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1368-1850)
发布时间:2022-02-22 17:47
川滇黔交界地区主要包括今川南叙永、古蔺,贵州黔西北以及云南滇东北等地区,曾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对统一、封闭的地理单元。但自元代以来,该区域之政治、军事价值逐渐凸显,当地彝族势力(黑罗罗)成为王朝势力入主西南的最大阻碍。可以说,三省交界地区彝部土司的忠顺与否是决定三省社会长期稳定的风向标。明代以来,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掌控,中央王朝开始在三省改设流官,并推行移民实边之策,一步步推动对夷僚(獠)地区的深化改革。随着汉夷民族的相互融合与协同奋进,西南地区的社会开发速率得到快速升级,而川滇黔交界地区也因此迎来了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与变迁。尤其是在明万历到清雍正的130年(1600-1730)之间,播州、永宁、水西、乌撒、东川、乌蒙等土司相继迎来了改流,其“内地化”进程相继拉开序幕,政区结构设置与调整也渐已成型。不得不说,中国近代西南边疆的形成,与明清以来持续不断地西南政治改革与社会经济开发有直接关系,而川滇黔交界地区作为西南利益的核心区域无疑是决定整个西南未来走势的关键因素。以往学者对于西南地区的研究多关注于较小区域的纵向梳理或较大地理空间尺度的短期剧烈变化,而往往忽视了不同政区地理单元具有相似特...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2.理论运用及研究思路、方法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篇章结构
上编 明代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与夷汉文化冲突
第一章 明初川滇黔交界政区地理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元代川滇湖广交界政区格局与民族分布
一、宣慰司设置始末及影响
二、三省交界地区的部族分布及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明王朝开辟西南
一、朱元璋平复云南的政治舆论攻势
二、平复云南的波折——由“和谈”到“武统”
三、降服“蛮夷”
第三节 明初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区构建
一、明廷重点经营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原因
二、贵州“西四卫”的设置与重庆道的畅通
三、奢香夫人与“龙场九驿”
第四节 贵州建省与省界交错局面的形成
一、贵州设省的必要性
二、“犬牙交错”:贵州设省促使三省交界混杂分治局面的成形
三、驿传体系的完善与府卫混杂局面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卫所、土司与“生蛮”——新旧体制下的文化碰撞与社会转型
第一节 罗罗土司崛起与“都掌蛮”失势
一、土司崛起的原因——土司制度的本质与漏规
二、征讨和镇压:“生蛮”势力的削弱与演变
第二节 个案研究:奢氏土司的兴盛及领地扩张
一、考察缘起:川黔交界的黎民古镇
二、“自导自演”:永宁土司侵占毛坝
三、得陇望蜀:云安长官司消亡之谜
四、永宁土司的强盛及扩张的原因
第三节 移风易俗与夷汉有别:“汉化”政策在边疆的成效
一、明廷“以夏变夷”政策的效果体现
二、汉民的渗入与土司的应对
第四节 稳定的“旧制度”与特殊的新族群
一、稳固的罗罗社会:一条难以打破的婚姻法则
二、特殊族群的出现
小结
第三章 危机降临:土司社会的冲突与争斗
第一节 罗罗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变
一、明中后期流民的迁徙及土地开垦的高潮
二、领主制经济的逐渐衰落
第二节 土司贵族的内部矛盾与权力分化
一、芒部争袭与沙保之乱
二、东川土府争印案及阿堂之乱
三、乌撒、沾益“彼绝此继”与乌撒内乱
四、安尧臣冒袭镇雄土官与永宁争印之乱
第三节 土目势力的崛起与阶级对立的加重
一、土目势力的崛起
二、夷民的反抗与上下阶层的对立
第四节 罗罗土司与明廷的关系恶化
一、从“轻徭薄赋”到“广征重敛”
二、皇木采伐带来的沉重负担
小结
下编 从“改流”到“转型”:西南边疆的“内地化”高潮
第四章 明清之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冲突与政治变革
第一节 “平播之役”:明末西南大动乱的开始
一、播州杨氏与中央王朝的矛盾由来及关系演变
二、“平播之役”:王朝衰弱的前兆
三、杨氏覆灭改变西南格局
第二节 播州“改土归流”的内容及初步影响
一、明廷为何对播州进行改流
二、播州改流的主要内容
三、播州改流的初步影响
第三节 “水蔺之变”:“大土司时代”的终结
一、“水蔺之变”爆发的几个原因
二、“水蔺之变”对播州改流造成的影响
三、永宁改流与“大土司时代”的终结
第四节 动荡与变迁:明末清初西南边疆的势力争斗
一、明末西南罹难与蜀民南迁
二、清初西南地区的抗清势力及社会危机
三、吴三桂经略滇黔与反叛清廷
小结
第五章 清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
第一节 清初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冲突、变革与政区调整
一、平复滇黔交界强蛮始末
二、清初对黔西北地区的改流
三、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区调整
第二节 雍正年间对滇东北地区的改流
一、改流缘起:土司制度的失效
二、滇东北改流及其波折
三、滇东北改流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个案研究:改土归流与地方社会转型——以川东威远卫的置废变革为例
一、初创:“双重政区”与土流之争
二、衰变:屯田受毁与土目失势
三、蜕变:人口集聚与社会转型
四、结语
小节
第六章 清中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转型
第一节 清代黔北地区的土地开发与生态变迁
一、万里箐弯:清初黔北地区的林木园区
二 毁林转耕:箐林消退与山地开垦
三 桑竹之盛:技艺传播促黔北繁荣
四 对黔北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
第二节 厅的创置、演变及对川南社会的影响
一、叙永厅的设置与军粮供应
二、由“两省分治”到“事归一省”:直隶厅的演进成形
三、仁怀厅的设置及影响
第三节 黔西北地区的夷汉分布与民族关系变迁
一、黔西北早期移民的由来及特点
二、后期移民的不断迁入与汉夷关系的转变
第四节 滇东北的开发:铜矿引起的社会变迁
一、滇东北铜矿业的兴盛
二、滇铜外运与河道开发
三、夷民开化与汉夷交往
小节
结语
一、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近代西南边疆的成型
二、西南边疆的“内地化”:华夏“大一统”思想的最高形式
三、历史地理学与中国西南社会发展
附录一:川滇黔交界地区各土司世次状况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之际播州地区的改流、冲突与政区调整[J]. 张洪滨. 贵州文史丛刊. 2018(02)
[2]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白寿彝民族理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之二[J]. 马敏. 回族研究. 2018(02)
[3]明代“司卫同城分隶”现象与改隶之议——基于永宁、乌撒地区的考察[J]. 颜丙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8(01)
[4]万历怠政背后的无奈与荒凉[J]. 解天芳. 黑龙江史志. 2017(10)
[5]明代永宁宣抚司承袭之争与黔蜀关系[J]. 颜丙震.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6]区域视野下的明清川黔边界博弈——以“遵义调龙安”为中心[J]. 吴兆庆,吴晓玲. 贵州文史丛刊. 2017(03)
[7]明代同城实土卫所的区划[J]. 李新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6(02)
[8]亦土亦流:一个边陲小邑的晚清困局[J]. 赵世瑜. 近代史研究. 2015(05)
[9]明代永宁政区浅议[J]. 李新峰. 史学集刊. 2015(05)
[10]改土归流: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扩张[J]. 李良品,李思睿. 青海民族研究. 2015(02)
博士论文
[1]政区变动与地方社会构建关系研究[D]. 李大海.陕西师范大学 2009
[2]穿青人问题研究[D]. 杨然.中央民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39939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2.理论运用及研究思路、方法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篇章结构
上编 明代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与夷汉文化冲突
第一章 明初川滇黔交界政区地理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元代川滇湖广交界政区格局与民族分布
一、宣慰司设置始末及影响
二、三省交界地区的部族分布及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明王朝开辟西南
一、朱元璋平复云南的政治舆论攻势
二、平复云南的波折——由“和谈”到“武统”
三、降服“蛮夷”
第三节 明初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区构建
一、明廷重点经营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原因
二、贵州“西四卫”的设置与重庆道的畅通
三、奢香夫人与“龙场九驿”
第四节 贵州建省与省界交错局面的形成
一、贵州设省的必要性
二、“犬牙交错”:贵州设省促使三省交界混杂分治局面的成形
三、驿传体系的完善与府卫混杂局面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卫所、土司与“生蛮”——新旧体制下的文化碰撞与社会转型
第一节 罗罗土司崛起与“都掌蛮”失势
一、土司崛起的原因——土司制度的本质与漏规
二、征讨和镇压:“生蛮”势力的削弱与演变
第二节 个案研究:奢氏土司的兴盛及领地扩张
一、考察缘起:川黔交界的黎民古镇
二、“自导自演”:永宁土司侵占毛坝
三、得陇望蜀:云安长官司消亡之谜
四、永宁土司的强盛及扩张的原因
第三节 移风易俗与夷汉有别:“汉化”政策在边疆的成效
一、明廷“以夏变夷”政策的效果体现
二、汉民的渗入与土司的应对
第四节 稳定的“旧制度”与特殊的新族群
一、稳固的罗罗社会:一条难以打破的婚姻法则
二、特殊族群的出现
小结
第三章 危机降临:土司社会的冲突与争斗
第一节 罗罗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变
一、明中后期流民的迁徙及土地开垦的高潮
二、领主制经济的逐渐衰落
第二节 土司贵族的内部矛盾与权力分化
一、芒部争袭与沙保之乱
二、东川土府争印案及阿堂之乱
三、乌撒、沾益“彼绝此继”与乌撒内乱
四、安尧臣冒袭镇雄土官与永宁争印之乱
第三节 土目势力的崛起与阶级对立的加重
一、土目势力的崛起
二、夷民的反抗与上下阶层的对立
第四节 罗罗土司与明廷的关系恶化
一、从“轻徭薄赋”到“广征重敛”
二、皇木采伐带来的沉重负担
小结
下编 从“改流”到“转型”:西南边疆的“内地化”高潮
第四章 明清之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冲突与政治变革
第一节 “平播之役”:明末西南大动乱的开始
一、播州杨氏与中央王朝的矛盾由来及关系演变
二、“平播之役”:王朝衰弱的前兆
三、杨氏覆灭改变西南格局
第二节 播州“改土归流”的内容及初步影响
一、明廷为何对播州进行改流
二、播州改流的主要内容
三、播州改流的初步影响
第三节 “水蔺之变”:“大土司时代”的终结
一、“水蔺之变”爆发的几个原因
二、“水蔺之变”对播州改流造成的影响
三、永宁改流与“大土司时代”的终结
第四节 动荡与变迁:明末清初西南边疆的势力争斗
一、明末西南罹难与蜀民南迁
二、清初西南地区的抗清势力及社会危机
三、吴三桂经略滇黔与反叛清廷
小结
第五章 清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
第一节 清初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冲突、变革与政区调整
一、平复滇黔交界强蛮始末
二、清初对黔西北地区的改流
三、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区调整
第二节 雍正年间对滇东北地区的改流
一、改流缘起:土司制度的失效
二、滇东北改流及其波折
三、滇东北改流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个案研究:改土归流与地方社会转型——以川东威远卫的置废变革为例
一、初创:“双重政区”与土流之争
二、衰变:屯田受毁与土目失势
三、蜕变:人口集聚与社会转型
四、结语
小节
第六章 清中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转型
第一节 清代黔北地区的土地开发与生态变迁
一、万里箐弯:清初黔北地区的林木园区
二 毁林转耕:箐林消退与山地开垦
三 桑竹之盛:技艺传播促黔北繁荣
四 对黔北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
第二节 厅的创置、演变及对川南社会的影响
一、叙永厅的设置与军粮供应
二、由“两省分治”到“事归一省”:直隶厅的演进成形
三、仁怀厅的设置及影响
第三节 黔西北地区的夷汉分布与民族关系变迁
一、黔西北早期移民的由来及特点
二、后期移民的不断迁入与汉夷关系的转变
第四节 滇东北的开发:铜矿引起的社会变迁
一、滇东北铜矿业的兴盛
二、滇铜外运与河道开发
三、夷民开化与汉夷交往
小节
结语
一、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近代西南边疆的成型
二、西南边疆的“内地化”:华夏“大一统”思想的最高形式
三、历史地理学与中国西南社会发展
附录一:川滇黔交界地区各土司世次状况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之际播州地区的改流、冲突与政区调整[J]. 张洪滨. 贵州文史丛刊. 2018(02)
[2]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白寿彝民族理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之二[J]. 马敏. 回族研究. 2018(02)
[3]明代“司卫同城分隶”现象与改隶之议——基于永宁、乌撒地区的考察[J]. 颜丙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8(01)
[4]万历怠政背后的无奈与荒凉[J]. 解天芳. 黑龙江史志. 2017(10)
[5]明代永宁宣抚司承袭之争与黔蜀关系[J]. 颜丙震.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6]区域视野下的明清川黔边界博弈——以“遵义调龙安”为中心[J]. 吴兆庆,吴晓玲. 贵州文史丛刊. 2017(03)
[7]明代同城实土卫所的区划[J]. 李新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6(02)
[8]亦土亦流:一个边陲小邑的晚清困局[J]. 赵世瑜. 近代史研究. 2015(05)
[9]明代永宁政区浅议[J]. 李新峰. 史学集刊. 2015(05)
[10]改土归流: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扩张[J]. 李良品,李思睿. 青海民族研究. 2015(02)
博士论文
[1]政区变动与地方社会构建关系研究[D]. 李大海.陕西师范大学 2009
[2]穿青人问题研究[D]. 杨然.中央民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39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639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