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学生模仿论

发布时间:2017-09-29 02:17

  本文关键词:学生模仿论


  更多相关文章: 学生模仿 创新教育 离身 具身 表演 叙事自我


【摘要】:在现实教育中,比较流行的学生模仿理论虽给人们深化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但它相对忽略学生模仿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表现,客观上造成了人们对学生模仿的简单理解甚至误解。比如,概念含义的不证自明、分析问题的单一角度等使得人们不仅将模仿视为低层次学习,而且将之与创新对立起来。 于是,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社会里,模仿学习被人们逐渐淡忘,甚或作为“障碍”对待,其积极意义自然大打折扣。这必然给教育和人类生存带来灾难。因为人是模仿的存在。没有模仿,人类便无法生存。没有模仿,一切学习活动将无从发生,遑论创新性学习了。 因此,研究和正视学生模仿的意义与价值,是当下深化教育改革,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不可回避的课题。 从词源上看,无论在中文中还是在西文中,模仿都有丰富的涵义,不仅是原型事物的忠实复制,而且也是个体自我表演与交往的方式。在多学科视野中,模仿除了一般意义的复制效仿的涵义之外,还具有表征、扮演、传播等涵义。明了这些,不仅为模仿正了名,而且使它获得了存在论或人性论的光辉,从此成为教育学不可小觑的领域。 与将模仿视作简单的刺激反应的匹配、社会认知以及思维加工的过程不同,模仿在本文中被视作人类的存在方式,是个体参与群体生活以及文化交往的重要途径。缘此演绎,学生模仿是“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借助一定的媒介与教育原型事物建构交往关系的身心活动”。 学生模仿具有工具性与审美性、自主性与他主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统合性与特异性等既对立又统一的多维度特征。这些特征相互渗透组合,意味着学生可以在模仿活动中获得实践知识,也意味着在自我理解、社会化发展以及创造力养成等方面实现突破,还意味着学生模仿必然具有复杂而多彩的表现形态。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学生模仿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例如,根据目的分,学生模仿有无意性模仿、他向性模仿、表现性模仿;根据内容分,学生模仿有知识模仿、情感模仿以及道德模仿;根据表现分,学生模仿有模仿认知、模仿体验以及模仿制作;根据外部评价分,学生模仿有积极模仿与消极模仿。除类型外,学生模仿还可从层次上审视,并区分出生存性模仿与发展性模仿,由6个不同阶段组成连续体。 学生模仿有两条相辅相成的实现机制。其“离身”机制由动机/认同阶段、信息加工阶段、反思调节阶段组成,是循环性网络结构,其中思维过程具有突出地位。其“具身”机制由紧密相连的模仿冲动与叙事自我两大要素组成,强调身体知觉以及体验活动在模仿活动中的作用。普遍事实表明,学生模仿的两条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模仿过程受到来自学生自我、教育者以及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的参与使得教师在面对学生模仿时要关注更多的复杂性。 在创造性提出“离身”与“具身”两种既区别又联系的模仿机制的基础上,本文较深入地解读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似乎可以说,不管模仿的类型如何、层次怎样,也不管模仿机制中有无身体的参与,在模仿过程中学生总能或多或少地实现认识和体验上的超越,得到一定程度的身心发展。为此,教育者有必要顺应学生的积极模仿改进自己的教育与教学策略。打造情性、德性与知性统一的多元校园文化,强化师生关系中情感、理智、行为的魅力,在因材施教、因境施教、与因时施教方面下工夫。
【关键词】:学生模仿 创新教育 离身 具身 表演 叙事自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55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导言13-32
  • 一、问题缘起13-29
  • 二、研究方法29
  • 三、研究意义29-31
  • 四、研究框架31-32
  • 第一章 模仿概念解析32-50
  • 第一节 从词源角度理解模仿33-39
  • 一、模仿的中文词源33-36
  • 二、模仿的西文词源36-39
  • 第二节 从学科语用视角解读模仿39-50
  • 一、模仿即表征:经典文艺理论视角40-42
  • 二、模仿即扮演:戏剧理论视角42-43
  • 三、模仿即传播:社会学视角43-45
  • 四、模仿即效仿:心理学视角45-48
  • 五、跨学科梳理的启示48-50
  • 第二章 人性论视角下的学生模仿概念50-82
  • 第一节 人性假设与教育50-51
  • 第二节 人是模仿的存在51-62
  • 一、人性模仿的进化论基础52-54
  • 二、人性模仿的脑神经学基础54-56
  • 三、人性模仿的发展心理学基础56-57
  • 四、人性模仿的语言符号学基础57-62
  • 第三节 学生模仿界定62-79
  • 一、学生主体63-65
  • 二、教育原型事物65-70
  • 三、表现媒介70-74
  • 四、交往关系74-79
  • 第四节 学校环境与学生模仿79-82
  • 一、理想的学校环境与学生模仿80-81
  • 二、经验的学校环境与学生模仿81-82
  • 第三章 学生模仿的特征与价值82-102
  • 第一节 学生模仿的特征82
  • 一、工具性与审美性82-94
  • 二、群体性与个体性85-87
  • 三、自主性与他主性87-90
  • 四、继承性与创新性90-92
  • 五、统和性与特异性92-94
  • 第二节 学生模仿的个体发展价值94-102
  • 一、实践知识的获得95-97
  • 二、理解活动的实现97-98
  • 三、个体社会化发展98-100
  • 四、个体创造力发展100-102
  • 第四章 学生模仿的类型与层次102-128
  • 第一节 学生模仿的类型102-121
  • 一、无意性模仿、他向性模仿与表现性模仿102-109
  • 二、知识模仿、情感模仿与道德模仿109-113
  • 三、模仿体验、模仿认知与模仿制作113-119
  • 四、消极模仿与积极模仿119-121
  • 第二节 学生模仿的层次121-128
  • 一、关于模仿层次划分的不同观点121-123
  • 二、学生模仿的二水平与六层次123-128
  • 第五章 学生模仿的机制128-162
  • 第一节 学生模仿过程分析128-153
  • 一、模仿过程的多学科视角128-131
  • 二、学生模仿的过程机制131-153
  • 第二节 影响学生模仿的因素153-162
  • 一、学生自我因素153-156
  • 二、教育者因素156-158
  • 三、文化环境因素158-162
  • 第六章 基于学生模仿的教育者策略162-175
  • 第一节 基于学生模仿的学校文化塑造162-166
  • 一、打造德性校园文化162-163
  • 二、营造知性校园文化163-165
  • 三、塑造情性学校文化165-166
  • 第二节 基于学生模仿的师生关系构建166-170
  • 一、平等公平,情感吸引166-167
  • 二、德艺双馨,理智吸引167-169
  • 三、身先示范,行为吸引169-170
  • 第三节 基于学生模仿的教学原则170-175
  • 一、认清学生模仿的实质,因材施教170-171
  • 二、梳理学生模仿的类型,因境施教171-173
  • 三、把握学生模仿的机制,因时施教173-175
  • 参考文献175-187
  • 一、著作、工具书、学位论文175-181
  • 二、期刊、报纸、杂志181-185
  • 三、网络资源185-187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汇总187-188
  • 后记1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赵雅量;;教育中的仪式:演示、模仿、跨文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2 陈玲玲;;从主客体关系中把握艺术的审美本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布鲁斯·马克斯韦尔;罗兰德·雷岑巴赫;孙陆;;模仿、想象和重新评价:道德情感的教育[J];中国德育;2007年02期

4 何玲;;《罗马假日》经典台词在英语口语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10年13期

5 洪汉鼎;;伽达默尔诠释学与文学阅读[J];高校理论战线;2013年02期

6 姜宇辉;;“具身化”:知识、行动与时间性——从安迪·克拉克到吉尔·德勒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8 李运模,伍婉清;模拟教学法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9 朱新卓;;人性灵:教育的人性论——解读涂又光教育思想之人性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10 张三花;黄甫全;;观察学习的人文价值与校本文科课程开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文斌;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9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939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6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