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西双版纳克木人族群身份的操演

发布时间:2021-09-09 11:45
  身份是族群用于彰显自身、凝聚成员并同“他者”相区别的符号。族群身份作为认同的来源将特定的人们凝聚成群,群体的存在及对排他性社会文化元素的持有保证了身份的特殊性能够获得稳定的社会文化支持。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身份也成为族群间用于彰显自我、区分他者的主要工具,通过对族群完整的维持,身份也因具有特定的使用价值而为群体成员所持有。族群身份的存在以身份内涵所具有的排他性特征为前提,而身份内涵的排他性特征离不开承继至今的族群意识的维系,也包含着族群成员对于身份内涵的主动建构。但总体看来,族群身份是族群主体与“他者”互动的产物。对于回冷寨的人们而言,他们所持有的克木人身份也是与他者互动的产物,但特殊的社会生活经历让他们在族群身份的持有、建构、获得和认同上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本文便以回冷寨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选择以20世纪70年代开始回冷寨人们所经历的社会变迁为视角,探讨他们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所进行的身份操演,从而发现其中的行动逻辑。克木人身份的出现是历史上克木人主体同“他者”互动的产物。回冷寨的人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克木人,便是历史记忆中他们与“他者”接触、交往的经历带来的差异性认知,而同“他者”消极的交往...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现状
        (一) 族群身份的建构实践
        (二) 学者眼中的克木人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田野点社会文化背景
        (一) 回冷寨区位与沿革
        (二) 文化与生活中的傣族群元素
第一章 身份内涵的传统来源
    第一节 与“他者”对照中的自我表述
        一、地位差异的原因
        二、固有特征的由来
    第二节 外族眼中的“他者”
        一、“卡克木”与“卡贺皓”
        二、“岔满族”
    第三节 宗教生活的“排他”作用
        一、洁净空间的建构与维护
        二、观念中的认同生成
        三、宗教文化的互动与分别
    小结
第二章 环境变迁与身份内涵调适
    第一节 生业变迁中的身份内涵缩减
        一、田地生业特征的趋同
        二、辅助生业特征的地方性转向
    第二节 族际互动中的族群身份延续
        一、婚姻关系对身份的维持
        二、身份指引下的族际交往
    小结
第三章 “民族他者”影响下的身份建构
    第一节 “民族身份”的建构
        一、建构“民族节日”的努力
        二、“民族”特征的创制
        三、“民族身份”建构中的边界演变
    第二节 折衷:“布朗族克木人”
        一、由“人”到“族”
        二、如何看待新身份
        三、“民族”身份的运用
    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回冷寨“玛格乐”节(2014、2015)
    附录二: 2014年“勐捧镇布朗族(克木人)玛格乐节
    附录三: 勐腊县2015年度第十三届克木人“玛格乐”节庆典
参考文献
    中文著作
    中文期刊
    学位论文
    英文文献期刊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秩序、恢复及其存在: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克木人的灵魂观与巫术[J]. 和少英,李曦淼.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3)
[2]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问题与边疆治理析论[J]. 刘永刚.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6(01)
[3]图腾姓氏下的克木人跨境交往变迁[J]. 王晓艳,李曦淼.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6(01)
[4]中国未识别民族文化权利保护——以湖南省沅陵县“瓦乡人”为例[J]. 刘威,刘占杰,王立.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5]集体身份认同与统一国家的建构——关于多民族国家统一问题的思考[J]. 马风书.  文史哲. 2015(06)
[6]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族群边界演变——以N寨“克木—傣”族群为例[J]. 和少英,李曦淼.  思想战线. 2015(04)
[7]从单一身份到多重身份:身份视角下的我国民族政策反思[J]. 王猛.  广西民族研究. 2015(02)
[8]“玛格乐”节的现代变迁与克木人的主体性诉求[J]. 吴晓琳,黄彩文.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5(01)
[9]主体性视域下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逻辑[J]. 张雪雁.  民族研究. 2014(06)
[10]现代化与族群关系的互构问题探析[J]. 姚璐,刘际昕.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5)

博士论文
[1]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D]. 徐畅江.云南大学 2013
[2]中国西南边疆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D]. 张媚玲.云南大学 2012
[3]云南民族识别研究[D]. 尤伟琼.云南大学 2012
[4]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 葛艳玲.兰州大学 2012
[5]未识别民族法律地位研究[D]. 盛义龙.华中师范大学 2011
[6]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D]. 路宪民.兰州大学 2008
[7]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D]. 哈正利.中央民族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般玳寨克木人的族群认同研究[D]. 李闯.云南民族大学 2013
[2]从神话传说探讨克木人的传统生育观[D]. 吴兰.中央民族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2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92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1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