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11:04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高校科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一方面,由于高校科技产业的特殊性,其依托高校的特点决定了治理和管理存在诸多难题;另一方面,高校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一般企业不同,具有其独特性,需要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因此,基于中国高校科技产业现状,系统地研究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运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结合大样本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素;其次,基于驱动因素及其对应的变量,构建和测试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进行了仿真实验与优化。 主要工作和结论有: 第一,构建了高校科技产业系统体系。高校科技产业系统由元素(包括高校支持、政府支持和社会支持三个元素集)、功能(包括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外部环境(包括政府部门是否鼓励高校兴办科技产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社会对高校科技产业的认知与认可),以及元素之间相互关系等构成,是一个动态复杂的有机体系。 第二,提出了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协同模型,并予以实证检验。根据调研问卷,通过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系统检验了政府支持(ZS)、高校支持(US)、供应链的密切合作(SC)、竞争者的竞争强度(JC)、与外部科研机构的技术协作(TC)、吸收能力(AA)、知识传递能力(AK)和资源整合能力(AR)与可持续发展(SD)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相应结论:(1)政府、高校和社会支持是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外部因素;(2)企业能力(吸收能力、知识传递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是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部因素;(3)政府、高校和社会支持直接或间接影响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构建了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实例予以测试。在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本文构建了四个子模块,分别为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子模块、高校支持子模块、政府支持子模块和社会支持子模块。在子模块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并进而建立了流位变量、流率变量、辅助变量、常量和相应的数学公式。在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依托我国某著名高校计算机学院成立的高校科技企业(A公司)的实际数据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测试。 第四,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高校科技产业的部分政策,并对政策优化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的变动,可实现对高校科技产业政策的实验与优化。政策实验与优化表明,高校支持政策对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长期来看,政府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科技产业的盈利增长率,但对销售收入增长率的影响较小;增加社会支持力度,高校科技产业的实际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第五,提出了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对策建议具体分四点,分别为:(1)鉴于高校、政府及社会的支持是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应协调发挥三者的作用;(2)鉴于高校技术/智力支持已成为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加强两者之间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和广度;(3)政府支持带来的积极作用明显但不全面,应切实创新支持模式,提升高校科技产业的市场竞争力;(4)社会支持对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应切实发挥其职能,推进高校科技产业的社会化程度。同时,本文提出,未来应以高校知识创新与转移的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研究高校、政府和社会对高校科技产业的支持。
【关键词】:高校科技产业 可持续发展 系统动力学 政策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4;N941.3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5
  • 1 绪论15-27
  • 1.1 研究背景15-20
  • 1.1.1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受到政府和高校的极大关注15
  • 1.1.2 高校科技产业是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重要的组织创新15-17
  • 1.1.3 高校科技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及遇到的问题17-19
  • 1.1.4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术难题19-20
  • 1.2 研究意义20-21
  • 1.2.1 论意义20-21
  • 1.2.2 现实意义21
  • 1.3 相关概念界定21-23
  • 1.3.1 高校科技产业的概念21-22
  • 1.3.2 高校科技产业作为系统的概念22-23
  • 1.4 研究目的23-24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4-25
  • 1.5.1 研究思路24
  • 1.5.2 研究方法24-25
  • 1.6 研究内容25-27
  • 2 文献综述27-41
  • 2.1 国内文献综述27-33
  • 2.1.1 高校科技产业的内涵27-29
  • 2.1.2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29-30
  • 2.1.3 高校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机制30-33
  • 2.2 国外文献综述33-37
  • 2.2.1 大学与产业的关系34
  • 2.2.2 大学与衍生企业的关系34-35
  • 2.2.3 大学衍生企业及其发展35-37
  • 2.3 高校科技产业的研究方法37-38
  • 2.4 文献评述与启示38-41
  • 2.4.1 文献评述38-39
  • 2.4.2 相关启示39-41
  • 3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驱动因素研究41-65
  • 3.1 可持续发展协同模型的提出41-44
  • 3.1.1 协同驱动模型提出的背景41-42
  • 3.1.2 协同驱动模型的逻辑42-43
  • 3.1.3 模型的概念表述43-44
  • 3.2 假设体系的构建44-48
  • 3.2.1 驱动因素与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44-46
  • 3.2.2 驱动因素与高校科技产业能力46-47
  • 3.2.3 高校科技产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47-48
  • 3.3 研究设计48-52
  • 3.3.1 样本的选择48-49
  • 3.3.2 变量测量49-51
  • 3.3.3 模型的选择51-52
  • 3.3.4 方法选择52
  • 3.4 实证分析52-63
  • 3.4.1 描述性分析52-54
  • 3.4.2 效度与信度检验54-56
  • 3.4.3 多元回归分析56-59
  • 3.4.4 结构方程模型59-61
  • 3.4.5 其他驱动因素与企业能力61-63
  • 3.5 本章小结63-65
  • 4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65-93
  • 4.1 系统动力学是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建模的有效工具65-68
  • 4.1.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建模方法65-66
  • 4.1.2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作为系统的复杂性66-67
  • 4.1.3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可行性67-68
  • 4.2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基础68-70
  • 4.2.1 建模的原则68
  • 4.2.2 建模的过程68-70
  • 4.2.3 建模解决的问题70
  • 4.3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链基本回路及相关变量确定70-74
  • 4.3.1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子模块70-71
  • 4.3.2 高校支持子模块71-72
  • 4.3.3 政府支持子模块72-73
  • 4.3.4 社会支持子模块73-74
  • 4.4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子模块74-82
  • 4.4.1 仿真模型因果关系分析74-75
  • 4.4.2 仿真模型流图75-76
  • 4.4.3 系统动力学模型变量分析76-79
  • 4.4.4 系统动力学模型数学公式构建79-82
  • 4.5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82-91
  • 4.5.1 检验方法选择82-83
  • 4.5.2 实证检验83-91
  • 4.6 本章小结91-93
  • 5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93-119
  • 5.1 系统动力学政策实验与优化方法93-94
  • 5.1.1 系统动力学中的决策和政策93-94
  • 5.1.2 系统动力学中的政策研究方法94
  • 5.2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高校支持仿真分析94-99
  • 5.2.1 高校技术投入总量变化95-96
  • 5.2.2 单项高校投入总量变化96-97
  • 5.2.3 高校投入比例变化97-99
  • 5.3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支持仿真分析99-105
  • 5.3.1 政府政策支持不断增大的响应99-101
  • 5.3.2 政府政策支持不变的响应101-103
  • 5.3.3 政府政策支持不断减小的响应103-105
  • 5.4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社会支持仿真分析105-110
  • 5.4.1 社会支持力度增大仿真模拟与优化105-108
  • 5.4.2 社会支持力度减小仿真模拟与优化108-110
  • 5.5 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情景仿真分析110-114
  • 5.5.1 高校支持情景模拟与优化110-112
  • 5.5.2 社会化程度情景模拟与优化112-114
  • 5.6 系统动力学变量间关系及政策含义114-117
  • 5.6.1 “税收优惠-研发支出-高校技术投入”相关分析114-115
  • 5.6.2 “税负-产品质量-员工素质-社会化程度”相关分析115-116
  • 5.6.3 “盈利增长-成长能力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相关分析116-117
  • 5.7 本章小结117-119
  • 6 总结、启示与研究展望119-129
  • 6.1 主要结论119-121
  • 6.2 主要创新点121-122
  • 6.3 相关启示122-127
  • 6.4 研究展望127-129
  • 参考文献129-138
  • 高校科技企业调研问卷(一)138-142
  • 高校科技企业调研问卷(二)142-145
  • 附录145-149
  • 学位论文数据集1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浚 ,周君君;对高校科技产业实行股份制的思考[J];科学与管理;1996年06期

2 崔延晨;论高校科技产业的融资问题[J];科技.人才.市场;2003年02期

3 王芝云;徐瑞麟;;略谈我国高校科技产业[J];科技管理研究;1990年06期

4 李德仁;对加快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导报;2000年10期

5 谢仁业;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中的十大矛盾与问题[J];科技导报;1995年12期

6 高睿,田超;知识经济的兴起与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J];软科学;1999年02期

7 吕厚谊;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科技产业[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3期

8 刘昌勇;创新是高校科技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J];科技.人才.市场;2002年01期

9 王丽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科技产业改革发展趋势刍议[J];山西科技;1994年05期

10 林建伟,范迪朋,黄艳;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高校科技产业[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敏;王玉太;刘新仁;沈承珠;;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2 王伟;刘炳江;陈璐;黄浩云;;SD模型在双滦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甄富允;杜国志;;系统动力学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酆明;李习彬;;系统动力学在军械供应系统研究中的应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徐鉴;;时滞诱发的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A];第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张利娟;金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联合库存研究[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裴伟民;刘树安;徐梅;徐绍良;李长辉;;系统动力学——复杂问题决策的工具[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朱敏;严广乐;;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探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9 王其藩;蔡雨阳;贾建国;;回顾与评述:从系统动力学到组织学习[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10 袁潮清;刘思峰;郭本海;;中国能源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志强;江苏高校科技产业蓄势待发[N];新华日报;2000年

2 姚 雯;高校科技产业面临生存挑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刘霄菲;高校科技产业三人谈[N];大众科技报;2000年

4 记者 杨文斌;陕西提出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思路[N];科技日报;2001年

5 张艳蕊;高校科技产业“冲破象牙塔”[N];中国企业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杨文斌;实现高校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N];科技日报;2001年

7 张莉;我省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N];江苏经济报;2003年

8 马可;清华同方,高校科技产业的一面旗[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寓教;高校科技产业政策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刘春香;高校科技产业急速攀升[N];大众科技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一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2 郝远;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海峰;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刘宏业;工业系统安全管理及其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张剑军;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6 龙振永;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田治威;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徐琳瑜;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秉荣;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10 彭贤则;荆州优势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康敏;中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2 张红星;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对高校科研的拉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杨湘清;高校科技产业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4 李琳;探析高校科技产业的金融支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5 黄瑶;高校科技产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胡晓平;高校科技产业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刘改会;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模式探索[D];西南大学;2007年

8 田志宏;基于风险投资理论的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张微;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10 彭家斌;甘肃高校科技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70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a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