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人群的边疆根植 ——伊犁地区甘肃张家川籍回族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6 06:40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交融共生、文化多元互动的地域。在这片土地上,多民族和合共生的现象、民族关系的形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经济的发展特点、多民族信仰空间的差异化等问题为当下人类学分析与探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疆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多民族聚居分布格局,多种宗教并存、多种经济类型互补发展、多族群人们长期维持着不同生产生活方式、操不同语言、拥有不同艺术文化、风俗习惯等文化特点,共同表现出新疆社会的丰富性。新疆社会史是一部多民族迁移、流动、融合的历史,也是多民族共同建设、开发家园的发展史。张家川籍回族自清代乾隆年间至今陆续迁入新疆各地。早期迁入者由于长期生活在新疆,其生活方式与新疆世居回族比较接近,且融入了当地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同时保留了迁出地的一些文化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适应并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新疆世居回族的一部分。民国以降,移民新疆的张家川籍回族虽也有上述特点,但在其观念认同中,逐渐以边陲“戍边人”自居。20世纪60年代前后,以自流的方式迁入新疆各地的人数最多。无论移民时间的长短,这一群体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承载着多重文化特征,是历史上回族穆斯林积极适应边疆多...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1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惠远古城伊犁将军府???清廷新疆统一后,采取各种措施治理新疆,社会逐渐趋于稳定,至乾隆中后??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马良駿阿訇西迁后,陆续将父母妻子接到新疆生活,在此期间,其家族中成员也陆续迁来,随后定居新疆。如今,其家族后辈成员主要生活在哈密、木齐、伊犁等地。如马良骏阿訇的小儿子马寿新阿訇,是乌鲁木齐陕西大寺教长,其子女在乌鲁木齐、昌吉、哈密等地生活。马良駿阿訇侄孙马玉林阿前任伊犁伊宁陕西大寺教长,其子女在伊犁生活。由此可见,马良骏阿訇家典型的张家川籍回族移民家庭。由于其家族成员所在地域不同,他们习得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已86岁高龄的马玉林阿訇在日常表达中,所使用具有清末民国时期的特点和风格,在其认知中将“女大学生”(含硕士和博为“女才人”,将关系好说成“看得己”。而生在伊犁长在伊犁、现任伊宁大寺教长的马继荣,经常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和普通话。??
第一章张家川籍回族“上新疆”的历史审视??辛亥革命以后,新疆回族各教派宗教人士活动相对活跃。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有所发展,并被以马良骏为代表的‘马门’所取代;第二,有影响的人继进入新疆,改变了新疆原有教派的力量对比,新疆伊斯兰教内部发生重大。”??马良骏阿訇培养后学过程中,注重以德立人,重视信仰,往往通过身体伊斯兰的实践为榜样。课程讲授方面,深入浅出、学以致用,注重阿拉伯文斯文等多语种讲经的同时,强化汉语的重要性。他的弟子遍及新疆各地,此甘肃、宁夏、云南、青海、河南等地前来求学者亦不在少数。经马良骏阿訇挂账、在新疆各地任教的弟子有百余名之多,杨文炯统计出60位,笔者在其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和调研补充增加至78位。如今,新疆各地执教阿訇大马良骏阿訇的再传或三传弟子,部分已成为当地知名阿訇,受到信众的尊敬戴。??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乌鲁木齐、武汉回族拉面师的城市适应——以甘肃张家川籍从业者为例[J]. 马晓翠.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2]清代陕甘地区回民向新疆的迁徙流动——以乾隆时期的事例为中心[J]. 华立. 清史研究. 2017(02)
[3]生态移民背景下宁夏回族民间体育游戏传承与发展[J]. 古雅辉,孔德银. 宁夏社会科学. 2016(05)
[4]都市回族流动人口节日文化的价值:开斋节、古尔邦节观察[J]. 马伟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5]乾隆时期新疆移民落籍政策探析[J]. 褚宏霞.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6(01)
[6]离散族群与文化杂糅:中亚回族文化反思[J]. 马强. 世界民族. 2015(05)
[7]论宗教民族志的本土经验[J]. 王建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8]回族移民宗教社会空间的演化机制研究——以滇西北龙村为例[J]. 薛熙明,马创.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4(02)
[9]历史过程与群体记忆——伊犁回族百余年迁徙史的人类学调查[J]. 沙彦奋,杨文炯.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10]宁夏生态移民区回族妇女婚姻质量调查分析——基于永宁县闽宁镇的调查[J]. 高梅,张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博士论文
[1]空间生产与民族记忆[D]. 沙彦奋.兰州大学 2015
[2]宁夏回族劳务移民的市民化研究[D]. 张俊明.兰州大学 2014
[3]民族地区生态移民金融服务问题研究[D]. 马明霞.宁夏大学 2014
[4]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D]. 杜娟.中央民族大学 2012
[5]游离中沉淀:认同与变迁的都市回族视角[D]. 高小岩.中央民族大学 2010
[6]变迁、互动与交融[D]. 李洁.兰州大学 2009
[7]认同与发展——一个边疆汉人移民社区的文化研究[D]. 张咏.中央民族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城市中的阿拉伯人研究[D]. 马继.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宁夏回族移民社区基础教育状况调查研究[D]. 马小双.宁夏大学 2015
[3]宁夏回族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题研究[D]. 马妍.宁夏大学 2015
[4]广州市流动穆斯林社会融入实证研究[D]. 热合玛依·吐尔逊(Rahimay Tursun).华南理工大学 2014
[5]张家川县回族外出务工人员现状调查[D]. 李旭强.西北民族大学 2014
[6]生态移民与回族地区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D]. 张云帆.西北民族大学 2014
[7]人类学视野下宁夏回族生态移民社会文化适应研究[D]. 周霞.宁夏大学 2014
[8]宁夏中宁县太阳梁移民区回族村调查研究[D]. 沈小枫.宁夏大学 2014
[9]簇拥的浮萍[D]. 高朋.安徽大学 2013
[10]穆斯林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程度研究[D]. 邢晶晶.中南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86953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1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惠远古城伊犁将军府???清廷新疆统一后,采取各种措施治理新疆,社会逐渐趋于稳定,至乾隆中后??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马良駿阿訇西迁后,陆续将父母妻子接到新疆生活,在此期间,其家族中成员也陆续迁来,随后定居新疆。如今,其家族后辈成员主要生活在哈密、木齐、伊犁等地。如马良骏阿訇的小儿子马寿新阿訇,是乌鲁木齐陕西大寺教长,其子女在乌鲁木齐、昌吉、哈密等地生活。马良駿阿訇侄孙马玉林阿前任伊犁伊宁陕西大寺教长,其子女在伊犁生活。由此可见,马良骏阿訇家典型的张家川籍回族移民家庭。由于其家族成员所在地域不同,他们习得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已86岁高龄的马玉林阿訇在日常表达中,所使用具有清末民国时期的特点和风格,在其认知中将“女大学生”(含硕士和博为“女才人”,将关系好说成“看得己”。而生在伊犁长在伊犁、现任伊宁大寺教长的马继荣,经常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和普通话。??
第一章张家川籍回族“上新疆”的历史审视??辛亥革命以后,新疆回族各教派宗教人士活动相对活跃。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有所发展,并被以马良骏为代表的‘马门’所取代;第二,有影响的人继进入新疆,改变了新疆原有教派的力量对比,新疆伊斯兰教内部发生重大。”??马良骏阿訇培养后学过程中,注重以德立人,重视信仰,往往通过身体伊斯兰的实践为榜样。课程讲授方面,深入浅出、学以致用,注重阿拉伯文斯文等多语种讲经的同时,强化汉语的重要性。他的弟子遍及新疆各地,此甘肃、宁夏、云南、青海、河南等地前来求学者亦不在少数。经马良骏阿訇挂账、在新疆各地任教的弟子有百余名之多,杨文炯统计出60位,笔者在其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和调研补充增加至78位。如今,新疆各地执教阿訇大马良骏阿訇的再传或三传弟子,部分已成为当地知名阿訇,受到信众的尊敬戴。??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乌鲁木齐、武汉回族拉面师的城市适应——以甘肃张家川籍从业者为例[J]. 马晓翠.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2]清代陕甘地区回民向新疆的迁徙流动——以乾隆时期的事例为中心[J]. 华立. 清史研究. 2017(02)
[3]生态移民背景下宁夏回族民间体育游戏传承与发展[J]. 古雅辉,孔德银. 宁夏社会科学. 2016(05)
[4]都市回族流动人口节日文化的价值:开斋节、古尔邦节观察[J]. 马伟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5]乾隆时期新疆移民落籍政策探析[J]. 褚宏霞.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6(01)
[6]离散族群与文化杂糅:中亚回族文化反思[J]. 马强. 世界民族. 2015(05)
[7]论宗教民族志的本土经验[J]. 王建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8]回族移民宗教社会空间的演化机制研究——以滇西北龙村为例[J]. 薛熙明,马创.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4(02)
[9]历史过程与群体记忆——伊犁回族百余年迁徙史的人类学调查[J]. 沙彦奋,杨文炯.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10]宁夏生态移民区回族妇女婚姻质量调查分析——基于永宁县闽宁镇的调查[J]. 高梅,张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博士论文
[1]空间生产与民族记忆[D]. 沙彦奋.兰州大学 2015
[2]宁夏回族劳务移民的市民化研究[D]. 张俊明.兰州大学 2014
[3]民族地区生态移民金融服务问题研究[D]. 马明霞.宁夏大学 2014
[4]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D]. 杜娟.中央民族大学 2012
[5]游离中沉淀:认同与变迁的都市回族视角[D]. 高小岩.中央民族大学 2010
[6]变迁、互动与交融[D]. 李洁.兰州大学 2009
[7]认同与发展——一个边疆汉人移民社区的文化研究[D]. 张咏.中央民族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城市中的阿拉伯人研究[D]. 马继.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宁夏回族移民社区基础教育状况调查研究[D]. 马小双.宁夏大学 2015
[3]宁夏回族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题研究[D]. 马妍.宁夏大学 2015
[4]广州市流动穆斯林社会融入实证研究[D]. 热合玛依·吐尔逊(Rahimay Tursun).华南理工大学 2014
[5]张家川县回族外出务工人员现状调查[D]. 李旭强.西北民族大学 2014
[6]生态移民与回族地区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D]. 张云帆.西北民族大学 2014
[7]人类学视野下宁夏回族生态移民社会文化适应研究[D]. 周霞.宁夏大学 2014
[8]宁夏中宁县太阳梁移民区回族村调查研究[D]. 沈小枫.宁夏大学 2014
[9]簇拥的浮萍[D]. 高朋.安徽大学 2013
[10]穆斯林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程度研究[D]. 邢晶晶.中南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86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86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