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8 15:39
中国共产党是个极富创造力的政党,但是党的创造力专题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比较空白的领域。由于党的创造力研究是个全新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内容结构分为导论和六章。导论阐述研究缘起、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论述了创造力、政党创造力、中国共产党创造力的相关概念及意涵,梳理党的创造力思想和概念的发展脉络,提出了影响政党创造力形成和发展机理的若干要素,包括党的创造力的根本成果、思想源泉、具体体现、组织保障、实现途径等若干要素,构成政党创造力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二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围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丰富和发展,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是党的创造力的根本成果,同时展示了党的创造力彰显的历史与现实逻辑,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新成果,另一方面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推动和发展了新的实践成果。第三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是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始终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党的创造力的思想源泉。主要内容包括确立人民的创造主体地位、党始终代表和实现人民的利...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政党创造力的意义与价值
二、关于创造力、政党创造力等概念的界定与判断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的表现及原因
四、关于如何增强党的创造力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政党创造力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一节 创造力与政党的创造力
一、创造力的一般概念
二、政党的创造力
第二节 创造力是政党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
一、意识形态的构建体现政党的创造力
二、推动意识形态转化为客观实践体现政党的创造力
第三节 政党创造力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政党创造力形成与发展机理的若干要素
二、政党创造力形成与发展机理的若干要素构成理论分析的基本框架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概念的形成脉络与基本意涵
一、概念的形成脉络
二、概念的基本意涵
第二章 党的创造力的根本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主体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驱动的创造力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是中国共产党“自为”的过程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命题的创设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对中国共产党创造力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新成果
一、构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意识形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新成果
第三章 党的创造力的思想源泉:党的核心价值
第一节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
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显著区别
二、人民主体地位与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
第二节 党的领导是人民创造的根本保证
一、党的创造力与人民的创造力
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
第三节 为人民利益而创造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一、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二、独特的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力的比较优势
第四章 党的创造力的具体体现:党的政策与策略
第一节 政策与策略是党的生命
一、政策与策略的内涵及其对党的创造力的意义
二、在重大历史关头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策与策略:党的创造力的具体体现
三、制定和执行党的政策与策略的重要支撑
第二节 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政策与策略制定和执行的前提
一、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创造力
二、正确的思想路线促使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凸显创造力
三、党的思想路线始终贯穿于党提升创造力的全过程
第三节 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政策与策略制定和执行的基础
一、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群众路线与政党的整合功能
三、群众路线提升了党的创造力
第四节 党的干部路线:党的政策与策略制定和执行的骨干保证
一、党的创造力与党的骨干的创造力
二、正确挑选和使用干部是发挥党的创造力的关键
三、统一战线与非党干部的创造力
四、新时代用人导向与党的创造力
第五章 党的创造力的组织保障:党的内部治理
第一节 建设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为党的创造力发挥提供良好氛围
一、发挥党的创造力必须重视文化因素
二、党的政治文化为党的创造力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构建团结统一的党内政治文化
第二节 全面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为党的创造力提供组织机制
一、实施民主集中制是党形成整体创造力的内在要求
二、民主集中制是党提升创造力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三、民主集中制为形成党的整体创造力营造了环境
第三节 管党治党模式的不断创新:为党的创造力提供基础
一、思想建党:党的创造力形成的逻辑起点
二、制度治党:改革开放以来管党治党的创新
三、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新时代党的创造力的强大保障
第六章 党的创造力的实现途径:党的活动方式
第一节 党的历史方位对党的创造力提出新要求
第二节 党的执政方式与党的创造力
第三节 从中央到基层:党组织整体创造力的实现
一、党中央的创造力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二、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是党的创造力实现的着力点
三、进一步提升地方和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国家治理进程中的中央-地方-基层创造力的一体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J]. 石仲泉.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07)
[2]对马克思的最好纪念——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的思考[J]. 欧阳淞. 求是. 2018 (10)
[3]中国共产党组织文化力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提升[J]. 林立公,魏书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4]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对创造力人才特点的隐认知[J]. 肖震宇,胡军生,万蕊,吕晓晶,王登峰. 心理学探新. 2009(03)
[5]理论创新与党的发展[J]. 戴焰军. 理论视野. 2008(05)
[6]浅论军队基层党组织创造力的生成条件[J]. 王福新,王禄平,董宁.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7(S1)
[7]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的创造力与核心作用[J]. 刘淑娟. 求实. 2006(04)
[8]论先进性教育与增强党的创造力的统一[J]. 周德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5)
[9]创造力:党的执政能力之源——试论党的创造力建设的基本要求[J]. 刘益飞.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03)
[10]增强党组织创造力是党建的根本[J]. 刘力维. 绥化师专学报. 2003(03)
硕士论文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研究[D]. 赵东钊.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关于新世纪增强党的创造力的思考[D]. 孙艳平.湖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43055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政党创造力的意义与价值
二、关于创造力、政党创造力等概念的界定与判断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的表现及原因
四、关于如何增强党的创造力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政党创造力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一节 创造力与政党的创造力
一、创造力的一般概念
二、政党的创造力
第二节 创造力是政党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
一、意识形态的构建体现政党的创造力
二、推动意识形态转化为客观实践体现政党的创造力
第三节 政党创造力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政党创造力形成与发展机理的若干要素
二、政党创造力形成与发展机理的若干要素构成理论分析的基本框架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概念的形成脉络与基本意涵
一、概念的形成脉络
二、概念的基本意涵
第二章 党的创造力的根本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主体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驱动的创造力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是中国共产党“自为”的过程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命题的创设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对中国共产党创造力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新成果
一、构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意识形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新成果
第三章 党的创造力的思想源泉:党的核心价值
第一节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
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显著区别
二、人民主体地位与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
第二节 党的领导是人民创造的根本保证
一、党的创造力与人民的创造力
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
第三节 为人民利益而创造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一、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二、独特的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力的比较优势
第四章 党的创造力的具体体现:党的政策与策略
第一节 政策与策略是党的生命
一、政策与策略的内涵及其对党的创造力的意义
二、在重大历史关头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策与策略:党的创造力的具体体现
三、制定和执行党的政策与策略的重要支撑
第二节 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政策与策略制定和执行的前提
一、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创造力
二、正确的思想路线促使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凸显创造力
三、党的思想路线始终贯穿于党提升创造力的全过程
第三节 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政策与策略制定和执行的基础
一、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群众路线与政党的整合功能
三、群众路线提升了党的创造力
第四节 党的干部路线:党的政策与策略制定和执行的骨干保证
一、党的创造力与党的骨干的创造力
二、正确挑选和使用干部是发挥党的创造力的关键
三、统一战线与非党干部的创造力
四、新时代用人导向与党的创造力
第五章 党的创造力的组织保障:党的内部治理
第一节 建设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为党的创造力发挥提供良好氛围
一、发挥党的创造力必须重视文化因素
二、党的政治文化为党的创造力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构建团结统一的党内政治文化
第二节 全面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为党的创造力提供组织机制
一、实施民主集中制是党形成整体创造力的内在要求
二、民主集中制是党提升创造力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三、民主集中制为形成党的整体创造力营造了环境
第三节 管党治党模式的不断创新:为党的创造力提供基础
一、思想建党:党的创造力形成的逻辑起点
二、制度治党:改革开放以来管党治党的创新
三、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新时代党的创造力的强大保障
第六章 党的创造力的实现途径:党的活动方式
第一节 党的历史方位对党的创造力提出新要求
第二节 党的执政方式与党的创造力
第三节 从中央到基层:党组织整体创造力的实现
一、党中央的创造力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二、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是党的创造力实现的着力点
三、进一步提升地方和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国家治理进程中的中央-地方-基层创造力的一体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J]. 石仲泉.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07)
[2]对马克思的最好纪念——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的思考[J]. 欧阳淞. 求是. 2018 (10)
[3]中国共产党组织文化力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提升[J]. 林立公,魏书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4]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对创造力人才特点的隐认知[J]. 肖震宇,胡军生,万蕊,吕晓晶,王登峰. 心理学探新. 2009(03)
[5]理论创新与党的发展[J]. 戴焰军. 理论视野. 2008(05)
[6]浅论军队基层党组织创造力的生成条件[J]. 王福新,王禄平,董宁.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7(S1)
[7]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的创造力与核心作用[J]. 刘淑娟. 求实. 2006(04)
[8]论先进性教育与增强党的创造力的统一[J]. 周德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5)
[9]创造力:党的执政能力之源——试论党的创造力建设的基本要求[J]. 刘益飞.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03)
[10]增强党组织创造力是党建的根本[J]. 刘力维. 绥化师专学报. 2003(03)
硕士论文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研究[D]. 赵东钊.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关于新世纪增强党的创造力的思考[D]. 孙艳平.湖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43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443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