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生育政策一直备受关注。与以往研究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视角不同,本文从法经济学制度设计及安排的角度,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中国当前人口生育政策调整进行经济学的分析。试图证明中国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生育政策有利于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于人口问题的经济学研究,虽然理论观点各异,但这些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人口的增长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的,从而得出适度的人口增长、严格管控的人口增长、无限制的人口增长结论。本文根据这些结论,将经济学中的人口理论大致归纳为三类,即温和的人口理论、悲观主义人口理论、乐观主义人口理论。温和的人口理论认为,人口增长存在着正负两个方面的效用,在某一限度内呈现正效应,超越这一限度将转为负效应;悲观主义人口理论突出强调人口增长的负效应;而乐观主义人口理论则突出强调人口增长的正效应。本文通过对经济学中人口理论的归纳和总结,认为人口生育政策应是动态的,其应当随客观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国外学者对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国内学者对中国人口生育政策争论的主要焦点放在了是否应该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并分成了赞成中国进一步放开人口生育政策和反对中国进一步放开人口生育政策两大阵营。目前,大多数国内学者赞同中国进一步放开人口生育政策,并且认为当前中国全面放开二孩人口生育政策刻不容缓。 通过梳理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发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没有非常明确的人口生育政策。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使得中国人口处于无限制的快速增长状态。随着人口过多负面效应的凸显,1982年中国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将计划生育政策确立为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表现为:提高了人口质量;降低了总和生育率;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缓和了供需矛盾;提高了中国家庭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女性地位。但同时,这一政策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第一,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远低于更替水平。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为1.4,远低于更替水平,与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已经非常接近。第二,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4.9%,并且这种人口老龄化的态势会越来越严重,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高达近30%。第三,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目前中国每年劳动年龄人口维持在10亿人左右,但是预计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降至8亿人,缩减比例达20%。第四,经济增长减速。第五,生育意愿存在差距。第六,出生性别比失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水平为102-107,2010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8。第七,人口素质逆淘汰,即在中国形成了“素质较高的人群出生率较低,素质较低的人群出生率较高”的现象。第八,失独家庭问题。中国现在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增加7.6万个失独家庭,而且这个数量在慢慢上升。第九,干群关系紧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应立即调整人口生育政策。 本文在对当前中国家庭生育行为所进行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中,测度了当前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并提出了当前中国家庭生育成本决定家庭生育行为,,家庭生育收益决定家庭生育意愿的理论观点。同时指出,中国目前所实行的“单独二孩”政策错误地把生育意愿等同于生育行为,没有依据生育行为的成本制定政策。在当前中国家庭生育行为成本巨大的情况下,再美好的意愿也往往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生育行为。这必将导致该政策所预期的中国家庭实际生育二孩行为的发生不可能像政策制定者所设想的那样实现,从而导致中国的生育率不可能像政策所预想的那样实现。并且这种“单独二孩”的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还限制了中国生育率的提高。所以本文认为,中国目前应当立即实行全面的二孩生育政策,并且政策应当明确规定承担的中国家庭二孩生育行为成本。 本文对当前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进行了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本文立足于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三个宏观经济变量,力证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由“单独二孩”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中利用索洛模型、内生增长模型,论证了当前中国全面放开二孩人口生育政策,有利于未来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利用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论证了当前中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有利于未来中国经济规避高通胀的危险;利用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论证了当前中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有利于未来中国经济在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之间实现最优替换。 总之本文认为,中国当前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有利于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方面的影响:第一,丰富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第二,增加资本存量;第三,刺激技术进步;第四,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甚微。社会方面的影响:第一,有利于社会保障系统健康发展;第二,有利于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优化;第三,并不一定导致失业率上升;第四,并不会降低中国家庭现有的生活质量。 文中最后对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后的数据进行了预测,并借鉴了国外人口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在明确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若干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发现,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获得的经济社会收益完全可以弥补其带来的损失,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完全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并且,本文之所以提出要立即调整中国现行人口生育政策,是因为人口生育政策与其他政策不同,它的效果反应期较长,一般需要二三十年,一旦贻误了最佳调整时机,将会导致无法弥补的后果。因此,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口生育政策调整问题,人口生育政策不能是永恒不变的,应该是动态的,应根据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地做出调整。就目前而言,中国应当立即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口安全的需要。就未来而言,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方向是,让生育政策与生育意愿最大程度的接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提高人口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结构优化 生育政策的效率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24.21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8
- 第1章 绪论18-2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8-21
- 1.2 内容结构安排21-23
- 1.3 研究方法23-24
- 1.3.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23
- 1.3.2 比较分析方法23-24
- 1.3.3 系统分析方法24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24-25
- 1.4.1 论文的创新24
- 1.4.2 不足之处24-25
- 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25-49
- 2.1 人口理论述评25-40
- 2.1.1 温和的人口理论25-31
- 2.1.2 悲观主义人口理论31-36
- 2.1.3 乐观主义人口理论36-39
- 2.1.4 其他人口理论39-40
- 2.2 人口生育政策内涵界定40-42
- 2.3 关于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争议42-49
- 2.3.1 国外学者观点42-43
- 2.3.2 国内学者观点43-49
- 第3章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实施效果分析49-87
- 3.1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49-53
- 3.1.1 新中国成立至 70 年代49-50
- 3.1.2 70 年代至今50-53
- 3.2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历史贡献53-56
- 3.2.1 提高了人口质量53
- 3.2.2 降低了总和生育率53-54
- 3.2.3 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54-55
- 3.2.4 缓和了供需矛盾55-56
- 3.2.5 提高了中国家庭的生活水平56
- 3.2.6 提升了女性地位56
- 3.3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负面影响56-87
- 3.3.1 总和生育率远低于更替水平56-62
- 3.3.2 人口老龄化严重62-67
- 3.3.3 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67-72
- 3.3.4 经济增长减速72-73
- 3.3.5 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存在差距73-76
- 3.3.6 出生性别比失衡76-80
- 3.3.7 人口素质逆淘汰80-82
- 3.3.8 失独家庭问题82-86
- 3.3.9 干群关系紧张86-87
- 第4章 当前中国家庭生育行为及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微观分析87-101
- 4.1 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成本测度87-90
- 4.1.1 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直接成本88-90
- 4.1.2 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机会成本90
- 4.2 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收益测度90-93
- 4.2.1 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货币性收益91-92
- 4.2.2 中国家庭生育行为的非货币性收益92-93
- 4.3 基于成本收益的中国家庭生育行为决策93-95
- 4.4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决策的影响95-101
- 第5章 当前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宏观分析101-123
- 5.1 索洛模型分析101-108
- 5.1.1 没有技术进步假设下的索洛模型分析102-106
- 5.1.2 技术进步假设下的索洛模型分析106-108
- 5.2 内生增长模型分析108-110
- 5.3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分析110-116
- 5.3.1 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影响112-115
- 5.3.2 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对供给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影响115-116
- 5.4 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分析116-123
- 第6章 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23-135
- 6.1 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23-129
- 6.1.1 丰富了劳动力资源123-124
- 6.1.2 增加了资本存量124-125
- 6.1.3 刺激了技术进步125-126
- 6.1.4 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甚微126-129
- 6.2 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29-135
- 6.2.1 有利于社会保障系统健康发展129-130
- 6.2.2 有利于人口结构优化130-132
- 6.2.3 并不一定导致失业率上升132-134
- 6.2.4 并不会降低中国家庭的生活质量134-135
- 第7章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数据预测及建议135-157
- 7.1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数据预测135-142
- 7.1.1 历史人口的年龄分布135-136
- 7.1.2 出生率预测136-138
- 7.1.3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138-142
- 7.2 借鉴境外人口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142-149
- 7.2.1 亚洲人口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142-146
- 7.2.2 欧洲人口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146-149
- 7.3 调整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基本原则149-153
- 7.3.1 人口安全原则149-150
- 7.3.2 以人为本原则150
- 7.3.3 公平原则150-151
- 7.3.4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原则151-152
- 7.3.5 人口结构优化原则152
- 7.3.6 前瞻性原则152-153
- 7.4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建议153-157
- 7.4.1 适时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153
- 7.4.2 适时取消社会抚养费153-154
- 7.4.3 及早应对“低生育水平陷阱”154
- 7.4.4 加强政策调整的制度建设154-157
- 结论157-166
- 参考文献166-183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183-184
- 后记1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斌,程贯平,刘文军;广东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养老保险对策[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马小红;孙超;;中国人口生育政策60年[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3 李晗;蒲晓红;;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4 刘仁胜;;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口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观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3期
5 汤兆云;;中国现行人口政策的形成与稳定——新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J];中共党史资料;2008年02期
6 赵菊花;;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述评[J];法制与经济(上旬);2012年05期
7 朱宇;孩子的成本效用与生育控制的社会经济对策[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2年01期
8 杨菊华;;“一孩半”生育政策的社会性别与社会政策视角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3期
9 毛水榕;;解读广州市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政策——依据、过程及后果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10 黄乾;试论西方学者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认识的演变[J];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钱明亮;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2 苗红军;中国城镇职工推迟退休年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徐剑;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苏建明;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四川生育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姜照辉;欧洲的劳动力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生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亲贫困程度研究:1989-2009[D];浙江大学;2013年
7 朱秋莲;建国以来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彭曼丽;马克思生态思想发展轨迹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439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