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高校入学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0 15:06
高校入学考试是高校人才选拔的“守门员”,考试科目与内容作为入学考试的核心构成,是人才选拔的主要承载。其中考试科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而考试内容则决定了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中英两国分别作为东西方考试的发源地,高校入学考试在其高校录取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进入新世纪后,面对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两国在考试科目与内容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研究从考试科目设置、考试科目要求与选择、科目内容、命题内容四个维度,以中英两国政府、相关机构颁布的文件、法令、报告以及考试大纲、考试试卷等为载体,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由表及里、系统地探析了两国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改革及其特征,进而比较中英两国在考试科目与内容上的异同,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研究一:中英入学考试科目设置的比较研究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折射了国家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应然定位。在考试科目设置形式上,我国始终为“统考科目+”的形式,而英国始终为自由选考形式。我国以试点改革推进的形式,从文理分科调整为科目选考,其目的在于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促进其个性化发展;英国则以整体改革推进的形式,从模块化调整...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
其他学科 威尔士语④其他学科⑤威尔士语④威尔士语④ 运动/体育研究 运动/体育研究 运动/体育研 技术学科①技术学科①技术学科① 其他学科⑤其他学科⑤其他学科⑤说明:表中上标①表示相关学科,上标②表示除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威尔士语外他外语,上标③表示除物理、化学、生物外的所有科学,上标④表示威尔士语包括第一和第二语言,上标⑤其他学科表示一类考生选择人数较少的科目的合称。另外,表中科照英文首字母排序。2004 年考试科目数量第二次扩充,增加了信息与通讯技术、爱尔兰语和高学,达到 35 门;2007 年第三次扩充,增加了批判性思维和戏剧,达到 37 门;2011 年考试科目数量未有变化,部分考试科目名称有所调整,如技术学科设计与技术,运动/体育研究改为体育等;此后,各考试机构的考试科目数量稳定,持续至今,如图 2-1 所示。多样化的考试科目设置为考生提供了各种发能性,大大满足了其个性发展的需要。
5 南通大学 不限 不限6 南昌大学 不限 不限7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 思政 地理 历史 思政 地理8 廊坊师范学院 不限 不限9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 思政 地理 历史 思政 地理10 华南农业大学 不限 不限:表中科目要求“历史 思政 地理”表示任选一科即可报考该专业,用空格表的“或”关系,下同。从纵向上看,在这二十所高校中,有十九所(占 95%)高校的考试017 年和 2018 年是一致的,只有东北师范大学的考试科目要求由 201”变为 2018 年的“不限”。从横向上看,以各高校 2018 年考试科目要求为例进行统计,如图 33 所高校是“不限”的要求,占 65%;“历史 思政 地理”要求的高校5%;其他要求的高校则占 10%,其中北京大学两年均要求“历史”,学两年均要求“历史 思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选考的“理科萎缩”现象探究[J]. 潘昆峰,刘佳辰,何章立.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8)
[2]新高考改革的理想目标与现实挑战[J]. 董秀华,王薇,王洁. 复旦教育论坛. 2017(03)
[3]新高考改革之现实审思与理论分析——以考试科目、次数及赋分方式为重点[J]. 刘盾. 复旦教育论坛. 2017(03)
[4]新高考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 李宝庆,魏小梅.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8)
[5]新高考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析[J]. 田学和.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1)
[6]1850s-1950s:英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百年溯源[J]. 李晓岩. 高教探索. 2017(03)
[7]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卷的命题特点分析——以2015年10月与2016年4月试题为例[J]. 文丹,张金飞,陈继革.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01)
[8]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历史演进及特点[J]. 张飞彦. 考试研究. 2016(05)
[9]英国大学入学考试评价体系研究[J]. 李雄鹰,秦晓晴. 现代教育科学. 2016(08)
[10]所有的难题都是良机——浙江省义乌中学对新高考的实践应答[J]. 杨胜大. 人民教育. 2016(14)
博士论文
[1]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研究[D]. 李涛.西南大学 2014
[2]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 廖元锡.西南大学 2010
[3]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研究[D]. 秦剑军.华中师范大学 2008
[4]英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研究[D]. 王立科.厦门大学 2007
[5]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D]. 张耀萍.厦门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20世纪70年代后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启示[D]. 李陈宇.淮北师范大学 2015
[2]民国时期高校入学考试制度研究[D]. 李晗.重庆师范大学 2015
[3]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招生考试研究[D]. 韩树双.西南大学 2014
[4]高考科目设置的公平性研究[D]. 李灵琴.南昌大学 2012
[5]我国高考科目设置模式的优选、优化研究[D]. 张平华.江西师范大学 2010
[6]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研究[D]. 邢艳芳.天津师范大学 2008
[7]英国14-19岁年龄段课程和资格证书改革研究[D]. 蔡晨辰.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09712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研究思路
其他学科 威尔士语④其他学科⑤威尔士语④威尔士语④ 运动/体育研究 运动/体育研究 运动/体育研 技术学科①技术学科①技术学科① 其他学科⑤其他学科⑤其他学科⑤说明:表中上标①表示相关学科,上标②表示除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威尔士语外他外语,上标③表示除物理、化学、生物外的所有科学,上标④表示威尔士语包括第一和第二语言,上标⑤其他学科表示一类考生选择人数较少的科目的合称。另外,表中科照英文首字母排序。2004 年考试科目数量第二次扩充,增加了信息与通讯技术、爱尔兰语和高学,达到 35 门;2007 年第三次扩充,增加了批判性思维和戏剧,达到 37 门;2011 年考试科目数量未有变化,部分考试科目名称有所调整,如技术学科设计与技术,运动/体育研究改为体育等;此后,各考试机构的考试科目数量稳定,持续至今,如图 2-1 所示。多样化的考试科目设置为考生提供了各种发能性,大大满足了其个性发展的需要。
5 南通大学 不限 不限6 南昌大学 不限 不限7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 思政 地理 历史 思政 地理8 廊坊师范学院 不限 不限9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 思政 地理 历史 思政 地理10 华南农业大学 不限 不限:表中科目要求“历史 思政 地理”表示任选一科即可报考该专业,用空格表的“或”关系,下同。从纵向上看,在这二十所高校中,有十九所(占 95%)高校的考试017 年和 2018 年是一致的,只有东北师范大学的考试科目要求由 201”变为 2018 年的“不限”。从横向上看,以各高校 2018 年考试科目要求为例进行统计,如图 33 所高校是“不限”的要求,占 65%;“历史 思政 地理”要求的高校5%;其他要求的高校则占 10%,其中北京大学两年均要求“历史”,学两年均要求“历史 思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选考的“理科萎缩”现象探究[J]. 潘昆峰,刘佳辰,何章立.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8)
[2]新高考改革的理想目标与现实挑战[J]. 董秀华,王薇,王洁. 复旦教育论坛. 2017(03)
[3]新高考改革之现实审思与理论分析——以考试科目、次数及赋分方式为重点[J]. 刘盾. 复旦教育论坛. 2017(03)
[4]新高考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 李宝庆,魏小梅.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8)
[5]新高考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析[J]. 田学和.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1)
[6]1850s-1950s:英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百年溯源[J]. 李晓岩. 高教探索. 2017(03)
[7]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卷的命题特点分析——以2015年10月与2016年4月试题为例[J]. 文丹,张金飞,陈继革.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01)
[8]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历史演进及特点[J]. 张飞彦. 考试研究. 2016(05)
[9]英国大学入学考试评价体系研究[J]. 李雄鹰,秦晓晴. 现代教育科学. 2016(08)
[10]所有的难题都是良机——浙江省义乌中学对新高考的实践应答[J]. 杨胜大. 人民教育. 2016(14)
博士论文
[1]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研究[D]. 李涛.西南大学 2014
[2]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 廖元锡.西南大学 2010
[3]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研究[D]. 秦剑军.华中师范大学 2008
[4]英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研究[D]. 王立科.厦门大学 2007
[5]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D]. 张耀萍.厦门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20世纪70年代后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启示[D]. 李陈宇.淮北师范大学 2015
[2]民国时期高校入学考试制度研究[D]. 李晗.重庆师范大学 2015
[3]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招生考试研究[D]. 韩树双.西南大学 2014
[4]高考科目设置的公平性研究[D]. 李灵琴.南昌大学 2012
[5]我国高考科目设置模式的优选、优化研究[D]. 张平华.江西师范大学 2010
[6]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研究[D]. 邢艳芳.天津师范大学 2008
[7]英国14-19岁年龄段课程和资格证书改革研究[D]. 蔡晨辰.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09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10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