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15:01
本文关键词: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生事务管理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职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多元化,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而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精英化教育阶段向普及化教育阶段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职能多样化、工作标准化、人员职业化、管理法制化、服务人性化、学生自治化的特色,具有理念明确、体系完整、专业化、科学化程度高的特点。因此,比较、借鉴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做法,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化进程,更好更快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发展变化。 本文主要由七章构成。 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等进行阐释和梳理。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关于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的系统研究。国内对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论文集中在英国高校考察后的感想上,对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系统研究较少;而英国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研究则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系统分析、比较,梳理出各自的优势及弱势,尝试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有效模式,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进程。 第二章对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现实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探寻对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现状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及高等教育体制背景;展现出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发展的清晰脉络,并从哲学的视角分析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哲学理论和实践应用基础都是建立在比较坚实而又丰富的科学理论研究和探索之上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支撑,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及自身的一些特点,但没有形成学生工作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体系,更没有形成学科。 第三章对比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及职责的异同点。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及服务为主要目的,而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则以服务学生为主要目的。因此,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职责便出现了差异,通过详细的比较,不难看出,英国完善的学生服务体系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四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对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比较。我国传统的宣传等途径及集中教育等方法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何在借鉴英国的新媒体等途径以及环境渗透等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是本章着重探讨的问题。 第五章应用组织结构学的相关理论、模型来研究中英两国高校各自的学生事务管理运行机制的内、外部特征,探讨我国学生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按照管理学的理念对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进行比较,特别是对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遴选、考核和发展制度进行对比与分析,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路径。 第六章综合教育学与法学的知识,探究中英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高校内外的制度保障及评价问题。在保障方面,英国高校的自治化、法制化非常明显,而我国目前在此方面还比较欠缺及薄弱;在评价方面,中英两国高校在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的影响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借鉴英国的优秀做法,对推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法制化、系统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七章综合归纳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进行反思,提出在发扬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既有优势的基础上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改革发展的建议和构想。
【关键词】:中英高校 学生工作 学生事务管理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7
【目录】:
- 论文创新点6-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6
- 1 绪论16-32
- 1.1 选题意义16-18
- 1.1.1 理论意义16-17
- 1.1.2 现实意义17-1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8-2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9-2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22-24
- 1.3 基本概念释义24-26
- 1.3.1 学生事务管理24-25
- 1.3.2 学生工作25-26
- 1.4 研究方法26-29
- 1.4.1 文献研究法26
- 1.4.2 比较研究法26-27
- 1.4.3 个案研究法27-29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29-30
- 1.5.1 研究思路29
- 1.5.2 研究框架29-30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30-32
- 1.6.1 研究重点30
- 1.6.2 研究难点30-31
- 1.6.3 研究创新点31-32
- 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础比较32-68
- 2.1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现实基础比较32-48
- 2.1.1 中英两国政治经济体制比较32-36
- 2.1.2 中英两国文化传统比较36-45
- 2.1.3 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体制比较45-48
- 2.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比较48-68
- 2.2.1 指导思想比较48-57
- 2.2.2 理论流派比较57-68
- 3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和职责比较68-108
- 3.1 目标比较68-71
- 3.1.1 高等教育目标比较68-70
- 3.1.2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目标比较70-71
- 3.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职责比较71-108
- 3.2.1 思想教育72-76
- 3.2.2 咨询指导76-85
- 3.2.3 学习管理85-89
- 3.2.4 生活服务89-98
- 3.2.5 学生组织管理98-108
- 4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途径与方法比较108-130
- 4.1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途径比较108-121
- 4.1.1 宣传引导108-110
- 4.1.2 组织建设110-114
- 4.1.3 制度建设114-115
- 4.1.4 互联网115-121
- 4.1.5 其他途径121
- 4.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方法比较121-130
- 4.2.1 一般方法比较122-127
- 4.2.2 具体方法比较127-130
- 5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机制与队伍比较130-174
- 5.1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制比较130-145
- 5.1.1 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比较130-139
- 5.1.2 外部管理机制比较139-145
- 5.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比较145-174
- 5.2.1 管理人员的选聘与考核比较146-155
- 5.2.2 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比较155-174
- 6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保障与评价比较174-196
- 6.1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保障比较174-183
- 6.1.1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外部法律保障174-179
- 6.1.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部制度保障179-183
- 6.2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评价比较183-196
- 6.2.1 评价主体184-187
- 6.2.2 评价指标187-190
- 6.2.3 评价方法190-194
- 6.2.4 评价的影响194-196
- 7 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的启示196-227
- 7.1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点196-207
- 7.1.1 职能多样化196-197
- 7.1.2 工作标准化197-199
- 7.1.3 人员职业化199-201
- 7.1.4 管理法制化201-203
- 7.1.5 服务人性化203-206
- 7.1.6 学生自治化206-207
- 7.2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不足207-212
- 7.2.1 重法制轻情感207-208
- 7.2.2 重自主轻引导208-209
- 7.2.3 重服务轻教育209-211
- 7.2.4 重被动轻主动211-212
- 7.3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借鉴212-227
- 7.3.1 理论化213-215
- 7.3.2 专业化215-219
- 7.3.3 职业化219-221
- 7.3.4 科学化221-223
- 7.3.5 人本化223-227
- 参考文献227-244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244-245
- 后记245-2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国;宋崇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张彦通;英国高等教育“能力教育宣言”与“基于行动的学习”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3 刘晖;从《罗宾斯报告》到《迪尔英报告》——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战略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朱镜人;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理论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5 王显芳;;十年来我国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6 陈厚丰;;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分层政策案例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7 马健生;滕s
本文编号:383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83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