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立大学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00:11
本文关键词:日本国立大学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进入新世纪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面对处于急剧变革的社会实践时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为应对这一挑战,为提高各自高等教育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为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不少国家和地区政府纷纷采取具体的措施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创新。其中起始于2004年的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便是较为引入注目的案例。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根本目的便是为了提高日本国立大学的竞争力,提高对日本经济社会的贡献力。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对大学财政管理制度的调整,法人化改革后,政府赋予各国立大学更大的财政自主权,同时还转变政府拨款的模式,具体来说不断减少直接拨款额度,每年按1%的比例递减,增大竞争性拨款的数量。以此不断增强国立大学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 那么,在法人化改革后,各国立大学在面对这一制度变革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具体的大学管理过程中,其办学自主权是否得到了落实?其自主意识是否得到了增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面对急剧变化的客观情况,其具体的理念、制度、行为发生了那些变化?是否取得了顶层制度设计的预期?等。这些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得到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以此作为反思和进一步调整现有制度设计的基础。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以日本国立大学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法人化改革后财政结构的变化情况;以成本分担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法人化财政改革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以国立大学之一的北海道大学为个案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较为深入的访谈,对北海道大学法人化改革后在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的具体实践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基于研究结果,对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后采取的非政府办学经费行为作出了反思;最后对我国高等教育相关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研究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具体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设计三大部分;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部分,具体为对成本分担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第三章为日本公立高校财政制度史考察,对自日本公立高校成立以来其财政管理制度变革史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第四章为日本七所帝国大学法人化改革后财务分析 基于2004到2010年各大学的财务报表,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全景展示了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的财政变化情况;第五章为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行为研究:基于对北海道大学的个案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较为深入地揭示了法人化改革后,为应对制度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北海道大学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应的措施,包括具体制度变革、理念转变、实践措施等;第六章为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和借鉴;第七章为本研究的反思和总结。 通过系统研究,得出了如下几个基本结论:一是从宏观上看,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的财政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政府直接拨款逐年下降,而非政府办学经费逐年增加,其中如来自附属医院的收入、与外部合作研究的收入、学校内部经营收入等增加明显;二是从微观上看,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这一变革。具体表现为,从理念上看,增强了危机意识,增强了对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的积极性,增强了对学校的内部经营和管理;从制度上看,建立一些相应的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制度;从具体策略上看,以合作研究为主,不断从外部企业获得办学经费,同时不断加强校园内部资源开发,其次还积极发展校友捐赠事业等。同时,通过研究也发现了在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比如相应制度建设还较为滞后,在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过程中手段过于单一,且不同学科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等。通过本研究发现,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这一制度的顶层设计在实践过程中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制度预期,虽然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制度设计者还是能够看到不断进步的希望。这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的改革提出了要求,不仅需要大胆而周密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加强微观制度建设,加强具体实践行为和理念建构,以此才能最终实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等教育。
【关键词】:日本国立大学 非政府办学经费 拓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9.31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1
- 表格目录11-12
- 图形目录12-15
- 1 导论15-7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5-31
- 1.1.1 研究背景15-29
- 1.1.2 研究意义29-31
- 1.2 核心概念界定31-46
- 1.2.1 国立大学31-39
- 1.2.2 非政府办学经费39-44
- 1.2.3 拓展44-46
- 1.3 文献综述46-65
- 1.3.1 国内文献综述46-50
- 1.3.2 国外文献综述50-64
- 1.3.3 文献述评64-65
- 1.4 研究设计65-70
- 1.4.1 研究问题65-66
- 1.4.2 研究方法66-68
- 1.4.3 研究思路68-70
- 2 公立高校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的理论基础70-88
- 2.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70-79
- 2.1.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提出70-71
- 2.1.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基本内容71-78
- 2.1.3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78
- 2.1.4 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的合法性基础—基于成本分担理论的解释78-79
- 2.2 资源依赖理论79-88
- 2.2.1 资源依赖理论的提出80
- 2.2.2 资源依赖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发展历程80-86
- 2.2.3 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行为的合理性基础----基于资源理论的解释86-88
- 3 日本公立高等教育财政制度变革的历史考察88-124
- 3.1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简述89-93
- 3.1.1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日本现代高等教育的建立89-90
- 3.1.2 二战战败后“新制大学”体制的形成90-91
- 3.1.3 世纪末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91-92
- 3.1.4 2004 年开始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92-93
- 3.2 日本帝国大学初创期财政制度史考93-96
- 3.2.1 基金·资金制的构想93-94
- 3.2.2 “特别会计制度”的构建94-95
- 3.2.3 大学独立·法人化论95-96
- 3.3 二战前财政制度史考96-99
- 3.3.1 帝国大学特别会计法的制定96-98
- 3.3.2 “定额制度”的现实98-99
- 3.4 二战战败前的特别会计制度99-102
- 3.4.1 新会计法和“定额法”99-100
- 3.4.2 “定额制”的废止与“讲座制”100-102
- 3.5 二战后到法人化改革前日本国立大学财政制度102-116
- 3.5.1 战后初期以“新制大学”为特征的国立大学财政制度改革102-111
- 3.5.2 日本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期财政制度改革(1960 年 2003 年)111-116
- 3.6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财政制度改革116-123
- 3.6.1 国立大学法人化的背景117-118
- 3.6.2 国立大学法人化财政制度改革118-122
- 3.6.3 国立大学法人化财政制度改革的思考122-123
- 3.7 本章小结123-124
- 4 日本旧时七所帝国大学法人化改革后财务分析----基于 2004 到 2010 年各大学的财务报表124-180
- 4.1 财务分析方法论问题125-126
- 4.1.1 分析对象125
- 4.1.2 分析内容125-126
- 4.1.3 分析工具和方法126
- 4.2 宏观财务状况描述分析126-140
- 4.2.1 横向各年度各校财务状况比较分析127-133
- 4.2.2 纵向各校财务状况比较分析133-139
- 4.2.3 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后宏观财务状况基本特征解析139-140
- 4.3 微观财务状况分析140-179
- 4.3.1 来自政府公共支出的收入财务状况分析141-152
- 4.3.2 自我收入财务状况分析152-173
- 4.3.3 微观财务状况分析总结173-179
- 4.4 本章小结179-180
- 5 法人化改革后日本国立大学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行为研究:基于对北海道大学的个案研究180-221
- 5.1 研究设计180-186
- 5.1.1 研究背景180-181
- 5.1.2 研究目的181-182
- 5.1.3 研究问题182
- 5.1.4 理论基础182-183
- 5.1.5 数据搜集和分析183-184
- 5.1.6 研究信度和伦理问题184-185
- 5.1.7 期待研究成果185-186
- 5.2 描述性发现186-197
- 5.2.1 对法人化改革后大学财政状况的宏观描述186-188
- 5.2.2 对本职工作的描述188-197
- 5.2.3 小结197
- 5.3 法人化改革后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行为分析197-213
- 5.3.1 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所秉持的基本理念198-202
- 5.3.2 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的基本策略202-210
- 5.3.3 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相关管理制度210-212
- 5.3.4 小结212-213
- 5.4 法人化改革后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行为特征分析213-218
- 5.4.1 单一性的拓展手段213-214
- 5.4.2 存在巨大差异性的拓展能力214-215
- 5.4.3 拓展意识逐渐增强215-216
- 5.4.4 尚未形成成熟制度体系216-217
- 5.4.5 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具有极强学术性特征217-218
- 5.5 对北海道大学法人化改革后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行为的反思218-220
- 5.6 本章小结220-221
- 6 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和借鉴221-235
- 6.1 制度建设223-226
- 6.1.1 高位入手、顶层设计中国大学财政管理制度224-225
- 6.1.2 低位着手、微观设计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管理制度225-226
- 6.2 理念226-229
- 6.2.1 秉持非营利性,坚守大学底线227-228
- 6.2.2 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开创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新局面228-229
- 6.2.3 追求互利共赢,实现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可持续性发展229
- 6.3 具体策略229-235
- 6.3.1 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手段,坚持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的学术性231-232
- 6.3.2 增强大学内部经营,多渠道获取非政府办学经费232-233
- 6.3.3 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形成具有特色的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模式233-235
- 7 研究反思与展望235-239
- 7.1 研究反思235-237
- 7.2 研究展望237-239
- 参考文献239-247
- 附录247-252
- 附录1. 7 所日本旧时帝国大学名单及其本情况247-248
- 附录2. 北海道大学个案研究访谈提纲(中文版)248-250
- 附录3. 北海道大学个案研究访谈提纲(日文版)250-251
- 附录4. 受访人一览表251-252
- 致谢252-255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255-2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王红梅;;德国大学博士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及变革尝试[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2 菲利普·G·阿特巴赫,覃文珍;作为国际商品的知识与教育:公共产品的消解[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天野郁夫;鲍威;;日本国立大学的法人化:现状与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4 杜屏;李宝元;;中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与机会均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石中英;;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观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4期
6 施雨丹;;面向21世纪日本国立大学的制度选择与创新[J];高教探索;2008年05期
7 丁建洋;;作为历史的转折: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六年述评[J];高教探索;2010年02期
8 燕凌;佟婧;洪成文;;美国一流大学捐赠基金管理的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9 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洪成文;国外大学经费筹措的主要方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日本国立大学非政府办学经费拓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2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