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16:33
罗马法在整个法学的发展历程中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被认为是法律科学发展的顶峰。学者从政治、经济、哲学等不同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而德国历史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萨维尼则从罗马法学家及其所运用的法学方法因素的角度对罗马法学发达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这启发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的思考,将古罗马共和时期的西塞罗及其所发展起来的法律修辞学和其中所蕴含的法学方法因素作为一个侧面,来探寻其对罗马法律科学的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以往学界对西塞罗研究的关注的侧重点主要集中于其自然法、宪政、共和法治的思想,而对于其法律修辞学及其对罗马法律科学发展的意义的研究还比较少。这点也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同时,西塞罗具有丰富法律修辞学内容的《演说词》还具有重要的史料补充价值,能够补充共和晚期罗马法学的史料内容,还原那一时期罗马法的真实历史图景。修辞学起源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兴起。在公共集会上讨论、民主议事的政治特征使得讲授和研究公共演说技能的修辞学发展起来了。修辞学能够帮助有识之士通过演说的形式获取政治威望,达到特定的政治目标,于是在古希腊专门教授青年修辞学的一个专门职业——智术师阶层兴起。智术师使得修辞学取得了迅速发展,...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四、研究方法与支撑材料
五、本研究相关问题的限定
第一章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及其内在结构
第一节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来源
一、修辞学的含义
二、智者学派的法律修辞学
三、柏拉图的法律修辞学
四、亚里士多德的法律修辞学
第二节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界定
一、西塞罗其人及其法律修辞学著作
二、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产生背景
三、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四、西塞罗法律修辞学与现代法律修辞学之不同
第三节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内在结构:理性说服和情感说服
一、理性说服和情感说服的含义
二、理性说服和情感说服构成了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内在结构
三、理性说服和情感说服对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把握具有合理性
第二章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中的理性说服
第一节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中的理性说服的来源与特点
一、西塞罗理性说服的理论来源
二、西塞罗理性说服的特点与主要方式
第二节 理性说服在法律场景中运用的条件
一、理性说服以共和晚期罗马程序法的规定为前提
二、理性说服依赖观众和陪审员的认知预期
三、理性说服要依据罗马法文本并服从说服目的
第三节 理性说服方法在法律场景中的具体展开
一、论题学方法在法律场景中的使用
二、修辞三段论在法律场景中的使用
三、归纳方法在法律场景中的使用
第三章 西塞罗法律修辞中的情感说服
第一节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中的情感说服的来源与主要方式
一、西塞罗情感说服的理论来源与基础
二、西塞罗情感说服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情感说服在法律场景中的运用条件
一、罗马的审判程序为情感说服提供了司法剧场的环境
二、情感说服依赖观众和陪审团的情感预期
第三节 情感说服在法律场景中的具体运用
一、演讲者在法律场景中对道德人格的利用
二、演讲者在法律场景中对同情的利用
三、演讲者在法律场景中对愤怒的使用
四、演讲者在法律场景中对民族精神的使用
第四章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对罗马公共法律生活的影响
第一节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共和晚期罗马法律教育的影响
一、共和晚期罗马法律教育的实践性和功利性特征
二、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罗马法学教育“通识”“博雅”和“实践”特征的影响
第二节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罗马市民法和自然法的影响
一、西塞罗法律修辞学对罗马市民法的影响
二、西塞罗法律修辞学对罗马法自然法观念的影响
第三节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罗马宪制的影响
一、法律修辞学推动了社会冲突处理的文明化:从暴力到协商
二、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罗马公共政治生活的塑造
三、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赋予了罗马宪制独特性
第五章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罗马法律科学的影响
第一节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罗马法方法论因素成长的作用:以案例为中心
一、罗马法中案例的含义及案例作为说服的手段
二、修辞学通过案例型塑了罗马法的内容
三、西塞罗修辞学通过案例发展起来的论证技巧成为罗马法法律论证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推动了罗马法体系化所需法律技术的发展
一、西塞罗法律修辞学中的属种关系、分种和分部的理论
二、西塞罗的属种关系、分种和分部的理论在其著作中的体现
三、西塞罗的属种关系、分种和分部的理论对罗马法体系化的构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亚里士多德对修辞术的再定义及其政治内涵[J]. 何博超. 浙江学刊. 2018(06)
[2]中国法学之问题——中国法律知识谱系的梳理[J]. 舒国滢. 清华法学. 2018(03)
[3]柏拉图修辞哲学探析[J]. 李恒灵,张守夫.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6(04)
[4]帕比尼安在其《问题集》中对地方论的运用——当巴布西奥遇上雷森[J]. 徐国栋. 法学. 2016(03)
[5]斯多葛辩证法及其对罗马法的影响[J]. 付子醒. 法学方法论论丛. 2015(00)
[6]古罗马的法学教育及其案例法[J]. 徐国栋. 江汉论坛. 2016(01)
[7]演讲与罗马的法律生活[J]. 徐国栋. 法治研究. 2016(01)
[8]《十二表法》的制定、灭失与还原(上)[J]. 徐国栋. 交大法学. 2015(03)
[9]从“地方论”到“论题目录”——真正的“论题学法学”揭秘[J]. 徐国栋. 甘肃社会科学. 2015(04)
[10]西塞罗《地方论》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研究[J]. 徐国栋. 东方法学. 2015(03)
博士论文
[1]修辞术与哲学之争及“理想的演说家”[D]. 林志雄.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古典时代智者学派的教育观研究[D]. 李娅囡.山西师范大学 2016
[2]浅析亚当·斯密的同情思想[D]. 郝丽红.陕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0143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四、研究方法与支撑材料
五、本研究相关问题的限定
第一章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及其内在结构
第一节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来源
一、修辞学的含义
二、智者学派的法律修辞学
三、柏拉图的法律修辞学
四、亚里士多德的法律修辞学
第二节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界定
一、西塞罗其人及其法律修辞学著作
二、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产生背景
三、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四、西塞罗法律修辞学与现代法律修辞学之不同
第三节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内在结构:理性说服和情感说服
一、理性说服和情感说服的含义
二、理性说服和情感说服构成了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内在结构
三、理性说服和情感说服对西塞罗法律修辞学的把握具有合理性
第二章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中的理性说服
第一节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中的理性说服的来源与特点
一、西塞罗理性说服的理论来源
二、西塞罗理性说服的特点与主要方式
第二节 理性说服在法律场景中运用的条件
一、理性说服以共和晚期罗马程序法的规定为前提
二、理性说服依赖观众和陪审员的认知预期
三、理性说服要依据罗马法文本并服从说服目的
第三节 理性说服方法在法律场景中的具体展开
一、论题学方法在法律场景中的使用
二、修辞三段论在法律场景中的使用
三、归纳方法在法律场景中的使用
第三章 西塞罗法律修辞中的情感说服
第一节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中的情感说服的来源与主要方式
一、西塞罗情感说服的理论来源与基础
二、西塞罗情感说服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情感说服在法律场景中的运用条件
一、罗马的审判程序为情感说服提供了司法剧场的环境
二、情感说服依赖观众和陪审团的情感预期
第三节 情感说服在法律场景中的具体运用
一、演讲者在法律场景中对道德人格的利用
二、演讲者在法律场景中对同情的利用
三、演讲者在法律场景中对愤怒的使用
四、演讲者在法律场景中对民族精神的使用
第四章 西塞罗法律修辞学对罗马公共法律生活的影响
第一节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共和晚期罗马法律教育的影响
一、共和晚期罗马法律教育的实践性和功利性特征
二、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罗马法学教育“通识”“博雅”和“实践”特征的影响
第二节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罗马市民法和自然法的影响
一、西塞罗法律修辞学对罗马市民法的影响
二、西塞罗法律修辞学对罗马法自然法观念的影响
第三节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罗马宪制的影响
一、法律修辞学推动了社会冲突处理的文明化:从暴力到协商
二、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罗马公共政治生活的塑造
三、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赋予了罗马宪制独特性
第五章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罗马法律科学的影响
第一节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对罗马法方法论因素成长的作用:以案例为中心
一、罗马法中案例的含义及案例作为说服的手段
二、修辞学通过案例型塑了罗马法的内容
三、西塞罗修辞学通过案例发展起来的论证技巧成为罗马法法律论证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 西塞罗的法律修辞学推动了罗马法体系化所需法律技术的发展
一、西塞罗法律修辞学中的属种关系、分种和分部的理论
二、西塞罗的属种关系、分种和分部的理论在其著作中的体现
三、西塞罗的属种关系、分种和分部的理论对罗马法体系化的构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亚里士多德对修辞术的再定义及其政治内涵[J]. 何博超. 浙江学刊. 2018(06)
[2]中国法学之问题——中国法律知识谱系的梳理[J]. 舒国滢. 清华法学. 2018(03)
[3]柏拉图修辞哲学探析[J]. 李恒灵,张守夫.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6(04)
[4]帕比尼安在其《问题集》中对地方论的运用——当巴布西奥遇上雷森[J]. 徐国栋. 法学. 2016(03)
[5]斯多葛辩证法及其对罗马法的影响[J]. 付子醒. 法学方法论论丛. 2015(00)
[6]古罗马的法学教育及其案例法[J]. 徐国栋. 江汉论坛. 2016(01)
[7]演讲与罗马的法律生活[J]. 徐国栋. 法治研究. 2016(01)
[8]《十二表法》的制定、灭失与还原(上)[J]. 徐国栋. 交大法学. 2015(03)
[9]从“地方论”到“论题目录”——真正的“论题学法学”揭秘[J]. 徐国栋. 甘肃社会科学. 2015(04)
[10]西塞罗《地方论》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研究[J]. 徐国栋. 东方法学. 2015(03)
博士论文
[1]修辞术与哲学之争及“理想的演说家”[D]. 林志雄.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古典时代智者学派的教育观研究[D]. 李娅囡.山西师范大学 2016
[2]浅析亚当·斯密的同情思想[D]. 郝丽红.陕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0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440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