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流动视角下的收入决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18:20
本文关键词:职业流动视角下的收入决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育与整合,职业流动已成为常见的现象。这从“下海潮”、“下岗、再就业”、“农民工候鸟式流动”、“跳槽”等一系列的流动事实中可见一斑。职业流动对劳动者的收入决定究竟有何影响?尚需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从职业流动的视角分析收入决定问题,试图回答的问题是:职业流动是否对收入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是否具有差异性?据此,本文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新古典理论,分别以城镇居民和农民工两大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计量模型、统计描述和实证分析,以考察不同劳动力市场条件下职业流动对收入决定的影响作用。依据研究目的,本文着重进行以下典型研究:(1)职业流动与行业收入决定差异;(2)职业流动与农民工收入增长;(3)职业流动与性别工资收入差异。 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职业流动对收入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对收入决定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行业分割使得职业流动对处于不同行业劳动者收入获得的影响作用受到显著扭曲;而竞争充分的市场条件会让职业流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得以凸显。 具体可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1)以普遍关心的行业结构性差异来分析城镇居民的收入决定问题,我们发现行业之间的职业流动表现出不对称和受抑制的特征,国有垄断部门与其他部门间存在明显的体制性分割特征;垄断因素本身对行业收入决定的关键性作用需要借助所有制因素及其与经济政策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体制性流动障碍才得以发挥;职业流动无法起到很好的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应有作用。 (2)以农民工的流动问题研究其收入决定,我们发现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具有流动频繁且以“迁移型职业流动”为主要形式的特征;农民工在其所处的城市次要劳动力市场内的职业流动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吻合职业匹配模型与工作搜寻模型对于职业流动与收入增长关系的理论假说;“迁移型职业流动”是农民工规避职业内收入增长机制缺失而带来的人力资本回报在一个城市(地区)定格化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户籍的人为限制,使得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具有追求即期工资收入最大化的“短视化”色彩,且女性农民工通过主动职业流动并未获得与男性农民工相同的收入提升。 本文的政策启示是:(1)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增加其工资性收入水平、消除居民间的收入差距,离不开职业流动对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因此,改变职业流动不平等的诱因很重要,而实现这一点必须制度先行。其中,缩小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无疑是消除职业流动障碍的必走之路。(2)针对农民工逐步建立、完善长期有效的职业内收入增长机制,使其经验积累得到有效回报,努力实现同城待遇,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并关注农民工平等的劳动权利将有助于缓解农民工频繁流动的现状,最终实现适度流动,稳定就业;(3)我们认为在关注职业流动对劳动者的收入决定作用时,不应忽视性别异质性问题。尤其是农民工的性别差异问题应该得到长期关注,以确保女性农民工免受城市融入和性别问题的双重歧视。 从研究的视角和分析论证的方法看,本文具有以下价值和贡献:首先,本研究从职业流动障碍角度而非单纯收入差异方面检验了行业的分割状况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比较分析了职业流动对各行业及行业内子市场收入决定的不同影响作用,与以往研究相比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其次,区分“当地型职业流动”与“迁移型职业流动”,构建适宜的收入增长模型,对农民工职业流动行为及频繁流动的经济动因,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给予了详实的解释。最后,依据职业流动背后的具体动机,对职业流动类型进行合理区分,并采用多层模型回归分析与比较,以保证不同性别、不同类型职业流动的收入效应得到更为准确的估算。
【关键词】:职业流动 收入决定 在职搜寻 城镇居民 农民工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49.2;F126.2
【目录】:
- 致谢5-7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目录12-15
- 图表目录15-16
- 1 引言16-2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6-19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16-18
- 1.1.2 研究意义18-19
- 1.2 职业流动概念解释与界定19-21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21-24
- 1.4 研究方法与手段24-26
- 1.5 研究价值与创新26-28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28-62
- 2.1 职业流动与收入增长相关文献28-34
- 2.1.1 流动者—停留者模型28-29
- 2.1.2 人力资本模型29-30
- 2.1.3 工作搜寻模型30-32
- 2.1.4 职业匹配模型32-34
- 2.2 职业流动与分割劳动力市场的收入决定文献34-48
- 2.2.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测度简要回顾35-36
- 2.2.2 职业流动与分割劳动力市场的收入决定:国外研究36-39
- 2.2.3 职业流动与分割劳动力市场的收入决定:国内研究39-48
- 2.3 职业流动与收入不平等相关文献48-56
- 2.3.1 职业流动与总体收入不平等研究48-51
- 2.3.2 职业流动与性别工资差异研究51-54
- 2.3.3 国内关于职业流动与收入不平等相关研究54-56
- 2.4 述评56-62
- 3 职业流动与行业收入决定:来自城镇居民的实证分析62-86
- 3.1 数据说明63-64
- 3.2 样本描述与行业间职业流动特征统计分析64-66
- 3.3 职业流动与行业分割判定66-76
- 3.3.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67-68
- 3.3.2 职业流动影响因素分析68-70
- 3.3.3 职业流动与行业分割判定实证分析70-76
- 3.4 职业流动与行业收入决定差异分析76-83
- 3.4.1 职业流动与行业收入决定差异初步探析76-77
- 3.4.2 实证方法介绍77-79
- 3.4.3 职业流动与垄断行业、竞争行业收入决定差异实证分析79-81
- 3.4.4 职业流动与各行业内子市场收入决定差异实证分析81-83
- 3.5 本章结论与启示83-86
- 4 职业流动与收入增长:来自农民工的实证分析86-104
- 4.1 农民工职业流动特征与样本数据说明87-89
- 4.2 职业流动与农民工收入增长理论分析89-90
- 4.3 样本统计描述90-94
- 4.4 职业流动与农民工收入增长决定因素实证分析94-101
- 4.4.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94-97
- 4.4.2 流动就业农民工的收入增长决定因素及差异分析97-100
- 4.4.3 城市流动的收入增长效应分析100-101
- 4.5 本章结论与启示101-104
- 5 职业流动与收入效应的性别差异:以农民工为例104-126
- 5.1 问题的提出104-105
- 5.2 职业流动类型划分与理论分析105-108
- 5.3 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统计描述108-113
- 5.3.1 数据来源、模型构建108-111
- 5.3.2 样本概况与统计描述111-113
- 5.4 职业流动收入效应的性别差异多层模型分析113-117
- 5.5 在职搜寻工作的性别差异分析117-119
- 5.6 进一步的讨论119-120
- 5.7 本章结论与启示120-126
- 6 结论126-134
- 6.1 主要研究结论127-129
- 6.2 政策启示与建议129-131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131-134
- 参考文献134-15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昭时;钱雪亚;;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理论背景及其演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胡浩志;卢现祥;;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员工流动性[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6期
3 王忠;李彩燕;;中国行业间工资差距变化及趋势研究——基于微观数据的分析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8期
4 金玉国;崔友平;;行业属性对劳动报酬的边际效应及其细部特征——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7期
5 黄建新;;农民职业流动:现状、问题与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6 薛欣欣;;我国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决定机制差异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8年01期
7 金玉国;所有制垄断:转型时期行业工资差异的制度诠释[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09期
8 周运清,王培刚;农民工进城方式选择及职业流动特点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年06期
9 刘林平;万向东;张永宏;;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10 吴晓刚;中国职工的择业与流动:变动中的劳动关系透视[J];管理世界;199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职业流动视角下的收入决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42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