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甸回族女性社会生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2:19
本文关键词:沙甸回族女性社会生活研究
【摘要】:《沙甸回族女性社会生活研究》一文,是在近现代的历史背景下,探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沙甸地区的回族妇女生活方式、生活习尚及生活状态演变的历史。 为了清晰明确的呈现沙甸回族女性的社会生活,本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阐述选题缘由、回顾了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沙甸历史钩沉。本章的历史时限为19世纪前后至21世纪上半叶,在此期间中国历史经历了近代化危机与转型、清末回族起义、新文化运动与妇女解放,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等重大事件,沙甸回族女性也是这些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她们的抉择与态度与沙甸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 第二章人生历程。作为一个自然人,沙甸妇女必然经历从襁褓至终老的历程,同时作为一个社会人,沙甸回族女性也经历着孩童、少女、妻子、母亲、祖母等社会角色的转变。这些历程中,从外在的服饰装束、行为规范、言行举止,到内在的智力成长、情感变迁,社会认同等均为本章的考察内容。 第三章婚姻与家庭生活。对女性而言,在一生中要经历从定位家庭(出生家庭)向生育家庭(婚后组成的家庭)的转变。本章围绕着沙甸回族女性的妇女观与婚姻观、婚姻的相关仪式、离婚与婚姻保护、家庭生活等问题进行考察。 第四章,从家庭走入社会。本章考察了沙甸女性从经济活动、接受教育、参与政治生活,以及社会情况变化后妇女回归家庭的情况。 第五章教派与女性的宗教生活。本章考察了四个教派:格底目、哲赫忍耶、伊赫瓦尼和塞勒菲耶的历史源流与影响;从女寺、女学的兴盛及现代女性宗教生活的多样化阐述了女性的宗教生活变化。 结论对沙甸回族女性社会生活的历史变化进行思考。认为沙甸回族女性的社会生活一方面与其他地区女性有趋同性,另一方面又具有特殊性或差异性。认为女性在家庭和谐、宗教和谐、社会和谐中有重要作用;在宗教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女性回归家庭有利益家庭和谐,平衡就业矛盾。 论文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成果。就学术价值而言: 首先,本文是对社会生活史、妇女史、回族史研究的丰富与补充。本文选题是立足于社会史鲜少关注的西南边陲——沙甸区域的社会生活,突破以往妇女史“辛亥——五四”突变研究模式,考察沙甸妇女在历史发展中的渐变与自我调适,整合了回族史以往研究中割裂回族妇女的社会属性,把回族妇女的服饰、婚姻、生产生活、宗教信仰视为个人属性进行整体研究,这样不仅从宏观上把握了回族女性社会生活的变迁,而且在微观上亦可见回族女性社会生活的真实图景。 第二,本文从历史关怀的角度出发,将沙甸女性的社会生活置于历史发展潮流中,避免了只见历史不见人,或者人的变迁脱离历史发展的尴尬局面,进而深入揭示回族女性社会生活变迁在社会转型期的真实风貌与走向,实现回族女性研究的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第三,本文探究了云南特殊地域环境下,回族女性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展现了回族文化大视野下的地域多元性。比较了沙甸女性社会生活与中国主流社会的趋同性与差异性;探讨了女性社会性别变迁的调控方式,预测了女性社会生活变迁的趋势。
【关键词】:沙甸地区 回族女性 社会生活史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3.68;C95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0
- 目录10-13
- 绪论13-22
- 一、选题缘由13-14
- 二、相关研究综述14-21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21-22
- 第一章 沙甸历史钩沉22-29
- 一、沙甸地名由来与回族的迁入22-24
- 二、民国时期的沙甸24-26
-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沙甸26-29
- 第二章 人生历程29-39
- 一、脱御乳齿与少年29-34
- 二、诞育儿女34-36
- 三、衰老36-37
- 四、死亡37-39
- 第三章 婚姻与家庭生活39-70
- 一、妇女观与婚姻观39-54
- 二、婚仪54-56
- 三、离婚与婚姻保护56-59
- 四、家庭生活59-70
- 第四章 从家庭走入社会70-80
- 一、参与社会经济生活70-72
- 二、接受现代教育72-75
- 三、关注国事参与政治75-78
- 四、回归家庭78-80
- 第五章 教派与女性宗教生活80-91
- 一、沙甸伊斯兰教的历史81-87
- 二、女性宗教生活的变迁87-91
- 结论91-95
- 参考文献95-10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初步分析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1992年01期
2 徐安琪;中国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生活质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3期
3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5期
4 何黎萍;中国近代妇女职业的起源[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3期
5 刘霓;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6 戴建宁;试论回族妇女信仰伊斯兰教的心理特征[J];回族研究;1992年04期
7 丁宏;谈回族研究中的性别意识[J];回族研究;2002年03期
8 松本真澄,鲁忠慧;中国西北伊斯兰女子教育——以临夏中阿女学和韦州中阿女学为例[J];回族研究;2003年04期
9 徐建生;近代中国婚姻家庭变革思潮述论[J];近代史研究;1991年03期
10 行龙;清末民初婚姻生活中的新潮[J];近代史研究;1991年03期
,本文编号:997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997619.html