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批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9 04:31
本文立足于《资本论》文本,重点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批判。本文将《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批判分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实现基础的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实现方法的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引发分配的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导致危机的批判,这四个方面构成本文研究的主体结构,在研究逻辑上呈现出《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批判的深入发展。本文通过对《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批判的研究,主旨在于阐释资本主义的财富生产目的与人类对财富的本源性需求相悖。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的财富生产实质上是资本对劳动残酷的剥削与奴役,阐明价值增殖的生产目的随其引发的经济危机一起消亡。本文总体分为六个章节,下面将本文每章主要内容作如下概述。第1章绪论。本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的国际背景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深陷经济危机泥潭,本文研究的国内研究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创造经济发展奇迹。本文的研究意义是通过研究《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批判,揭示这个异化的目的所导致的异化的财富生产和分配,阐释这个异化的生产目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同时明确了我国必须坚...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实现基础的批判
2.1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2.1.1 追求价值而非使用价值
2.1.2 追求价值增殖而非价值变大
2.2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基础
2.2.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2.2 资本积累
2.3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2.3.1 等价交换下的剥削
2.3.2 劳动异化
2.4 对资本积累的批判
2.4.1 原始积累等同于野蛮掠夺
2.4.2 现实积累等同于财富和贫困的积累
第3章 《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实现方法的批判
3.1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方法
3.1.1 绝对价值增殖的实现方法
3.1.2 相对价值增殖的实现方法
3.2 对绝对价值增殖实现方法的批判
3.2.1 突破剥削的生理界限
3.2.2 突破剥削的道德界限
3.3 对相对价值增殖实现方法的批判
3.3.1 弱化了劳动地位增强资本统治力
3.3.2 加剧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第4章 《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引发分配的批判
4.1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引发的分配
4.1.1 新创造价值的分配
4.1.2 增殖价值的分配
4.2 对新创造价值分配的批判
4.2.1 深化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4.2.2 固化了剥削关系
4.3 对增殖价值分配的批判
4.3.1 掩盖了增殖价值的源泉
4.3.2 加深了资本对劳动的奴役
第5章 《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导致危机的批判
5.1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导致的危机
5.1.1 生产过剩危机
5.1.2 资本过剩危机
5.2 对生产过剩危机的批判
5.2.1 危机背离了人类创造财富的初衷
5.2.2 危机凸显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5.3 对资本过剩危机的批判
5.3.1 危机显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界限
5.3.2 危机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绝对生产方式
第6章 《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批判的启示
6.1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6.1.1 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
6.1.2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6.1.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
6.2.1 生产使用价值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6.2.2 保障人民对使用价值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生产和需求关系的经济学演进研究——基于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经济学阐释[J]. 钱智勇,薛加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3)
[2]西方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J]. 程恩富,侯为民. 红旗文稿. 2018(07)
[3]中国经济短期和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 钱智勇,齐丹. 学习与探索. 2018(04)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取向[J]. 蒋永穆.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12)
[5]《资本论》关于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分析的整体意蕴[J]. 张雷声. 求索. 2017(09)
[6]积累的社会结构经济危机理论研究:基于《资本论》的视角[J]. 刘谦,裴小革. 经济纵横. 2017(06)
[7]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借鉴价值[J]. 何自力.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7(03)
[8]浅论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系统性危机[J]. 杨继国.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04)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危机理论的历史作用[J]. 裴小革. 学习与探索. 2016(05)
[10]资本、资本逻辑与资本拜物教——兼论《资本论》研究的逻辑主线[J]. 付文军. 当代经济研究. 2016(02)
本文编号:3195122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实现基础的批判
2.1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2.1.1 追求价值而非使用价值
2.1.2 追求价值增殖而非价值变大
2.2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基础
2.2.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2.2 资本积累
2.3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2.3.1 等价交换下的剥削
2.3.2 劳动异化
2.4 对资本积累的批判
2.4.1 原始积累等同于野蛮掠夺
2.4.2 现实积累等同于财富和贫困的积累
第3章 《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实现方法的批判
3.1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方法
3.1.1 绝对价值增殖的实现方法
3.1.2 相对价值增殖的实现方法
3.2 对绝对价值增殖实现方法的批判
3.2.1 突破剥削的生理界限
3.2.2 突破剥削的道德界限
3.3 对相对价值增殖实现方法的批判
3.3.1 弱化了劳动地位增强资本统治力
3.3.2 加剧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第4章 《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引发分配的批判
4.1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引发的分配
4.1.1 新创造价值的分配
4.1.2 增殖价值的分配
4.2 对新创造价值分配的批判
4.2.1 深化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4.2.2 固化了剥削关系
4.3 对增殖价值分配的批判
4.3.1 掩盖了增殖价值的源泉
4.3.2 加深了资本对劳动的奴役
第5章 《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导致危机的批判
5.1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导致的危机
5.1.1 生产过剩危机
5.1.2 资本过剩危机
5.2 对生产过剩危机的批判
5.2.1 危机背离了人类创造财富的初衷
5.2.2 危机凸显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5.3 对资本过剩危机的批判
5.3.1 危机显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界限
5.3.2 危机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绝对生产方式
第6章 《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批判的启示
6.1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6.1.1 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
6.1.2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6.1.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
6.2.1 生产使用价值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6.2.2 保障人民对使用价值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生产和需求关系的经济学演进研究——基于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经济学阐释[J]. 钱智勇,薛加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3)
[2]西方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J]. 程恩富,侯为民. 红旗文稿. 2018(07)
[3]中国经济短期和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 钱智勇,齐丹. 学习与探索. 2018(04)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取向[J]. 蒋永穆.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12)
[5]《资本论》关于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分析的整体意蕴[J]. 张雷声. 求索. 2017(09)
[6]积累的社会结构经济危机理论研究:基于《资本论》的视角[J]. 刘谦,裴小革. 经济纵横. 2017(06)
[7]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借鉴价值[J]. 何自力.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7(03)
[8]浅论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系统性危机[J]. 杨继国.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04)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危机理论的历史作用[J]. 裴小革. 学习与探索. 2016(05)
[10]资本、资本逻辑与资本拜物教——兼论《资本论》研究的逻辑主线[J]. 付文军. 当代经济研究. 2016(02)
本文编号:3195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19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