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0 14:38
  “三权分置”改革,是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是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将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分置,由农户保留土地承包权,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同时放活土地经营权,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018年12月29日,《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经全国人大常委正式审议通过,“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正式在法律层面得以确认。但此次《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订是将政策指导落实到了法律层面,更多的是原则性规定,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下一步还需要修改《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内容,并制定《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细则》,将原则性规定进一步细化。从理论定位、实体法和程序法三个维度对“三权分置”制度构建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建设提供参考思路,内容包括“三权分置”的基本法理、“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的原则、发包人的权利义务、承包人的权利义务、经营人的权利义务,以及“三权分置”的程序法建构。“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具有法理依据。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派生出土地经营权,不是简单地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为承包权与经营权,而是创设土地经营权这一新型用益物...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权分置”界说
    第一节 从“二权分置”到“三权分置”
        一、“二权分置”的局限性
        二、“三权分置”的提出与立法确定
    第二节 “三权分置”的法律界定
        一、“三权分置”的含义与制度价值
        二、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法理依据
        三、“三权分置”与“一田二主”
    第三节 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法律内涵与法律属性
        一、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内涵及法律属性
        二、土地承包权的法律内涵及法律属性
        三、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内涵及法律属性
        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的原则
    第一节 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原则
        一、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
        二、“效率”与“公平”的现世冲突
        三、“三权分置”制度构建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第二节 自愿原则
        一、民法“意思自治”基本原则在农地制度中的体现
        二、贯彻自愿原则能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第三节 政策底线不突破原则
        一、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
        二、稳定并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三、坚持农地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第四节 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原则
        一、坚持循序渐进
        二、坚持因地制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包人权利与义务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发包人主体界定
    第二节 发包人应享有的权利
        一、发包权
        二、监督权
        三、承包地收回权
        四、转让承包同意权
    第三节 发包人应承担的义务
        一、尊重承包人的承包权、经营人的自主经营权
        二、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组织基础设施建设
        三、不得擅自调整承包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承包人权利与义务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承包人应享有的权利
        一、承包权
        二、监督权
        三、获得补偿权
        四、流转权
        五、有偿退出权
    第二节 承包人应承担的义务
        一、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
        二、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营人权利与义务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经营人应享有的权利
        一、占有使用权
        二、自主经营权
        三、收益权
        四、流转权
        五、获得补偿权
    第二节 经营人应承担的义务
        一、不得改变土地农业用途
        二、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环境资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权分置”程序制度构建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确权与行使
        一、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
        二、土地所有权行使
    第二节 土地承包权设立与流转
        一、土地承包权设立应当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模式
        二、土地承包权流转
        三、土地承包权退出
    第三节 土地经营权取得与再流转
        一、土地经营权取得应当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模式
        二、土地经营权再流转
        三、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与民法典物权编编纂——兼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物权编[J]. 高圣平.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02)
[2]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之下农地权利的市场化路径[J]. 高圣平.  社会科学研究. 2019(02)
[3]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法理解析与立法回应[J]. 陈耀东.  广东社会科学. 2019(01)
[4]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体系解读与规范评注[J]. 陈小君,孙聪聪.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5]农民集体土地再物权化:民法典编纂的使命和策略[J]. 高富平.  交大法学. 2018(04)
[6]“三权分置”的中国民法典确认与表达[J]. 谭启平.  北方法学. 2018(05)
[7]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律表达[J]. 谭贵华.  北方法学. 2018(05)
[8]“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抵押的规则设计[J]. 吴国喆.  北方法学. 2018(05)
[9]“三权分置”视野下的农地经营权登记[J]. 齐恩平,陈毛过.  宜宾学院学报. 2018(08)
[10]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法律表达[J]. 高圣平.  中国法学. 2018(04)

博士论文
[1]按权能分配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论[D]. 周跃辉.中共中央党校 2014
[2]中国土地用益物权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 侯银萍.吉林大学 2013
[3]中国永佃制制度演化研究(960~1949)[D]. 李静.辽宁大学 2013
[4]产权组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D]. 罗夫永.新疆大学 2007
[5]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 吴玲.东北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79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179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b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