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权利与规制
发布时间:2021-08-07 10:43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简称《条例》)的出台一般被认为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开端。《条例》实施以来已十年,已在现有制度环境内形成了巨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制度的实践,也为当下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源。但与此同时,政府信息公开经过十年实践,也呈现出一系列突出问题,主动公开不足,依申请公开不规范,公开情况与社会期待仍有差距。2016年2月,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将“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再度拉回学界的视野中心,其中“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的提法,再结合《条例》新修订的背景,被认为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面临的又一次重大机遇。总结十年的实践经验,直面存在问题,梳理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索政府信息公开的践行路径有其必要性。我国信息公开现阶段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并非仅在法规与技术层面,而在于信息不公开的影响对信息公开价值体系的消解,这种消解将极大的削弱信息公开的权利价值,并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公开制度的工具性。当然,信息公开的合法豁免具有规范文本标准可供参考,尤其是域外信息公开法规对所谓的公开例外原则有着较为成熟的应用...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论文结构
七、论文主要创新
第一章 信息不公开对信息公开的价值消解
第一节 信息不公开对信息公开权利的抑制
一、信息公开权利的来源及实现
二、信息不公开对信息公开权利的限缩
三、信息不公开对信息公开权利的分化
四、信息公开权利的程序性中断
第二节 公开与例外的制度区隔
一、域外信息公开法规的例外原则
二、国内法规对信息公开豁免的移植特点
三、其他法源对信息公开例外的附加补充
第三节 信息不公开的累积风险
一、风险不平等中的个体抗争
二、公开申请的组织反制
三、从信息不公开到群体暴力
第二章 信息公开制度设计的双重张力
第一节 信息获取关联限制的存废之争
一、关联限制的阶段功能
二、“三需要”的内在悖论
三、删除“三需要”的正反效应
第二节 申请处理补正程序的解读分歧
一、补正界定的辨识盲区
二、补正类别的适用困境
第三节 信息产生的前置参与缺位
一、决策进程的公开障碍
二、公权部门的信息控制
三、信息参与的架构虚置
第四节 信息结果的后置监督失效
一、内部纠错的单向度
二、外部反馈的形式化
三、中立监管的空心化
第三章 信息公开运行过程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权益竞合的价值乱序
一、隐私权与知情权
二、商业秘密权与知情权
三、信息公开申请权之间
第二节 具体适用的司法纠纷
一、信息定义的实务争议
二、公开主体的司法视角
三、申请答复的程序审查
第三节 公开需求的扩张和异化
一、需要的权益驱动
二、诉求的扩张阻滞
三、维权的方式异化
第四节 公开供给的不足和错位
一、主动与被动的倒置
二、技术与机制的换位
三、供给与需求的脱节
第四章 信息公开规制的权利逻辑
第一节 传统权利对理念增生的启蒙
一、权利研究的积淀
二、传统惯性的弱化
三、个体权利的觉醒
第二节 外部环境对制度创设的催生
一、全球共识的成型
二、公共利益的权衡
三、法治环境的更新
第三节 新兴权利对立法突破的推进
一、知情权的新兴特色
二、作为新兴权利的预期与损害
三、公开立法的权利逻辑
第五章 信息公开规制的建构路径
第一节 信息公开制度的加速更迭
一、制度的再定位
二、理性调节下的公开体系
三、专项制度的补充
第二节 信息公开制度的精细再造
一、领域细分的文件模式
二、技术与公开机制的关系
三、补正程序的规范标准
第三节 信息公开权利的实质释放
一、保障与监管下的权利
二、权利元问题与逻辑展开
三、权利间的调节平衡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过程性信息公开的判定规则[J]. 王敬波. 行政法学研究. 2019(04)
[2]面向“知情权”的主观权利客观化体系建构: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改[J]. 蒋红珍. 行政法学研究. 2019(04)
[3]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审查之道:基于108件司法裁判的分析[J]. 彭錞. 法学家. 2019(04)
[4]现代城市的美学构想与空间安全[J]. 姚尚建. 犯罪研究. 2019(01)
[5]突破文件类型限制的政府信息公开——以政府“会议纪要”为例[J]. 胡弘弘,吴晓旭. 理论探讨. 2018(06)
[6]农村征地中的限度博弈[J]. 刘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7]城市身份的权利附加[J]. 姚尚建. 行政论坛. 2018(05)
[8]信息公开与“权利滥用”——日本的现实和应对[J]. 石龙潭. 财经法学. 2018(05)
[9]何为滥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以既有裁判文书为对象的分析[J]. 于文豪,吕富生. 行政法学研究. 2018(05)
[10]现代风险治理框架下的民意困局及其出路探讨——兼评张小燕等人诉江苏省环保厅环评行政许可案[J]. 黄泽萱. 清华法学. 2018(05)
本文编号:3327654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8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论文结构
七、论文主要创新
第一章 信息不公开对信息公开的价值消解
第一节 信息不公开对信息公开权利的抑制
一、信息公开权利的来源及实现
二、信息不公开对信息公开权利的限缩
三、信息不公开对信息公开权利的分化
四、信息公开权利的程序性中断
第二节 公开与例外的制度区隔
一、域外信息公开法规的例外原则
二、国内法规对信息公开豁免的移植特点
三、其他法源对信息公开例外的附加补充
第三节 信息不公开的累积风险
一、风险不平等中的个体抗争
二、公开申请的组织反制
三、从信息不公开到群体暴力
第二章 信息公开制度设计的双重张力
第一节 信息获取关联限制的存废之争
一、关联限制的阶段功能
二、“三需要”的内在悖论
三、删除“三需要”的正反效应
第二节 申请处理补正程序的解读分歧
一、补正界定的辨识盲区
二、补正类别的适用困境
第三节 信息产生的前置参与缺位
一、决策进程的公开障碍
二、公权部门的信息控制
三、信息参与的架构虚置
第四节 信息结果的后置监督失效
一、内部纠错的单向度
二、外部反馈的形式化
三、中立监管的空心化
第三章 信息公开运行过程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权益竞合的价值乱序
一、隐私权与知情权
二、商业秘密权与知情权
三、信息公开申请权之间
第二节 具体适用的司法纠纷
一、信息定义的实务争议
二、公开主体的司法视角
三、申请答复的程序审查
第三节 公开需求的扩张和异化
一、需要的权益驱动
二、诉求的扩张阻滞
三、维权的方式异化
第四节 公开供给的不足和错位
一、主动与被动的倒置
二、技术与机制的换位
三、供给与需求的脱节
第四章 信息公开规制的权利逻辑
第一节 传统权利对理念增生的启蒙
一、权利研究的积淀
二、传统惯性的弱化
三、个体权利的觉醒
第二节 外部环境对制度创设的催生
一、全球共识的成型
二、公共利益的权衡
三、法治环境的更新
第三节 新兴权利对立法突破的推进
一、知情权的新兴特色
二、作为新兴权利的预期与损害
三、公开立法的权利逻辑
第五章 信息公开规制的建构路径
第一节 信息公开制度的加速更迭
一、制度的再定位
二、理性调节下的公开体系
三、专项制度的补充
第二节 信息公开制度的精细再造
一、领域细分的文件模式
二、技术与公开机制的关系
三、补正程序的规范标准
第三节 信息公开权利的实质释放
一、保障与监管下的权利
二、权利元问题与逻辑展开
三、权利间的调节平衡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过程性信息公开的判定规则[J]. 王敬波. 行政法学研究. 2019(04)
[2]面向“知情权”的主观权利客观化体系建构: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改[J]. 蒋红珍. 行政法学研究. 2019(04)
[3]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审查之道:基于108件司法裁判的分析[J]. 彭錞. 法学家. 2019(04)
[4]现代城市的美学构想与空间安全[J]. 姚尚建. 犯罪研究. 2019(01)
[5]突破文件类型限制的政府信息公开——以政府“会议纪要”为例[J]. 胡弘弘,吴晓旭. 理论探讨. 2018(06)
[6]农村征地中的限度博弈[J]. 刘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7]城市身份的权利附加[J]. 姚尚建. 行政论坛. 2018(05)
[8]信息公开与“权利滥用”——日本的现实和应对[J]. 石龙潭. 财经法学. 2018(05)
[9]何为滥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以既有裁判文书为对象的分析[J]. 于文豪,吕富生. 行政法学研究. 2018(05)
[10]现代风险治理框架下的民意困局及其出路探讨——兼评张小燕等人诉江苏省环保厅环评行政许可案[J]. 黄泽萱. 清华法学. 2018(05)
本文编号:3327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2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