 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动作用63-67
  • 4.3.1 高校学生的生命特色64-65
  • 4.3.2 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65-67
  • 4.4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关系67-70
  • 4.4.1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转化性68
  • 4.4.2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接受性68-69
  • 4.4.3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内化性69-70
  • 4.5 发挥校园文化在实现过程中的濡染作用70-73
  • 4.5.1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71
  • 4.5.2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71
  • 4.5.3 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71-73
  • 第5章 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意义73-86
  • 5.1 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理论意义73-75
  • 5.1.1 拓宽生命教育的研究领域73-74
  • 5.1.2 提高现代德育的实效性74-75
  • 5.2 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实践意义75-80
  • 5.2.1 提高大学生的生命道德认知76-78
  • 5.2.2 促进大学生实现生命价值78-80
  • 5.3 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示范价值80-86
  • 5.3.1 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目标体系80-82
  • 5.3.2 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基本原则82-83
  • 5.3.3 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方法论83-86
  • 结束语86-88
  • 参考文献88-99
  • 致谢99-100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100-1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芳毅;;论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及其途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路晓军;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陷及其原因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黄荣;;试论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国外中小学生命教育[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09年07期

5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6 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周宏岩;;谈高校生命价值教育的目标[J];化工高等教育;2008年01期

8 姜海燕;生命教育:大学教育的新课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9 刘存刚;成晓晴;;构建和谐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9期

10 蓝宇;论在法治国家里弘扬生命道德——一种伦理学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本文关键词:高等学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0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00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d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