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5 18:55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往的那种以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心理素质提升的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自身发展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将提升青年的心理素质作为本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与内容。由此,以研究人的心理素质为主要对象的情商理论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发达国家高校中情商培养的广泛开展。众所周知,课程是教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学生素质提升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基本因素,因而有效的情商培养课程是真正落实情商培养、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所在,科学、系统地设计情商培养课程自然成为研究的着力点与切入点。虽然我国部分高校中也开设了相关的情商培养类课程,但从整体上来看,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处于自发的、经验状态,还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诸如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课程学习缺乏系统性、评价方式不具科学性、师资队伍不够健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情商培养的效果,以致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依然大量存在,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基于情商培养类课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要想构建出适...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2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大学生情商水平提升示意图??
??如图3所示。???除了对人的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的整体特点进行归纳和分析外,马斯洛还对??其中的各种需要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在马斯洛七种不同层次需求的内容中,??不乏含有相关的情商培养内容,如在归属和爱的需要中,个体不仅需要获得友伴??和家庭成员的支持,还需要获得组织、团体认同;在尊重需要中,个体期望获得??赞许、赏识、认可和拥护等,以产生胜任和自信等情感;在美的需要中,每个人??利用对周围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可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加生活,滋润??人生;在自我实现需要中,个人往往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加快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可??以通过系统性的必修课程、灵活性的选修课程、综合性的学科渗透课程三种课程??形态(见图6)加以落实。??当然了,由于每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课程资源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所处地区的发展程度和社会环境也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各高校??应该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想,在充分考虑本校课程设置特点、情商??培养课程内在结构特征,以及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情商培养课程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并以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为需要,合理确定情商培养课??程的实施形态,通过分学期或分学年有计划地开设出适时、适需的情商培养课程,??使情商培养真正落实到学生主体上来。??/情商培I??养的课|??.|程形态??祕::::?::?:::二:’?..?x曝??丨縣關I??必修课程?雜??\i'u:...?',诛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J]. 邹为民.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9)
[2]从口耳相传到云课程:课程形态视域下的课程演变史[J]. 牛瑞雪. 课程.教材.教法. 2013(12)
[3]大学生情商教育及对策研究[J]. 杜超,朱艳辉. 北方经贸. 2013(05)
[4]教育评价的CIPP模式[J]. 一帆.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3(01)
[5]大学生情商教育路径的转变与重构[J]. 李晓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6]情绪智力概念化研究:共识、争议及趋势[J]. 林丰勋,Gerald Matthews.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7]新时期大学生情商问题与情商教育探究[J]. 韩伟. 中国成人教育. 2011(14)
[8]高职课程资源开发:内涵、原则与方法[J]. 石兰萍,成丙炎.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06)
[9]大学生的情商问题及情商教育探究[J]. 刘茂福,薛涛.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0(07)
[10]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J]. 喻承甫,张卫,李董平,肖婕婷.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7)
硕士论文
[1]旅游专业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D]. 南晓磊.辽宁师范大学 2013
[2]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D]. 董雪.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96612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2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大学生情商水平提升示意图??
??如图3所示。???除了对人的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的整体特点进行归纳和分析外,马斯洛还对??其中的各种需要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在马斯洛七种不同层次需求的内容中,??不乏含有相关的情商培养内容,如在归属和爱的需要中,个体不仅需要获得友伴??和家庭成员的支持,还需要获得组织、团体认同;在尊重需要中,个体期望获得??赞许、赏识、认可和拥护等,以产生胜任和自信等情感;在美的需要中,每个人??利用对周围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可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加生活,滋润??人生;在自我实现需要中,个人往往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加快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可??以通过系统性的必修课程、灵活性的选修课程、综合性的学科渗透课程三种课程??形态(见图6)加以落实。??当然了,由于每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课程资源等都有??着明显的不同,所处地区的发展程度和社会环境也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各高校??应该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想,在充分考虑本校课程设置特点、情商??培养课程内在结构特征,以及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情商培养课程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并以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为需要,合理确定情商培养课??程的实施形态,通过分学期或分学年有计划地开设出适时、适需的情商培养课程,??使情商培养真正落实到学生主体上来。??/情商培I??养的课|??.|程形态??祕::::?::?:::二:’?..?x曝??丨縣關I??必修课程?雜??\i'u:...?',诛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J]. 邹为民.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9)
[2]从口耳相传到云课程:课程形态视域下的课程演变史[J]. 牛瑞雪. 课程.教材.教法. 2013(12)
[3]大学生情商教育及对策研究[J]. 杜超,朱艳辉. 北方经贸. 2013(05)
[4]教育评价的CIPP模式[J]. 一帆.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3(01)
[5]大学生情商教育路径的转变与重构[J]. 李晓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6]情绪智力概念化研究:共识、争议及趋势[J]. 林丰勋,Gerald Matthews.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7]新时期大学生情商问题与情商教育探究[J]. 韩伟. 中国成人教育. 2011(14)
[8]高职课程资源开发:内涵、原则与方法[J]. 石兰萍,成丙炎.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06)
[9]大学生的情商问题及情商教育探究[J]. 刘茂福,薛涛.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0(07)
[10]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J]. 喻承甫,张卫,李董平,肖婕婷.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7)
硕士论文
[1]旅游专业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D]. 南晓磊.辽宁师范大学 2013
[2]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D]. 董雪.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96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96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