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MK的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构建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TPMK的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构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层融合”理念的提出,迫切要求探寻一种真正有效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融合的途径,一种真正触及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界不能回避的严峻课题,而其中,实现教育技术与基础教育领域具体学科的深度融合意义更加深远,具有极强的研究必要性及理论与实践价值。 基于此研究背景,作为本研究者导师主持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课题“信息技术深层整合教学结构与教师教育技术学科化研究”的子课题,本研究主要针对数学学科开展了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体系的研究工作。本研究以探究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深度融合的途径为出发点,基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结构框架的理念,从构建新型数学教师知识结构,进而搭建数学教师教育技术学科化知识体系的角度,开展了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研究成果: 首先,构建了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结构——TPMK知识结构框架。 本研究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结构框架为理论基础,提出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师知识结构中应具备学科化的教育技术知识的观点,为此,构建出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结构——TPMK知识结构框架。 其次,构建了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体系。 通过对技术知识与数学学科中相关知识元素融合基点的研究,本研究得出技术支持并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多元表征;技术与数学教学知识的融合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的研究结论,进而搭建起数学领域的教育技术知识构建路径对应关系研究框架,提炼出三个数学学科领域的教育技术知识维度,即支持数与代数领域计算类活动的技术知识、支持图形与空间领域作图、测量类活动的技术知识、支持概率与统计领域计算及作图类活动的技术知识,最终构建出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体系。 第三,设计并开发了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水平测量工具。 本研究设计了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水平测量问卷,并对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19所中学的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SPSS统计工具通过对预测样本数据的项目分析及因素分析,萃取和聚类出五个因子,也就是五个核心知识元素,即统领性观念、学生认知、策略及表征、课程及资源、评价,最终获得信效度较好的由38个题项组成的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水平测量工具。 第四,构建了数学教师教育技术核心知识影响因素模型。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统计分析工具,对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体系中五个核心知识元素之间隐性的影响关系进行建模分析,在影响因素假设模型构建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中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原有假设模型进行估计、修正,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符合相关拟合指数指标,得到验证,最终得到拟合度较好的数学教师教育技术核心知识影响因素模型,,说明本研究构建的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体系的合理性。 本研究成果是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与创新,是学科化教师教育技术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理论在具体学科领域的成功探索。同时,本研究的研究路径及理论思考对于其他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体系的构建极具参考价值,对具体学科教师教育技术研究中的知识水平测量和培养策略制定等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教师教育技术 数学教师教育技术 知识体系 TPMK知识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6;G63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图目录10-11
- 表目录11-12
- 第一章 绪论12-21
- 1.1 研究背景12-13
- 1.1.1 中国教育需全力推进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12
- 1.1.2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与“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明确要求12-13
- 1.1.3 教师教育领域中教师知识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13
- 1.2 问题提出13-15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15-17
- 1.3.1 研究目标15
- 1.3.2 研究意义15-17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7-18
- 1.5 研究框架18-21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21-47
- 2.1 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研究综述21-26
- 2.1.1 国外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综述21-24
- 2.1.2 国内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综述24-26
- 2.2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理论的研究现状26-43
- 2.2.1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理论的内涵发展27-29
- 2.2.2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理论的框架研究29-36
- 2.2.3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的测量研究36-39
- 2.2.4 国内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现状39-43
- 2.3 国内数学教师的技术知识应用现状43-46
- 2.4 研究启示46-47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47-53
- 3.1 皮亚杰的认知发生理论及儿童空间观念理论47-49
- 3.2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学理论49
- 3.3 杜宾斯基的 APOS 理论49-50
- 3.4 数学多元表征理论50
- 3.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50-53
- 第四章 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体系构建研究53-87
- 4.1 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结构(TPMK 结构)框架构建53-59
- 4.1.1 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结构(TPMK 结构)框架的界定53-57
- 4.1.2 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结构(TPMK 结构)框架的特征57-59
- 4.2 技术与数学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点研究59-71
- 4.2.1 技术与数学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59-60
- 4.2.2 技术与数学本体融合的基点:支持数学知识的有效表征60-66
- 4.2.3 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基点: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建构66-71
- 4.3 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体系构建71-82
- 4.3.1 教师教育技术的界定71-73
- 4.3.2 教师教育技术知识体系73-78
- 4.3.3 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体系78-82
- 4.4 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表现的案例剖析82-85
- 4.5 研究小结85-87
- 第五章 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测量工具的开发研究87-114
- 5.1 预测工具的设计与开发87-93
- 5.1.1 预测工具题项设计88-91
- 5.1.2 预测工具的修订91-93
- 5.2 施测及基础数据分析93-97
- 5.2.1 人口学特征统计及分析94-95
- 5.2.2 教学工具应用现状统计及分析95-97
- 5.3 测量工具开发97-113
- 5.3.1 项目分析98-109
- 5.3.2 因素分析109-113
- 5.4 研究小结113-114
- 第六章 数学教师教育技术核心知识影响因素模型构建114-128
- 6.1 初始理论模型建构114-118
- 6.2 模型识别与估计118-119
- 6.3 模型拟合度检验119-123
- 6.4 模型修正123-126
- 6.5 研究小结126-128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28-133
- 7.1 研究结论128-131
- 7.2 研究局限131-132
- 7.3 研究思考132-133
- 英文参考文献133-137
- 中文参考文献137-140
- 附录140-148
- 附录A 中学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水平的现状调查140-145
- 附录B 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水平测量工具145-148
- 后记148-150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1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驰;统计与概率—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新领域[J];成都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2 林风;;数学教学的好帮手——图形计算器[J];中国数学教育;2011年06期
3 严冰;孙福万;;关于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6期
4 张海,王以宁;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定义和领域——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的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5 张定强;数学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6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三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7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8 汪基德;周可可;;论“媒体中心”与“系统方法”——兼评电化教育应该从“媒体中心”转向“系统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9 张景中;葛强;彭翕成;;教育技术研究要深入学科[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10 何克抗;;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庞雅丽;职前数学教师的MKT现状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鸿;教师教学知识的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TPMK的数学教师教育技术知识构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4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