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19:04

  本文关键词: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一种对于“学习”的理解出发,本研究得出了在对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进行研究时,选取概念转变作为研究视角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行了两项预研究,发现了一个现实问题,从而确定了本研究的可行性。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围绕“概念转变”这一核心内容,试图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前概念及其学后变化。具体来说,包括两个子问题:对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本研究涉及的五个学习单元的内容,学生存在哪些前概念?课堂教学之后,这些前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二,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类型及结构。具体来说,包括两个子问题:对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头脑中的概念有哪些类型?学生概念图是体系化的还是碎片化的?第三,促进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即:对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学生存在的前概念,如何设计促进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围绕着三个方面的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单组前后测前实验法等,首先利用自行开发的前概念测试工具,探究了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前概念及其学后变化,实现了对学生概念转变的客观理解,基于探究结果,深入剖析了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类型及结构,完成了探究结论的提炼与升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概念转变的支架,实现了在理论层面对支架要素与操作流程的上位把握,最后,在实践层面,完成了依托具体内容的支架构建、效果检验。 具体来说,研究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一,开发了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前概念测试工具。 依据本研究改进的二阶诊断测试,经过四个阶段,十个步骤,开发了前概念测试工具。该工作涉及到的调查样本,覆盖全国3个省(直辖市)9所学校18个班级的1019位学生。最后形成了:涉及五个学习单元,涵盖18个测试知识点,包含18个题目,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2,测量模型中各指标的因子负荷t值均大于2,测量模型的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为2.56,RMSEA为0.07,CFI为0.92,NNFI为0.91,即信效度良好的二阶选择题问卷。 第二,探究了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前概念及其学后变化。 利用第一部分工作的成果,探究了前概念及其学后变化。该工作涉及到的调查样本,覆盖全国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2所学校12个班级的639位学生。探究得出了如下结果及结论。 1.对于五个学习单元的18个测试知识点,学生存在70组所占比例较高的前概念及相应理由,并得出了课堂教学之后,这些前概念及相应理由所发生的变化。 2.高中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存在六种概念类型:(基本)科学、张冠李戴、以偏概全、由表及里、性质使然、生活推理。 3.通过制作五个学习单元的学生概念图、科学概念图,,得出了所有概念类型的结构特征、结构类型、外显行为。 4.对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生概念图是体系化的,并得出了体系化程度的特征。 第三,构建了促进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的支架。 从“内核”和“操作框架”两个部分,构建了促进概念转变的支架。其中,在内核构建部分,本研究分析了方法、反思、情境三个核心要素。具体来说,设计了六类方法:对比法、发现法、澄清法、推理法、过渡法,两类反思:自我反思、同伴评审,三类情境:激发情境、直观情境、类比情境。在操作框架构建部分,本研究分析了形式、内容两个运行要素,以及支架的操作流程。具体来说,从纸质学习册、电子学习册、网络学习平台三个层面讨论了“形式”要素,从风格、角色、语气三个方面讨论了“内容”要素,并分析了支架的操作流程。在理论层面,实现了对支架要素与操作流程的上位把握。 第四,检验了促进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的支架。 以资源管理器学习单元为依托,对山东省某高中一年级一个普通班级的44名学生,进行了单组前后测前实验。紧紧围绕在前测中得出的学生的前概念,设计了相应的方法、反思、情境,从而构建了支架核心要素;并结合教学环境等因素,明确了支架运行要素。实验检验结果显示,对于该学习单元的一些知识点,后测均值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前测均值。从而在实践层面,实现了对第三部分工作的成果的实证。
【关键词】:高中学生 信息技术 概念转变 前概念 支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6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7
  • 导论17-20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7-18
  • 一、一种学习理解:学习是概念的转变17
  • 二、一个现实问题:信息技术前概念的存在17-18
  • 第二节 研究问题18-19
  • 第三节 研究意义19-2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20-32
  • 第一节 相关术语说明20-21
  • 一、概念20
  • 二、前概念20-21
  • 三、概念转变21
  • 第二节 概念转变的理论及分支研究21-28
  • 一、概念转变的理论22-26
  • 二、概念转变的分支研究26-28
  • 第三节 概念转变的研究方法28-30
  • 第四节 概念转变的学科领域30-31
  • 第五节 总结31-32
  • 第二章 研究设计32-37
  • 第一节 研究框架32-33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处理数据33-36
  • 一、问卷调查法33-35
  • 二、单组前后测前实验法35-36
  • 第三节 研究工具:用什么收集、处理数据36-37
  • 第三章 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前概念测试工具开发37-49
  • 第一节 开发细则37-39
  • 第二节 确定测试知识点39-40
  • 一、初步筛选出测试知识点39
  • 二、教师审议确定测试知识点39-40
  • 第三节 形成开放式问卷并施测40-42
  • 一、初步形成开放式问卷40
  • 二、教师审议最终形成开放式问卷40
  • 三、实施开放式问卷调查40-41
  • 四、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41-42
  • 第四节 形成一般二阶问卷并施测42-44
  • 一、形成一般二阶问卷42
  • 二、实施一般二阶问卷调查42-43
  • 三、一般二阶问卷调查结果43-44
  • 第五节 形成二阶选择题问卷44-49
  • 一、形成二阶选择题问卷初稿44
  • 二、最终形成二阶选择题问卷44-49
  • 第四章 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前概念及其学后变化探究49-121
  • 第一节 探究细则49-50
  • 第二节 探究结果:前概念及其学后变化50-100
  • 一、搜索引擎学习单元51-60
  • 二、信息加密学习单元60-73
  • 三、资源管理器学习单元73-84
  • 四、汉字的处理学习单元84-92
  • 五、知识产权学习单元92-100
  • 第三节 探究结论:概念类型及结构100-119
  • 一、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类型100-103
  • 二、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结构103-119
  • 第四节 总结:对研究问题一、二的解答119-121
  • 第五章 促进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的支架构建121-130
  • 第一节 构建思路121-122
  • 第二节 内核构建:方法、反思、情境122-126
  • 一、方法122-125
  • 二、反思125
  • 三、情境125-126
  • 第三节 操作框架构建:形式、内容、流程126-130
  • 一、操作流程126-127
  • 二、形式、内容127-130
  • 第六章 促进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的支架检验130-140
  • 第一节 检验细则130-131
  • 第二节 资源管理器支架构建及教学131-137
  • 一、前测131-133
  • 二、支架构建133-137
  • 三、教学、后测137
  • 第三节 检验结果137-139
  • 一、资源管理器的作用137-138
  • 二、文件的含义138
  • 三、文件名的组成138-139
  • 第四节 总结:对研究问题三的解答139-140
  • 结语140-143
  • 第一节 研究成果140-141
  • 第二节 研究不足141
  • 第三节 研究展望141-143
  • 参考文献143-149
  • 附录149-198
  • 附录 1:测试知识点内容陈述表149-152
  • 附录 2:开放式问卷题目与测试知识点对应细目表152-155
  • 附录 3: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155-163
  • 附录 4:一般二阶问卷题目与测试知识点对应细目表163-170
  • 附录 5:一般二阶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170-181
  • 附录 6:二阶选择题问卷181-192
  • 附录 7:五个学习单元主要概念类型表192-198
  • 后记198-201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2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2 董玉琦;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省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3 钟志贤;刘春燕;;论学习环境设计中的任务、情境与问题概念[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4 钟柏昌;李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的三层架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5 杨宁;包正委;董玉琦;;英国信息通信技术教师的职前培养及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6 熊淳;;日本的教师专业标准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05期

7 刘向永;谢建;蔡耘;董玉琦;;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8期

8 赵军燕;俞国良;;儿童概念转换中的信息评估[J];心理科学;2009年05期

9 张丽锦,方富熹,杨小冬;学前儿童朴素生物学理论及其获得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10 吴娴;罗星凯;辛涛;;概念转变理论及其发展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本文关键词: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475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9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