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现代乡规民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7 07:02
本文关键词: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现代乡规民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乡规民约一直是乡村秩序构建和维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巨变时期,社会利益发生明显分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对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和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农村社会应采取政府组织、村社组织、农村村民等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方式。现代乡规民约的生成具有行政嵌入和乡村内生的二元性,乡村治理的多元合作主体都需要借助现代乡规民约来寻求乡村秩序构建过程中民间资源的支援和支撑。另外,学界对乡规民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规民约的历史发展、文本内容以及乡规民约与国家法的关系等方面,对农村乡土社会变迁和基层社会组织运作逻辑缺乏了解,难以对现代乡规民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与价值做出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位于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现代乡规民约,正是基于以上两点的考虑。 厘清概念和把握理论基础是本文研究开展的前提,也是研究得以深入的根基。乡规民约历史悠久,是我国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文本,同时又是乡民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为了追本溯源,了解乡规民约产生的历史原因,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对乡规民约的含义进行分析,全面地解析了“乡约”、“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的内涵,并对乡规民约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现代乡规民约研究涉及领域广泛:从管理学来说,涉及乡村治理理论;从制度学角度上看,涉及非正式制度理论;从法学视角分析,涉及民间法理论。这三方面理论框架的构建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农村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的规则依据更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本支撑,而现代乡规民约之所以能够肩负重任,必有其相应的生成机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下了现代乡规民约生成的经济基础,多元民主社会提供了现代乡规民约生成的政治基础,从传统礼俗社会走向现代法理社会为现代乡规民约的生成铺就了文化背景,而传统小农向现代公民的转变则提供了现代乡规民约生成的意识理念。同时,现代乡规民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体现出多学科价值,本研究突破单一学科的界限,从经济学、法学、法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多维度的研究范式,有利于全面深刻认识现代乡规民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和价值。 虽然从形式上看,多数村庄都制定了现代乡规民约,但是从实践效应上看,多数现代乡规民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面对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形态多样的农村社会问题,只有立足农村基层,考察乡情民意,才能发现现代乡规民约在实践中发挥功用的运行之理。为此,本研究以多种形式的田野调查获取了第一手资料,通过数据整理和案例探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公权力过多干预乡规民约的制定、部分内容违法、执行力较弱等都是现代乡规民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分别从个体角度和集体角度分析农民的思维模式和行动逻辑,挖掘民间资源,提取传统智慧,,找寻乡规民约在农村社会秩序维护中的实践价值。 对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乡规民约,应当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农村社会和谐、价值多元、村民自治都对现代乡规民约的完善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角色定位上,现代乡规民约是对国家法的充实和补充;和谐理念是现代乡规民约在农村社会秩序构建中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理念是农村社会利益平衡的要求;自治理念是农村社会治理理论的重要特征。另外,应当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出发,对包括乡规民约在内的农村民间规范进行整合与改进,通过在社会中的实践检验进行制定后评估,构建系统的监控体系,是不断完善现代乡规民约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农村 社会治理 现代乡规民约 非正式制度 社会秩序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8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导言13-24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13-15
- 1.1.1 选题的缘由13-14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4-15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15-19
- 1.2.1 国外研究状况15-16
- 1.2.2 国内研究状况16-18
- 1.2.3 综合评价18-19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9-23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19-21
- 1.3.2 研究方法21-23
- 1.4 创新之处23-24
- 第二章 农村社会治理与乡规民约24-42
- 2.1 农村社会治理24-31
- 2.1.1 什么是农村社会?24-26
- 2.1.2 农村社会治理的主旨26-29
- 2.1.3 农村社会治理机制29-31
- 2.2 乡约、乡规民约与村规民约31-42
- 2.2.1 “乡约”与“乡规民约”之辨31-34
- 2.2.2 乡规民约界说34-38
- 2.2.3 乡规民约与村规民约38-42
- 第三章 农村社会治理中现代乡规民约研究的理论基础42-63
- 3.1 乡村治理理论42-46
- 3.1.1 治理、统治、管理与善治42-44
- 3.1.2 乡村治理44-46
- 3.2 非正式制度理论46-53
- 3.2.1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46-49
- 3.2.2 农村社会治理中的非正式制度49-51
- 3.2.3 农村社会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耦合51-53
- 3.3 民间法理论53-63
- 3.3.1 国家法与民间法53-57
- 3.3.2 民间法与村民自治57-60
- 3.3.3 作为民间法的乡规民约60-63
- 第四章 现代乡规民约的生成机理63-74
- 4.1 现代乡规民约生成的经济因素63-67
- 4.1.1 传统小农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63-65
- 4.1.2 传统小农经济对礼治农村社会的影响65-66
- 4.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民间规则66-67
- 4.2 现代乡规民约生成的政治基础67-70
- 4.2.1 总体性社会转向多元民主社会67-68
- 4.2.2 总体性社会与法律垄断68
- 4.2.3 多元民主社会与现代乡规民约68-70
- 4.3 现代乡规民约生成的文化背景70-72
- 4.3.1 传统礼俗社会转向现代法理社会70
- 4.3.2 传统礼俗社会的秩序维持70-71
- 4.3.3 现代法理社会与现代乡规民约71-72
- 4.4 现代乡规民约生成的公民意识72-74
- 4.4.1 传统小农意识与农村社会秩序72
- 4.4.2 公民意识与现代乡规民约72-74
- 第五章 现代乡规民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多维学科价值74-93
- 5.1 现代乡规民约的经济学价值向度74-76
- 5.1.1 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74-75
- 5.1.2 成本与效益75-76
- 5.2 现代乡规民约的法学价值向度——从纠纷解决机制的视角分析76-83
- 5.2.1 农村社会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及其规范依据76-81
- 5.2.2 农村社会的诉讼方式及其规范依据81-83
- 5.3 现代乡规民约的法社会学价值向度83-86
- 5.3.1 反映乡民社会的传统法文化习惯84
- 5.3.2 内化乡民社会的规则意识84-85
- 5.3.3 表现乡民社会的自发秩序,在其效力范围内具有社会控制力85-86
- 5.3.4 作为乡民社会的“法”,并成为整个社会调整系统中的一环86
- 5.4 现代乡规民约的人类学价值向度86-93
- 5.4.1 大传统与小传统86-88
- 5.4.2 大规模社会与小规模社会88-89
- 5.4.3 对农村社会治理中乡规民约作用的体悟——现实的考察89-93
- 第六章 现代乡规民约对农村社会治理作用的实证分析:调研的结果93-103
- 6.1 现代乡规民约的整体情况93-94
- 6.2 现代乡规民约中的具体问题分析94-97
- 6.2.1 公权力过多干预乡规民约的制定96
- 6.2.2 乡规民约的部分内容违法96-97
- 6.2.3 乡规民约惩罚和制裁措施较随意97
- 6.3 乡规民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实际作用分析——实例的视角97-101
- 6.4 农民的思维与行动模式101-103
- 6.4.1 农村社会秩序与民间规则101-102
- 6.4.2 农民行动中的乡规民约102-103
- 第七章 传承与创新:完善现代乡规民约的路径选择103-116
- 7.1 现代乡规民约的价值定位103-104
- 7.1.1 现代乡规民约的角色定位103
- 7.1.2 实现国家法与现代乡规民约价值上的良性互动103-104
- 7.2 农村社会治理中乡规民约作用机制的完善104-116
- 7.2.1 现代乡规民约制定的科学化与民主化105-107
- 7.2.2 现代乡规民约执行力的提升与保障107-110
- 7.2.3 社会检验:建立乡规民约制定后评估制度110-116
- 参考文献116-121
- 附录121-131
- 附录一121-124
- 附录二124-128
- 附录三128-131
- 致谢131-132
- 作者简介1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利;明清时期徽州的乡约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2 吴春梅;刘晓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村社会矛盾化解研究述评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3 周旺生;重新研究法的渊源[J];比较法研究;2005年04期
4 谢晖;当代中国的乡民社会、乡规民约及其遭遇[J];东岳论丛;2004年04期
5 张康之;论强制力的社会秩序功能的有限性[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6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7 让-彼埃尔·戈丹,陈思;现代的治理,昨天和今天:借重法国政府政策得以明确的几点认识[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8 陈文华;;论民间规则的效力[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李绪蔼;对市场经济特征的不同认识[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5年01期
10 张金明;陈利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构建——基于土地诉讼、仲裁和调解的定位与协调[J];河北法学;2011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现代乡规民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9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99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