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14:40
思想体现出来的演进轨迹,大多可以在沉淀的实践与历史的反思中寻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总结党的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和“最基本的经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对党的历史作出的经验总结和理性反思,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识”的一次重要思想升华,兼具“以史为鉴”、“转识成智”的双重意蕴,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积淀了宝贵经验并奠定坚实基础。但系统研究《历史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著尚付阙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围绕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进行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既然是探索,必然要经历胜利与挫折的考验,也必然有正确与错误的较量。不论是正确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助推着思想认识的“成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呈现了,才有了分清是非、辨别真伪的基础,进而有了对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的坚持和捍卫。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定且自觉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以及历史经验的总结之上,实现了思想认识的一次次提高和升华。高度重视历史的学习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4 相关问题的说明
第2章 新的历史境遇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机遇与挑战
2.1 中国革命乘势而进的现实诉求
2.1.1 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战胜利在望
2.1.2 关于两种前途命运的斗争正在深入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困境
2.2.1 “左”右错误羁绊
2.2.2 共产国际时时掣肘
2.2.3 理论水平尚属粗浅
2.3 中国共产党顺势而为的主动考量
2.3.1 思想基础:正反经验对比形成的认识觉悟
2.3.2 政治保证:自觉成熟主体的形成
2.3.3 外部因素:相对“安定”的环境
第3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历史决议》的酝酿与形成
3.1 多面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
3.1.1 领导群体对党的历史经验的多面总结
3.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与改造学习
3.1.3 1941年“九月会议”与《结论草案》
3.2 延安整风为《历史决议》的制定准备条件
3.2.1 教化先行:在学习文件中整顿“三风”
3.2.2 成功示范:边区党历史争论问题的解决
3.2.3 中心环节:在广泛讨论中走向共识
3.3 《历史决议》是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结晶
3.3.1 《历史决议》的正式起草与审议通过
3.3.2 “原则通过”后的“再完善”
第4章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4.1 《历史决议》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基础
4.1.1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实践反思的唯物史观
4.1.2 列宁提出的党性原则与斯大林的《联共党史》
4.1.3 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历史观
4.2 《历史决议》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价值意蕴
4.2.1 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
4.2.2 总结历史经验是端正思想路线的重要途径
4.2.3 党的历史是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4.3 《历史决议》确立思想路线问题的主要方略
4.3.1 审视“前车之覆”,以明主观教条之危害
4.3.2 澄清“路线是非”,以辨“主义”之真假
4.3.3 剖析“错误之源”,以正致力之方向
第5章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公开确认
5.1 理论自觉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5.1.1 中国共产党对“理论贫困”的自觉认识
5.1.2 中国共产党创造“主义”的自觉行动
5.1.3 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渐趋成熟
5.2 “掌握群众”与毛泽东思想的价值认同
5.2.1 思想统一的本质在于“掌握群众”
5.2.2 “马克思主义实践家”身份的认同
5.2.3 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传播与接受
5.3 《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认
5.3.0 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5.3.1 “创造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5.3.2 根植于中国革命实践的正确理论
第6章 《历史决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评析
6.1 《历史决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
6.1.1 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基调
6.1.2 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遵循
6.1.3 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方法
6.2 《历史决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的局限
6.2.1 以“路线斗争”为主线的“中国化”叙事
6.2.2 “毛泽东的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混同
6.3 从1945到198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逻辑
6.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题的再确立
6.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新概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闻天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J]. 戴小江,谢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12)
[2]两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论析[J]. 陈宇翔,谭彩霞.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12)
[3]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塑立的逻辑理路:基于两个《历史决议》的分析[J]. 陈宇翔,谭彩霞. 湖湘论坛. 2016(04)
[4]两个《历史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探析[J]. 陈宇翔,谭彩霞.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6(02)
[5]《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中共七大[J]. 李东朗.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03)
[6]中共对“路线斗争”的逐渐认识和拨乱反正[J]. 阡陌,魏德平. 党史博览. 2014(12)
[7]旗帜·道路:党的两个历史决议的比较研究[J]. 穆兆勇. 中共党史研究. 2014(04)
[8]任弼时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J]. 韩同友,羊森. 中共党史研究. 2014(04)
[9]“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对开展党性教育的作用[J]. 蒋奕. 学理论. 2014(05)
[10]两个历史决议与党内民主的发展[J]. 任玉秋. 学习论坛. 2013(08)
本文编号:3121619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4 相关问题的说明
第2章 新的历史境遇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机遇与挑战
2.1 中国革命乘势而进的现实诉求
2.1.1 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战胜利在望
2.1.2 关于两种前途命运的斗争正在深入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困境
2.2.1 “左”右错误羁绊
2.2.2 共产国际时时掣肘
2.2.3 理论水平尚属粗浅
2.3 中国共产党顺势而为的主动考量
2.3.1 思想基础:正反经验对比形成的认识觉悟
2.3.2 政治保证:自觉成熟主体的形成
2.3.3 外部因素:相对“安定”的环境
第3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历史决议》的酝酿与形成
3.1 多面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
3.1.1 领导群体对党的历史经验的多面总结
3.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与改造学习
3.1.3 1941年“九月会议”与《结论草案》
3.2 延安整风为《历史决议》的制定准备条件
3.2.1 教化先行:在学习文件中整顿“三风”
3.2.2 成功示范:边区党历史争论问题的解决
3.2.3 中心环节:在广泛讨论中走向共识
3.3 《历史决议》是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结晶
3.3.1 《历史决议》的正式起草与审议通过
3.3.2 “原则通过”后的“再完善”
第4章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4.1 《历史决议》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基础
4.1.1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实践反思的唯物史观
4.1.2 列宁提出的党性原则与斯大林的《联共党史》
4.1.3 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历史观
4.2 《历史决议》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价值意蕴
4.2.1 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
4.2.2 总结历史经验是端正思想路线的重要途径
4.2.3 党的历史是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4.3 《历史决议》确立思想路线问题的主要方略
4.3.1 审视“前车之覆”,以明主观教条之危害
4.3.2 澄清“路线是非”,以辨“主义”之真假
4.3.3 剖析“错误之源”,以正致力之方向
第5章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公开确认
5.1 理论自觉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5.1.1 中国共产党对“理论贫困”的自觉认识
5.1.2 中国共产党创造“主义”的自觉行动
5.1.3 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渐趋成熟
5.2 “掌握群众”与毛泽东思想的价值认同
5.2.1 思想统一的本质在于“掌握群众”
5.2.2 “马克思主义实践家”身份的认同
5.2.3 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传播与接受
5.3 《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认
5.3.0 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5.3.1 “创造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5.3.2 根植于中国革命实践的正确理论
第6章 《历史决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评析
6.1 《历史决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
6.1.1 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基调
6.1.2 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遵循
6.1.3 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方法
6.2 《历史决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的局限
6.2.1 以“路线斗争”为主线的“中国化”叙事
6.2.2 “毛泽东的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混同
6.3 从1945到198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逻辑
6.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题的再确立
6.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新概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闻天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J]. 戴小江,谢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12)
[2]两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论析[J]. 陈宇翔,谭彩霞.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12)
[3]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塑立的逻辑理路:基于两个《历史决议》的分析[J]. 陈宇翔,谭彩霞. 湖湘论坛. 2016(04)
[4]两个《历史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探析[J]. 陈宇翔,谭彩霞.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6(02)
[5]《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中共七大[J]. 李东朗.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03)
[6]中共对“路线斗争”的逐渐认识和拨乱反正[J]. 阡陌,魏德平. 党史博览. 2014(12)
[7]旗帜·道路:党的两个历史决议的比较研究[J]. 穆兆勇. 中共党史研究. 2014(04)
[8]任弼时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J]. 韩同友,羊森. 中共党史研究. 2014(04)
[9]“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对开展党性教育的作用[J]. 蒋奕. 学理论. 2014(05)
[10]两个历史决议与党内民主的发展[J]. 任玉秋. 学习论坛. 2013(08)
本文编号:3121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12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