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财政腐败的经济分析:成因、效应及其治理

发布时间:2022-01-16 21:01
  财政是“庶政之母,邦国之本”。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财政活动中,腐败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从腐败行为的演变趋势来看,高级公职人员参与的、有组织、结构化且相互协调的集体腐败,以及行贿者与公职人员之间或公职人员内部的合谋行为有上升趋势,这种更高层级的、集体参与的、互惠互利的腐败活动将会产生更深远的社会影响。正因为如此,在政府掌握大量经济资源且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完善现有财政体制机制以及相关制度,有效治理和防范财政活动中的腐败行为,从而减少财政资金流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依法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在构建现代财政制度进程中应予以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建设反腐败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对财政腐败问题予以深入研究就具有着明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现阶段,国内对财政腐败问题已有研究,但尚处起步阶段,鲜有文献对财政腐败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基于此,本文归结了既有研究的贡献,同时也发现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性:财政腐败含义的阐述较为模糊,成因分析缺乏针对性,经济效应分析仍有不足。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明确了财政腐败...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财政腐败的经济分析:成因、效应及其治理


998-2015年中国职务犯罪立案件数和立案人数变动情况

人员构成,变动情况,公职人员,权力


贪污、贿赂立案人员中,厅级以上千部的绝对人数有明显上升趋势。具体结果,如表??1-2所示。从贪污、贿赂立案人员的权力层级结构看,厅局级以上千部占县处级以上??干部比例的上升态势最为显著,如图1-3所示。不难想象,更高级别的公职人员掌握??着更多经济资源配置的权力,那么实施腐败的高级公职人员越多,腐败涉及的政策层??面也就更高

职务犯罪,公共支出,比重,政策


??财政腐败的成因、效应及其治理??及严重程度。其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与腐败程度正相关,一种可能的解释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重视就业问题,相关保障性政策、扶持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为腐败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政策落地时可能存在“吃、拿、卡、要”等行为,如图4-1所??示。当然,上述描述性统计结果还有待进一步实证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税收腐败的动因与治理:基于征纳行为的理论考察[J]. 谷成,斯旺都·西雷特,曲红宝.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06)
[2]财税法制建设与反腐败成效: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研究[J]. 寇铁军,胡望舒.  财政研究. 2016(11)
[3]中国政府转移性支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J]. 郭庆旺,陈志刚,温新新,吕冰洋.  世界经济. 2016(08)
[4]政企合谋与企业逃税:来自国税局长异地交流的证据[J]. 范子英,田彬彬.  经济学(季刊). 2016(04)
[5]税收合谋行为:引致动因与防范对策[J]. 高旭.  税务研究. 2016(07)
[6]廉洁度、公共投资与基础设施质量:宏观表现与微观证据[J]. 黄寿峰.  经济研究. 2016(05)
[7]社会身份与腐败行为:一个实验研究[J]. 雷震,田森,凌晨,张安全,李任玉.  经济学(季刊). 2016(03)
[8]高官落马遏制腐败了吗?——来自震慑效应的解释[J]. 王贤彬,黄亮雄,徐现祥.  世界经济文汇. 2016(02)
[9]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市场还是政府政策?[J]. 蔡萌,岳希明.  财经研究. 2016(04)
[10]腐败、经济寻租与公共支出结构——基于200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 谷成,曲红宝,王远林.  财贸经济. 2016(03)



本文编号:3593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593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1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