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日本儿童看护劳动社会化进程中各部门分担比例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0 12:09

  本文关键词:日本儿童看护劳动社会化进程中各部门分担比例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少子化进程日益深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应该打破儿童母亲一人负担儿童看护劳动的现行看护模式,建构儿童看护多元主体责任分工体系。实现儿童看护社会化被认为是缓解少子化现象的有效举措。上述的背景加上福利多元主义浪潮,利用看护四边形图式比较分析不同国家和社会的儿童、老人看护劳动分工以窥见社会性别差异和福利体制差异,希望从别国吸收有效举措、取长补短,为日本少子化和老龄化措施提供政策建议的学者越来越多。但从定量角度计算看护劳动分担比例、掌握社会内部各类育儿家庭看护社会化程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见。日本社会家庭及家庭外部门各自承担了多少儿童看护劳动?不同育儿家庭之间有何差异?什么缘由导致了育儿家庭之间的差异?目前尚无研究能够回答。 本论文基于“看护四边形”理论,利用截面数据定量计算了日本当代学前儿童看护劳动中国家、市场、家庭和社区四个部门各自承担的劳动比例,分析并总结了日本主流育儿家庭看护四边形四角比例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然后利用SPSS软件详细讨论了家庭层面各种因素与该家庭儿童看护劳动分担比例分布间的因果关系。最后,本论文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学前儿童看护现状的异同,总结了日本学前儿童看护问题的经验教训及我国学前儿童看护现存问题,从“压缩的现代化”理论视角出发,预测了我国儿童看护问题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经研究,本论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①从日本社会整体看,家庭提供的儿童看护劳动占儿童看护总量的71.5%;其次为市场,占10.62%;社区第三,占9.77%;国家最少,仅8.11%。家庭和家庭外部门按7:3的比例分担日本儿童看护劳动,国家、市场、社区几乎均摊了家庭外的3成儿童看护劳动。 ②从家庭类型看,单亲家庭儿童看护劳动社会化程度最高,双职工家庭第二,全职主妇家庭最低。前2类家庭儿童看护劳动分担比例大小及分布相似,家庭外部门承担了40%左右的儿童看护劳动,其中市场和国家的作用十分显著。而全职主妇家庭无论比例大小还是分布均与前2类家庭有明显差异,家庭外部门承担的看护量不足20%,其中社区承担的看护劳动超过半数,市场和国家的作用有限。 ③现行的日本儿童福利体制下,母亲工作状态对日本育儿家庭利用家庭外看护服务影响最大,其导致了全职主妇家庭与其他2类家庭之间的巨大差异。其次是孩子年龄和有无核心家庭成员外同住者因素,这两个因素同样对育儿家庭家庭外看护服务利用有重大影响。除此以外,家庭孩子数目和家庭年收入对育儿家庭看护服务利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④相较之下,中国社会儿童看护劳动供给网络比日本社会更为薄弱。与日本社会相比,我国儿童看护现状具有家庭负担重;儿童福利法规覆盖面狭窄,儿童成长各环节福利政策严重脱节;经济转轨中,社区力量萎缩明显,但国家对市场、社区等家庭外儿童看护力量统筹不善,家庭外优质儿童看护服务稀缺且价格昂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儿童之间差距显著等差距。因此,未来建立和完善中国儿童福利体制应做到完善立法、更新理念,明确各供应主体职责,逐步消除差距。 通过本论文的实证研究,再次验证了运用看护四边形图式探讨全社会儿童看护劳动分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论文定量掌握了日本社会整体以及不同类型育儿家庭儿童看护劳动的具体分配现状,并探索了造成育儿家庭之间儿童看护劳动社会化程度差异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调整儿童看护支援政策提供了依据。另外,基于亚洲现代化研究“压缩的现代化”语境下的中日儿童看护劳动分担现状的对比研究为我国完善儿童福利体制提供了一定思路。可以说,本论文是一次关于儿童看护劳动量化的尝试,为完善中日儿童福利多元理论和亚洲社会的现代化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看护四边形 日本儿童看护劳动 分担比例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731.3;C913.3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6
  • 要旨6-8
  • 目录8-11
  • 序论11-19
  • 第1章 先行研究回顾19-42
  • 1.1 社会性别研究中的儿童看护劳动分担20-22
  • 1.2 日本福利国家、福利体制研究中的儿童看护劳动分担22-28
  • 1.2.1 福利国家、福利体制类型论22-26
  • 1.2.2 日本福利国家、体制研究中的儿童看护劳动分担26-28
  • 1.3 专题研究中的儿童看护劳动分担28-37
  • 1.4 先行研究中的儿童看护劳动分担方式影响因素研究37-40
  • 1.5 既有经验研究的不足40-42
  • 第2章 本文的研究思路42-79
  • 2.1 选取“看护四边形”理论的有效性43-48
  • 2.1.1 看护四边形理论的演进43-45
  • 2.1.2 “看护四边形”理论的合理性45-48
  • 2.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概念界定48-57
  • 2.2.1 本文的研究内容48-49
  • 2.2.2 主要概念界定49-57
  • 2.3 本文的研究设计57-74
  • 2.3.1 看护劳动比例测算方法57-68
  • 2.3.2 看护劳动比例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建立68-74
  • 2.4 本文的创新点及框架结构74-79
  • 2.4.1 本文的创新点74-75
  • 2.4.2 本文的框架结构75-79
  • 第3章 日本儿童看护劳动分担比例测算79-137
  • 3.1 分析数据概况79-88
  • 3.1.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79-83
  • 3.1.2 样本的基本情况83-88
  • 3.2 计算步骤操作化88-94
  • 3.2.1 看护责任划分88-91
  • 3.2.2 看护计算公式91-94
  • 3.3 日本儿童看护四边形四角看护量计算94-118
  • 3.3.1 国家提供的儿童看护量计算94-99
  • 3.3.2 社区提供的儿童看护量计算99-108
  • 3.3.3 市场提供的儿童看护量计算108-115
  • 3.3.4 家庭提供的儿童看护量计算115-118
  • 3.4 计算结果与讨论118-137
  • 3.4.1 四角比例计算结果118-119
  • 3.4.2 儿童看护四边形总体特点分析119-124
  • 3.4.3 各责任主体儿童看护特点分析124-135
  • 3.4.4 儿童看护四边形特点及形成原因的简单总结135-137
  • 第4章 日本儿童看护劳动四角比例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137-191
  • 4.1 变量内涵与数据编码137-142
  • 4.1.1 因变量138-139
  • 4.1.2 自变量139-142
  • 4.2 双职工家庭儿童看护模式影响因素研究142-160
  • 4.2.1 最大看护模式影响因素研究142-154
  • 4.2.2 聚类看护模式影响因素研究154-160
  • 4.3 全职主妇家庭儿童看护模式影响因素研究160-172
  • 4.3.1 最大看护模式影响因素研究160-167
  • 4.3.2 聚类看护模式影响因素研究167-172
  • 4.4 单亲家庭儿童看护模式影响因素研究172-180
  • 4.4.1 最大看护模式影响因素研究173-177
  • 4.4.2 聚类看护模式影响因素研究177-180
  • 4.5 日本儿童看护模式影响因素评析180-191
  • 4.5.1 不同家庭类型儿童看护模式影响因素异同181-183
  • 4.5.2 日本育儿家庭看护模式影响分析183-189
  • 4.5.3 日本社会儿童看护模式影响因素总结189-191
  • 第5章 中日儿童看护劳动分担现状的异同及对我国的启示191-223
  • 5.1 理论视角和中日社会基本条件191-199
  • 5.1.1 压缩的现代化192-193
  • 5.1.2 中日相同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类型193-196
  • 5.1.3 中日不同的女性就业模式196-199
  • 5.2 中日儿童看护劳动分担现状的异同199-212
  • 5.2.1 中日儿童看护体制的异同199-206
  • 5.2.2 中日儿童看护观念的异同206-208
  • 5.2.3 中日儿童看护行为的异同208-212
  • 5.3 对我国的启示212-223
  • 5.3.1 日本儿童看护问题的经验与不足212-217
  • 5.3.2 中国儿童看护现存问题217-220
  • 5.3.3 中国儿童看护问题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220-223
  • 结论223-228
  • 本文的主要结论224-226
  • 研究反思及展望226-228
  • 参考文献228-237
  • 一 中文文献(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228-231
  • 二 日文文献(按姓氏五十音图排序)231-235
  • 三 英文论文235
  • 四 统计数据235-237
  • 附录1 日本方面分析数据原问卷(职员篇)237-254
  • 附录2 日本方面分析数据原问卷(主妇篇)254-2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同;;当代中国的儿童福利政策框架与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上)[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5期

2 王运祥;周洁;;日本老龄化社会问题的解读与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3 欧阳洁;万湘桂;;当前婴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探析——以湖南省“80后”父母育儿观及育儿现状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 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王海英;;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周宗奎;论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发展及其趋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7 傅大中;;社会转型与我国家庭角色性别边界的嬗变——兼论改革后吉林省玉米农区家庭角色的变化[J];江海学刊;2009年04期

8 李伟峰;梁丽霞;;社区照顾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问题[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黄祥祥;;论隔代教育与儿童心理的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4期

10 陈建强;;“独生父母”研究(之六) 晚晴与朝霞的链接[J];家庭教育;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窗爱;中国当代女性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日本儿童看护劳动社会化进程中各部门分担比例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438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7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