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学分银行机制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17:18

  本文关键词: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学分银行机制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四大支柱之一。然而,伴随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制约瓶颈: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亟待改革和完善,各继续教育形式之间利益驱动倾向严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以更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推进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学分银行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育管理机制。国外发达国家的学分银行实践和国内学分银行试点表明:学分银行具有方便、可行的优点,它有助于避免学习者重复学习,调动学习者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者受教育程度,增强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激励相容度,促进终身学习理念的建立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助于区域内类型相同、级别相似的教育机构间的分工合作,及时沟通信息,减少低水平的重复,把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降到最小;有助于政府对继续教育质量的统筹管理,促进合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适度刺激各办学机构之间的良性发展,使有限的继续教育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 为此,本研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学分银行及其相应的机制设计。首先,从学分银行的理性认识入手,对学分银行的概念、特征、功能、内部结构等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其次,通过对我国继续教育现状与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学分银行在满足人们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继续教育资源有效配置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我国现有学分银行机制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进一步论证了学分银行实施的可行性。第三,以机制设计理论为基础,利用其核心内容分析继续教育发展中各种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的问题,找到解决继续教育问题的办法,即通过设计一种机制——学分银行,实现继续教育各种形式间发展的和谐愿景,达到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双赢的目标。第四,以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为背景,通过对学分认证、积累与转换四种主要模式的研究与探讨,来尝试建构中国的学分银行机制。第五,站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结合我国继续教育现实和人们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做,打造平台,建立内部和外部运行、管理和保障机制,最终形成完整的学分银行机制运行的总体框架。
【关键词】: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学分银行 机制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2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导论10-29
  • 一、问题缘起10-11
  • (一)基于继续教育工作实践的认识10
  • (二)基于继续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10-11
  • (三)基于国家继续教育政策的指引11
  • 二、研究意义11-13
  • (一)理论意义12
  • (二)实践意义12-13
  • 三、文献综述13-26
  • (一)学分银行建设理论研究14-19
  • (二)学分银行机制比较研究19-22
  • (三)学分银行建设个案研究22-26
  • (四)对现有文献的基本认识26
  • 四、研究方法26-27
  • (一)文献研究法26-27
  • (二)个案研究法27
  • (三)访谈研究法27
  • 五、创新与不足27-29
  • (一)可能的创新27-28
  • (二)存在的不足28-29
  • 第一章 学分银行的理性认识29-42
  • 一、学分银行的内涵界定29-34
  • (一)学分银行相关概念29
  • (二)学分银行概念界定29-31
  • (三)学分银行的主要特征31-33
  • (四)学分银行的主要功能33-34
  • 二、学分银行的组成架构34-38
  • (一)学分银行的四大系统34-37
  • (二)学分银行的主要模式37-38
  • 三、学分银行的产生与发展38-42
  • (一)学分银行的产生38-39
  • (二)学分银行在外国的发展39-40
  • (三)学分银行在我国的发展40-42
  • 第二章 我国实施学分银行的时代需求42-74
  • 一、我国继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42-52
  • (一)类型与现状42-45
  • (二)我国继续教育的成就和经验45-48
  • (三)我国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困境48-52
  • 二、我国确立学分银行的必要性52-56
  • (一)国家发展继续教育的要求52-53
  • (二)学习者继续学习的需要53-54
  • (三)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54-55
  • (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55-56
  • 三、我国实行学分银行的实践尝试56-67
  • (一)普通高校的校际学分互认与转换56-59
  • (二)普通高校与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的互认59-62
  • (三)部分省市学分银行实施的运行探索62-67
  • 四、我国学分银行试点经验的反思67-74
  • (一)缺乏全局性统筹67-69
  • (二)缺乏针对性措施69-74
  • 第三章 学分银行机制的理论基础——机制设计理论74-86
  •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历史嬗变74-78
  •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源起74-75
  • (二)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75-76
  • (三)机制设计理论的完善——激励相容问题的解决和显示原理76-78
  • 二、机制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78-80
  • (一)机制设计理论内涵78-79
  • (二)机制设计理论的最终目标79-80
  • 三、机制设计理论与学分银行的适切性80-86
  • (一)理论本质与产品属性的适切性80-82
  • (二)理论内涵与实践内容的适切性82-84
  • (三)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的启示84-86
  • 第四章 国外学分银行的比较与借鉴86-118
  • 一、韩国的学分银行86-92
  • (一)背景与措施86-88
  • (二)主要内容88-92
  • (三)主要特点92
  • 二、澳大利亚的先前学习认定模式92-97
  • (一)政策架构92-94
  • (二)实践模式94-96
  • (三)主要特点96-97
  • 三、英国的学分累积与转换机制97-103
  • (一)历史追溯97
  • (二)主要措施97-103
  • 四、欧盟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学分体系103-114
  • (一)欧盟学分转换系统(ECTS)104
  • (二)运行机制104-108
  • (三)学分体系的构成108-114
  • 五、国外学分银行建设与实践的剖析114-118
  • (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115
  • (二)统一的组织结构体系115-116
  • (三)完善的学分银行课程标准116
  • (四)规范的学分累积、转换与认证机制116
  • (五)顺畅的学分银行信息服务平台116-118
  • 第五章 我国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机制设计构想118-138
  • 一、学分银行外部运行机制设计119-124
  • (一)制订相关政策、法律体系和配套制度119-121
  • (二)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机构121-122
  • (三)开发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平台122-124
  • 二、学分银行保障机制设计124-127
  • (一)建立质量保障机制124-125
  • (二)建立经费保障机制125-127
  • 三、学分银行内部运行机制设计127-138
  • (一)建立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框架127-130
  • (二)建立学分银行的标准机制130-133
  • (三)建立学分银行的学分认证机制133-135
  • (四)建立“存-贷-换”的学分联动机制135-136
  • (五)建立诚信机制136-138
  • 结语138-140
  • 参考文献140-153
  • 附录一153-154
  • 附录二154-162
  • 后记162-1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联明;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2 涂丽华;;美国“基于学分的过渡计划”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米红;李国仓;;美国大学与社区学院学分互认机制研究——以北卡罗来纳州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4 吴雪萍;张科丽;;促进欧洲各国资格和文凭互认的“欧洲通行证”探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5 覃兵;胡蓉;;韩国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6 薛成龙;邬大光;;论学分制的本质与功能——兼论学分制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相关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3期

7 戴维·拉伯雷;周勇;;复杂结构造就的自主成长:美国高等教育崛起的原因[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8 黄健;;学分银行:实现终身学习理想的重要途径[J];成才与就业;2009年17期

9 范风华;李勤;李波;;基于“学分银行”下促进普通高校职业技能鉴定的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熊惠平;谈高职院校推行"学分银行"的困难与障碍[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伦仁;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学分银行机制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3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433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a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