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范及规范冲突对绿色消费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1 20:31
围绕着如何促进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国内外学者多是从消费者的内在心理层面来剖析绿色消费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然而以内部心理特征为核心的绿色消费研究,忽略了消费者所具有的社会性特征及绿色消费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对购买决策的影响。社会互动理论认为,公众在社会中并不是独立的个体,无时不在进行成员间的交流沟通,个体行动的产生会受自身行为对他人效果的意识与他人对自身行为期望的双重影响。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其他社会成员对绿色消费的态度与行为会对个体的绿色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参照影响。同时,绿色消费不同于以利己为目的的普通消费,具有明显的亲环境利他特征。绿色消费具有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排放的环保特征,同时也需要消费者付出经济成本、习惯改变、风险承担等额外努力,绿色消费所产生的环境效益也由全社会所共享,而非个体所独享。在全社会倡导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下,绿色消费不仅会使消费者本身所具有的积极环境责任感得以表现,其也会作为地位消费与符号消费的象征,以提高他人对自己的形象评价。因此,本研究聚焦可以体现社会互动与社会评价的社会规范理论,探讨社会规范与绿色消费间的关系。社会规范是某一群体内大...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环境行为。VBN 理论将环境行为分为了四类:环境行为主义(EnvironmentalActivism,如积极参加环保组织)、公共领域的非行动主义(Nonactivist Behaviorsin the Public Sphere,如愿意支付环境税、公共政策的接受度等)、私人领域行为(Private-sphereEnvironmentalism)、组织内个人行为(BehaviorinOrganizations,如工程师尽量设计出环保产品),具体如图 3-3 所示。VBN 理论解释了环境行为形成的心理过程,虽然划分了诸多变量,变量间也存在连续的直接作用,但相关变量也可以越过直接后续变量,间接影响下一个变量。价值观 信念 个人规范行为
自我控制能力尚不完全,如果自身的欲望不能得到满情绪与逆反行为的发生,具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社会特征,会人、学校等的疏离感。因而,其认为疏离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青少年疏离感量表的探索发现,疏离感包括社会疏离感(无意义、压迫拘束感和不可控制感)、人际疏离感(孤独感、亲人疏离)和环境疏离感(自然疏离感、生活环境疏离感)三个主成分。然多维度的划分可以更好地描述疏离感的内在差异,但也有学者性的概念,不再对其进行详细划分。如 Nair 和 Vohra (2010)产业的员工为研究对象,开发了有 8 个题项的工作疏离感量表,的工作疏离感。关于疏离感的整体维度与具体维度划分,本研究对孰错,不同的研究对象决定了使用何种维度的疏离感。合以上研究,本研究认为疏离感首先表现为个体的情感感受,个会表现出不同维度的疏离感。疏离感的产生会因个体特征、外在同,即便是同样的社会环境,个体间的疏离感也会存在差异。可研究作如下结构分析,如图 3-5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联合分析的绿色产品属性选择偏好研究[J]. 葛万达,盛光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8)
[2]品牌绿色延伸会提升消费者响应吗?——绿色延伸类型与思维模式的匹配效应研究[J]. 盛光华,龚思羽,葛万达.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9(04)
[3]绿色广告诉求与信息框架匹配效应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J]. 盛光华,岳蓓蓓,龚思羽. 管理学报. 2019(03)
[4]中国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心理特征研究[J]. 盛光华,解芳.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3)
[5]社会互动视角下驱动消费者绿色购买的社会机制研究[J]. 盛光华,葛万达.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6]环境共治视角下中国居民绿色消费行为的驱动机制研究[J]. 盛光华,岳蓓蓓,解芳.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01)
[7]中国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形成的理论依据与实证检验——基于生态价值观、个人感知相关性的TPB拓展模型[J]. 盛光华,龚思羽,解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1)
[8]贯彻十九大精神 建设美丽中国——消费者自我概念对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J]. 盛光华,葛万达,岳蓓蓓. 商业研究. 2018(12)
[9]企业-环保事业契合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J]. 盛光华,林政男. 管理学报. 2018(05)
[10]消费者环境责任感对绿色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以节能家电产品为例[J]. 盛光华,葛万达,汤立.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8(05)
本文编号:3431193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环境行为。VBN 理论将环境行为分为了四类:环境行为主义(EnvironmentalActivism,如积极参加环保组织)、公共领域的非行动主义(Nonactivist Behaviorsin the Public Sphere,如愿意支付环境税、公共政策的接受度等)、私人领域行为(Private-sphereEnvironmentalism)、组织内个人行为(BehaviorinOrganizations,如工程师尽量设计出环保产品),具体如图 3-3 所示。VBN 理论解释了环境行为形成的心理过程,虽然划分了诸多变量,变量间也存在连续的直接作用,但相关变量也可以越过直接后续变量,间接影响下一个变量。价值观 信念 个人规范行为
自我控制能力尚不完全,如果自身的欲望不能得到满情绪与逆反行为的发生,具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社会特征,会人、学校等的疏离感。因而,其认为疏离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青少年疏离感量表的探索发现,疏离感包括社会疏离感(无意义、压迫拘束感和不可控制感)、人际疏离感(孤独感、亲人疏离)和环境疏离感(自然疏离感、生活环境疏离感)三个主成分。然多维度的划分可以更好地描述疏离感的内在差异,但也有学者性的概念,不再对其进行详细划分。如 Nair 和 Vohra (2010)产业的员工为研究对象,开发了有 8 个题项的工作疏离感量表,的工作疏离感。关于疏离感的整体维度与具体维度划分,本研究对孰错,不同的研究对象决定了使用何种维度的疏离感。合以上研究,本研究认为疏离感首先表现为个体的情感感受,个会表现出不同维度的疏离感。疏离感的产生会因个体特征、外在同,即便是同样的社会环境,个体间的疏离感也会存在差异。可研究作如下结构分析,如图 3-5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联合分析的绿色产品属性选择偏好研究[J]. 葛万达,盛光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8)
[2]品牌绿色延伸会提升消费者响应吗?——绿色延伸类型与思维模式的匹配效应研究[J]. 盛光华,龚思羽,葛万达.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9(04)
[3]绿色广告诉求与信息框架匹配效应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J]. 盛光华,岳蓓蓓,龚思羽. 管理学报. 2019(03)
[4]中国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心理特征研究[J]. 盛光华,解芳.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3)
[5]社会互动视角下驱动消费者绿色购买的社会机制研究[J]. 盛光华,葛万达.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6]环境共治视角下中国居民绿色消费行为的驱动机制研究[J]. 盛光华,岳蓓蓓,解芳.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01)
[7]中国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形成的理论依据与实证检验——基于生态价值观、个人感知相关性的TPB拓展模型[J]. 盛光华,龚思羽,解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1)
[8]贯彻十九大精神 建设美丽中国——消费者自我概念对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J]. 盛光华,葛万达,岳蓓蓓. 商业研究. 2018(12)
[9]企业-环保事业契合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J]. 盛光华,林政男. 管理学报. 2018(05)
[10]消费者环境责任感对绿色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以节能家电产品为例[J]. 盛光华,葛万达,汤立.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8(05)
本文编号:3431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43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