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07:07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网络成瘾问题日益突出,并有普及化趋势和年轻化走向,尤其是中国13-22岁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其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对其进行研究以遏制、干预、治疗刻不容缓。学界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干预研究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但至今尚缺乏有效方法。体育干预作为其中一种干预方法,已有一些理论支持并取得一定效果。全面、系统、结构化地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可以为网络成瘾提供一套科学、有效、合理的干预方法,同时,也为充分挖掘体育的教育功能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1)研究界定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体育干预,并探讨了其系统性、科学性,分析了其内容选择和实施原则;并通过讨论青少年网络成瘾机制与体育干预理论契合,构建了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的假设模式。(2)在前期研究理性思考和干预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进行系列实验设计,以期探讨体育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效果。研究共分为三个实验,每一个实验设计选取的被试均不同质。实验1采用单因素多基线实验设计,探讨非专门设计的体育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效果;实验2采用3(网瘾程度)×3(体育干预项目)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在实验1结果基础上,继续探讨不同类型体育干预对不同程度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实验3采用2(网瘾类型)×2(体育干预项目)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不同类型体育干预对不同类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3)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体育干预理论和实践,探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个性化干预措施和方案,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四名13-17岁的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体育干预个案研究,并通过量表测量、行动反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探讨体育干预的效果。(4)基于实证研究过程的经验总结、问题解决和行动反思,本研究提出了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的健康促进和有效实施途径模式。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构建青少年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体育干预的基本内涵、科学性和系统性、内容、阶段、干预原则、实施模型;(2)研究建构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认知一行为模型,解释了网络成瘾的可操作成因问题,并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消极应对方式。适应不良认知是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充分条件,也是网络成瘾的近因。情景暗示、精神机能障碍和网络(压力源)是网络成瘾的必要条件,也是网络成瘾的远因。远因和近因共同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3)体育干预的系列实验研究验证了体育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效果。非专门设计的体育干预轻度、中度青少年网络成瘾效果较好,干预重度青少年网络成瘾效果不理想。通过实验2初步验证,团体项目的体育干预重度青少年网络成瘾效果较好。网络成瘾程度和干预项目类型在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对轻度、中度网络成瘾被试进行团体项目体育干预、个体项目体育干预效果均好于重度网络成瘾被试。通过实验3初步验证,非网络游戏成瘾组被试个体项目干预后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与团体项目干预后有显著性差异。游戏成瘾组被试个体项目干预后与团体项目干预后在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上未见显著性差异。个体项目干预后非网络游戏成瘾组与网络游戏成瘾组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均值基本持平,没有显著差异。团体项目干预后非网络游戏成瘾组组内干预效果差异显著;(4)体育干预的行动研究表明,四个典型个案躯体化症状减轻、焦虑缓解、抑郁减轻、不良情绪得到宣泄、积极应对方式建立,网络成瘾目标问题初步解决。研究进一步认识到,亲子共同参与的休闲运动项目和专项运动训练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式效果更好;(5)实证研究共同经验进一步认为,网络成瘾更有可能是生活事件的不良认知诱发的一种消极应对方式,其本身并非疾病。网络成瘾是生活事件与心理问题之间的中介变量,解决网络成瘾问题的主动干预方式就是重构积极应对方式。体育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应对资源和应对方式,逐步消除青少年个体的心理障碍,是较为理想的网络成瘾干预方法;(6)“优胜劣不汰”的体育外在竞争和内在自由的本质完全契合网络成瘾者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网络成瘾 青少年 体育干预 应对方式 实验研究 行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4.8
【目录】:
- 中文摘要12-14
- ABSTRACT14-17
- 1 前言17-40
- 1.1 研究背景17-19
- 1.1.1 网络社会的到来17
- 1.1.2 网络社会的特征17-18
- 1.1.3 网络社会的弊端18-19
- 1.1.4 网络成瘾研究兴起19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9-36
- 1.2.1 网络成瘾的理论研究综述20-26
- 1.2.2 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综述26-30
- 1.2.3 体育干预的研究综述30-34
- 1.2.4 前人研究评价34-36
- 1.3 相关操作定义36
- 1.3.1 青少年36
- 1.3.2 网络成瘾36
- 1.3.3 体育干预36
- 1.4 研究内容36-37
- 1.4.1 青少年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的理论构建36-37
- 1.4.2 青少年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的实验研究37
- 1.4.3 青少年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的行动研究37
- 1.5 研究意义37-38
- 1.5.1 实践意义37
- 1.5.2 理论意义37-38
- 1.6 研究设计38-40
- 1.6.1 研究假设38
- 1.6.2 研究架构38-39
- 1.6.3 创新之处39-40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40-54
- 2.1 研究对象40
- 2.2 研究的方法论40
- 2.2.1 多学科的综合研究40
- 2.2.2 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40
- 2.2.3 定量与质性研究相结合40
- 2.3 研究方法40-54
- 2.3.1 文献研究法40-41
- 2.3.2 访谈法41
- 2.3.3 实验法41-45
- 2.3.4 行动研究法45-53
- 2.3.5 数理统计法53-54
- 3 青少年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的理论构建54-68
- 3.1 体育干预相关理论初探54-57
- 3.1.1 体育干预的界定54
- 3.1.2 体育干预的系统性和科学性54-55
- 3.1.3 体育干预的内容体系和干预阶段划分55
- 3.1.4 体育活动设计原则55-57
- 3.2 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解读57-63
- 3.2.1 网络成瘾机制相关模型57-58
- 3.2.2 网络成瘾机制中相关要素的关系58-60
- 3.2.3 心理应激视角下网络成瘾的归因分析60-61
- 3.2.4 应对方式视角下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模型解构61-63
- 3.3 网络成瘾体育干预假设的提出63-67
- 3.3.1 体育是一种积极的应对资源与应对方式64-65
- 3.3.2 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的假设模型65
- 3.3.3 网络成瘾体育干预假设模型的理论分析65-67
- 3.4 小结67-68
- 4 青少年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的实验研究结果68-74
- 4.1 实验结果68-71
- 4.1.1 实验1 体育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效果检验68-69
- 4.1.2 实验2 不同类型体育干预不同程度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效果检验69-70
- 4.1.3 实验3 不同类型体育干预不同类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效果检验70-71
- 4.2 讨论71-73
- 4.2.1 网络成瘾青少年被试心理失调71
- 4.2.2 体育干预项目类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程度71-72
- 4.2.3 体育干预项目类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类型72
- 4.2.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72-73
- 4.3 小结73-74
- 5 青少年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的行动研究结果74-88
- 5.1 结果与分析74-85
- 5.1.1 体育干预前后网络成瘾量表测试结果比较74-78
- 5.1.2 体育干预前后体质健康指标测试结果比较78-80
- 5.1.3 体育干预前后SCL-90量表测试结果比较80-84
- 5.1.4 行动研究的间接评价84-85
- 5.2 讨论85-86
- 5.2.1 进入研究现场及行动设想85-86
- 5.2.2 体育干预方案制订依据及启示86
- 5.3 小结86-88
- 6 体育干预实施过程回顾及干预模式优化借鉴88-93
- 6.1 消极应对方式—青少年网络成瘾体育干预中的重点88-89
- 6.2 体育干预内容适合网络成瘾青少年个体89-90
- 6.3 体育“优胜劣不汰”的竞争和内在自由90-91
- 6.4 体育干预实施模式的优化91-93
- 7 结论93-94
- 8 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继研究思路94-95
- 8.1 研究的局限性94
- 8.2 后继研究思路94-95
- 参考文献95-110
- 附录Ⅰ110-112
- 附录Ⅱ112-116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16-117
- 致谢117-118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118-119
- 承诺书119-120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体育干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42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