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基于游戏的幼儿园教与学研究 ——以三所幼儿园的三类游戏实践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10 17:14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最大突破是认识到了游戏对于幼儿和教师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价值,确立了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游戏与教学和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在实践层面始终令人困惑。研究旨在从现有的三种游戏实践典型入手,厘清游戏、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逻辑联系。研究梳理了"通过游戏的教"和"通过游戏的学"相关文献,基于考察我国幼儿园游戏实践教育现场获得的启示,发现了我国幼儿园课程实施中自发性游戏、探索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三种游戏实践典型,并以知识建构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理论和生成课程理论为依据,剖析不同类别游戏中的"教"与"学"。研究选择案例研究路径,运用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收集案例研究资料。自发性游戏、探索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三个子研究分别选取浙江省安吉县幼儿园、上海市芷江中路幼儿园和上海市南西幼儿园的游戏实践作为例证,研究聚焦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不同类别的游戏在组织与实施中,幼儿的学习分别是如何发生的,教师的教学是如何体现的?第二,不同类别的游戏分别与课程领域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是如何达成课程领域的平衡性的?第三,不同类别的游戏分别对教师有哪些专业能力要求?...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于游戏的幼儿园教与学研究 ——以三所幼儿园的三类游戏实践为例


图4-1-1?“基于游戏的幼儿园教与学”的基本内涵??“基于游戏的幼儿园教与学”基本内涵中各个部分的释义:??

木桩,木板


游戏的开始,茜茜跃跃欲试,但是乐乐推开了她,自己作为弹射手,双脚用??力踩踏木板的一■端,将木板另一■端的木柱弹起。??图5.1茜茜K跃欲试?图5.2乐乐弹起木桩(一根)??豆豆觉得乐乐弹起的木桩不够高,也不够重,于是他在粗木桩的上面加了一??根细木柱。他单脚踩踏木板的一■端,将木板另一■端的两根木极弹起。??__??图5.3豆豆添加木桩?图5.4豆豆弹起木桩(两根)??不服输的乐乐在豆豆弹起木桩数量的基站上,又添加了一根细木桩。他依旧??双脚用力踩踏木板,将木板另一端的三根木桩弹起。三根木桩弹起的高度超过了??120??

木桩,木板


力踩踏木板的一■端,将木板另一■端的木柱弹起。??图5.1茜茜K跃欲试?图5.2乐乐弹起木桩(一根)??豆豆觉得乐乐弹起的木桩不够高,也不够重,于是他在粗木桩的上面加了一??根细木柱。他单脚踩踏木板的一■端,将木板另一■端的两根木极弹起。??__??图5.3豆豆添加木桩?图5.4豆豆弹起木桩(两根)??不服输的乐乐在豆豆弹起木桩数量的基站上,又添加了一根细木桩。他依旧??双脚用力踩踏木板,将木板另一端的三根木桩弹起。三根木桩弹起的高度超过了??1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视游戏经验分享,提升自主学习能力[J]. 邱学青,杨恩慧.  幼儿教育. 2016(Z1)
[2]过程意识与学前教育质量[J]. 虞永平.  幼儿教育. 2015(Z1)
[3]重释“最近发展区”——兼谈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 席海燕.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4(11)
[4]从一个质疑谈起——玩与教的两难(九)[J]. 朱家雄.  幼儿教育. 2014(31)
[5]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王颖.  山东社会科学. 2013(12)
[6]对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重新解读——整合游戏背景与教学背景下ZPD[J]. 俞芳,郭力平.  上海教育科研. 2013(08)
[7]《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学习品质解读[J]. 鄢超云,魏婷.  幼儿教育. 2013(18)
[8]生成性教学美:意蕴、特点与创生[J]. 杨晓奇,李如密.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07)
[9]农村学前教育普及中地方管理实践模式探究——“中心园辐射村园”与“幼小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 李琳.  全球教育展望. 2012(11)
[10]论生成课程的理论与实践[J]. 钱雨.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31)

博士论文
[1]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 王春燕.南京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D]. 李玉馨.中央民族大学 2013
[2]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教育功能研究[D]. 汪天水.华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33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533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e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